英国皇室不敢惹的女人:从妓院头牌到公主,枪杀亲夫后被无罪释放

玛格丽特·玛丽·阿丽贝尔,上世纪法国著名的交际花,靠美貌和手段纵横西方上流社会,人送外号“顶级捞女”。

从出身贫寒的站街女,到一众富豪贵族趋之若鹜的头牌交际花;从地位显赫、富可敌国的埃及公主殿下,到枪杀亲夫、却法外逍遥的杀人犯。她的人生曲折离奇到比小说更精彩、比电影更刺激。

1917年初,即著名的“绞肉机”凡尔登战役结束后,英国加派兵力赶赴前线对抗德军。而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即未来的国王爱德华八世,也跟随军队一起来到了法国。

期间,在英国王室的秘密指示下,王子的亲信好友决定在这个糜丽、开放的浪漫之都,为爱德华王子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女人,帮他进行性启蒙。而他们所挑中的正是玛格丽特。

当时,巴黎有一家顶级会所,里面有一位金牌妈妈桑德纳特夫人。经她一手捧出来的人,无一例外都是红极一时、一笑千金的花魁级人物。20世纪初时,彼时还未满20岁的玛格丽特就被德纳特夫人一眼相中,受到她的亲自调教。

德纳特夫人利用玛格丽特曾经的修女身份,给她打造了一个穿上衣服忧郁而高贵,脱下衣服则浪荡又霸气的反差女王人设。再搭上玛格丽特姣好的面容与火辣的身材,她迅速崛起为全巴黎首屈一指的头牌交际花。据说,当时除了法国之外,还有非常多别国的富豪贵族,都会不远万里来到巴黎一掷千金,只为和玛格丽特共度春宵。

而爱德华作为英国王子,要配自然得是最好的。就这样,时年27岁的玛格丽特与23岁的爱德华王子,有了一段露水姻缘。此后一年的时间里,爱德华王子完全沉浸在玛格丽特的温柔乡中无法自拔,可谓是身在前线,心却时时刻刻念着巴黎。他源源不断的给玛格丽特寄去了数十封信件,里面有露骨撩人的情话,有英国王室的秘辛,还有王子对自己父母的恶语吐槽。整个一副对玛格丽特推心置腹、掏心掏肺的感觉。

可如果对英国王室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爱德华八世的确有一段荡气回肠、被奉为世界经典的绝美爱情故事,但女主人公却并非玛格丽特,而是著名的华里丝·辛普森。

在华里丝还没有与第二任丈夫恩尼斯特·辛普森离婚时,她就与爱德华王子发生了不伦关系。如果说,爱德华对玛格丽特只是肉体上的沉迷,那他对辛普森夫人就是彻彻底底的真爱。

作为一个标准的恋爱脑,爱德华为了正大光明的和辛普森夫人在一起,毅然决然来了一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大戏。1936年末,在位仅325天的爱德华八世选择自动退位,然后风风光光迎娶了比他大8岁、且有过两段离异经历的辛普森夫人。

就这样,爱德华成为了英国和英联邦历史上唯一一位自主退位的国王。而把国王迷得神魂颠倒的辛普森夫人,则在1936年成为了第一位荣获《时代》杂志“年度人物”称号的女性。

下面说回玛格丽特。尽管随着一战结束、英军归国,爱德华王子便斩断了两人的情人关系。但玛格丽特却没有丝毫的失望和难过,她只是淡定地保存起了那些足以让爱德华王子跌落神坛、引发舆论风暴的信件,然后开始寻找起了下一个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信件后来的确成为了玛格丽特的保命符。

而作为一朵看上去只能依附于男人的菟丝花,玛格丽特之所以会拥有如此理智、冷静的性格,以及长远的目光、缜密的思维,很大程度都与她惨痛的童年经历有关。

玛格丽特于189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车夫,母亲则是清洁工。虽然生活不富裕,但还是过得去,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玛格丽特应该就和大多数人一样,普普通通的出生,然后过着普通的生活,或者长大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可他父母偏偏重男轻女。

