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酒店:被忽视的酒店业绩提升利器?为何多数人做不好?

每次说到IP酒店,不知道第一个跑进你脑海的是哪家,但是大概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迪士尼。

啥是IP酒店?

这个问题好像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就见解,为了更好地往下讨论IP酒店的话题,感觉有必要先定义一下这个概念,尽量确保大家的理解在一个方向上:

IP类酒店,即基于特定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打造的酒店。

国内还有哪些做得比较好的IP酒店?

除了迪士尼,大概率就是长隆企鹅酒店还有一直在打IP概念的亚朵。或许还有最近沸沸扬扬的松赞和始祖鸟的合作也算。

本篇只讨论IP酒店失败的原因,这些成功的案例下期再想聊

但大部分号称在做"IP"的酒店,好像都活得没有想象中那么滋润。有的不仅没有借助IP让自己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反而让自己变得很困窘。

已经投入的产品没有受到市场青睐