而弟弟4岁那年不幸被卡车撞死后,父母更是谴责玛格丽特是个丧门星,没有照顾好弟弟,然后一气之下就把年幼的她扔进了圣玛丽修道院。然而,圣玛丽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神圣且纯洁,但这间修道院实则跟集中营、传销组织没什么两样。在那里,玛格丽特受尽折磨。

在圣玛丽修道院的日子,玛格丽特学会了完美的伪装技能。她的脸上时时刻刻戴着一张名为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假面,暗地里却不动声色的磨着自己的獠牙。终于在15岁这年,玛格丽特找到机会逃离了修道院,然后在一个富人家庭找到了一份女佣的工作。

15岁到16岁,应该算是玛格丽特人生中第一段快乐的时光。她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能自己养活自己,也没有再遭受殴打辱骂。并且在这个富豪家庭里,玛格丽特还学会了很多上流社会的礼仪,这些为她之后的交际花之路,奠定下了良好基础。

最重要的是,在此期间,玛格丽特还迎来了自己的初恋。传闻中,对方要么是一位地位尊贵的富家公子,要么就是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可惜不到一年时间,这段初恋就因玛格丽特意外怀孕、男方不愿负责,而无疾而终。

闹出16岁未婚先孕这等丑闻后,玛格丽特毫无意外的被雇主辞退了。而失去生活来源、无依无靠的玛格丽特,不得已找上了父母求助。然而,父母仅仅只收留了她几个月,给刚出生的孩子找到一个寄养家庭后,便再次将玛格丽特扫地出门。

要知道,此时的玛格丽特还只是一个17岁的小姑娘。她自小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除了洗衣做饭外也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亲情、爱情的双重打击让她彻底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玛格丽特最终走上了街头,做了一名站街女。

当然,从玛格丽特后来的惊人成就便能看出,长达10多年的摧残,非但没有让玛格丽特自暴自弃,反而彻底激发了她的欲望和野心。她渴望成为人上人,渴望拥有无尽的财富和无上的地位,然后成为那种只有她欺负别人、没有别人欺负她的存在。

抱着这样的意念,玛格丽特舍弃了所有的羞耻心,开始毫无保留的释放自己的魅力。她不间断的游走在一个又一个男人之间,偶尔还回去声色场所表演唱歌,出道没多久便在当地小有名气了。也正因如此,德纳特夫人才会主动向玛格丽特抛去橄榄枝。

之后就像前面讲述的那样。德纳特夫人为玛格丽特量身打造了一个外表忧郁高贵、私下大胆主动的反差女王形象,并将她一举推入上流社会。而玛格丽特也不负众望,如鱼得水的游走在一众贵族富豪之间,可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直到与爱德华王子相爱、分手。

当然,相比起爱德华八世,玛格丽特人生中真正的“最重要的男人”,其实是阿里·卡迈勒·法赫米·贝伊。据悉,贝伊(bey)在埃及是对王公贵族的尊称,而法赫米又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所以当时英法一带的上流人士都称他为“法赫米王子”。

1922年,玛格丽特在一位埃及商业大亨的热情邀请下,来到开罗参加了一场派对。正是在派对上,法赫米对玛格丽特一见钟情,没过多久就开始以结婚为前提,向她展开了热烈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嫁给法赫米之前,玛格丽特已经有过了两段短暂的“婚姻”。第一段是在玛格丽特刚刚生下女儿、被赶出家门之时。对方是个叫做安德烈·米勒的马场主,比玛格丽特大20多岁。一段时间里,两人同吃同住,以夫妻相称,玛格丽特还给自己冠上了米勒的姓氏。只不过当时的米勒与真正的妻子仍属于名存实亡,所以这段婚姻只是玛格丽特的一番臆想。

玛格丽特的第一段真正婚姻,则是在她与爱德华王子分手之后。当时的玛格丽特找回了自己的女儿雷蒙德,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和安稳的生活,她嫁给了一位叫做查尔斯·洛朗的40岁富豪。只可惜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6个月,玛格丽特就拿着一套豪华公寓和巨额分手费,潇洒走人了。而玛格丽特的“捞女”之名,也大致是从这个时候出现的。

然而,不知道是埃及与法国有一定距离,消息传不过去;还是法赫米也是个恋爱脑,被玛格丽特迷得神魂颠倒。无论是玛格丽特站街女、交际花的身份,还是她结过婚、有女儿的事情,法赫米一概不知、也一概不问。他只是一掷千金、挖空心思讨好着玛格丽特,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求了婚。

面对一位年轻、英俊、富有、阔绰的王子的求婚,就算玛格丽特没有动真情,她的理智也不允许她拒绝。就这样,玛格丽特在一众姐妹羡艳的目光中,风风光光嫁给了法赫米,成为了埃及尊贵的“法赫米公主”。

故事进展到这儿,或许不少人都会认为,最后的结局应该就是“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便无忧无虑、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了一起”。可那只是虚假的童话故事,残酷的现实却是——结婚没多久,公主开枪杀死了王子。

那是1923年7月的一天,英国伦敦一家名为萨沃伊的高档酒店内,“砰— 砰— 砰—”三声尖利的枪响,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当警方紧急赶到现场后,看到的就是头部中弹、浑身是血、没了呼吸的法赫米,以及死死抱着一个盒子、安静坐在床头的玛格丽特。

原来,看似风流浪漫的法赫米,竟然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在花言巧语、花招用尽,成功赢得玛格丽特芳心后,他便强迫玛格丽特跟他一起信仰伊斯兰教。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对女性有着极强的压迫和禁锢。女性无法正常的学习、工作、从政、社交,就连出个门都需要用头巾、面纱把身体包裹的严严实实,而且还备受男人的歧视与压迫。

法赫米也不例外,他虽然花了很多心思追求玛格丽特。但内心却一直都将她当做自己的附属品,希望她成为一个安分守己、没有自主思想的美艳花瓶。最过分的是,由于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明确规定“一个男人最多可以拥有4个合法妻子”,所以法赫米还不止一次对玛格丽特表示,自己还会娶多个妻子。

试问一下,作为一个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长大,一向受到无数男人追捧的女人,玛格丽特怎么可能忍受得了这种压迫。渐渐地,她对丈夫心生恨意,想要彻底摆脱这段婚姻。结婚大概一年后,玛格丽特终于成功说服法赫米带自己来伦敦短暂度假。然后就发生了萨沃伊酒店内开枪杀夫那一幕。

尽管在调查过程中,玛格丽特坚称是两人爆发了激烈争吵,自己出于情绪激动,顺手从枕头下摸出了手枪,而留在现场也是表明了自己的自首态度。但很多细节其实都侧面印证了,这是一场有意图的谋杀。

首先,如果不是计划杀人,出来度假的玛格丽特为何会随身携带一把装满子弹的手枪,而且还放在了枕头下面。

其次,就是那个被玛格丽特抱着怀里的盒子,里面满满装着的都是爱德华王子写给她的书信。要知道,爱德华作为维多利亚女王的长曾孙,他一直都是公认的王储,即下任王位继承者。一旦那些色情露骨的情书和王室秘密曝光,爱德华王子的形象,连同整个英国王室的名誉,必然会大受冲击。

很显然,玛格丽特提前准备好这些信件,并特别要求来伦敦度假。就是为了在杀夫之后,用信逼迫爱德华王子出面保下自己。

当然,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1923年9月的初次审判中,玛格丽特就被裁决为正当防卫,当庭无罪释放。

尽管由于埃及不承认英国法院的审判,玛格丽特最终没能分得法赫米的财产。但利用那些舆论,玛格丽特却成功从枪杀亲夫的蛇蝎女人,彻底洗白成了一个可怜柔弱的女子,从而得以继续她的交际花事业。

回顾玛格丽特的一生,真的不知道她是在用一生治愈童年,还是单纯的追名逐利到了极致。总之,人生波澜起伏到这个份儿上,真的是传奇了。

对于玛格丽特,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不要忘记点赞关注一下,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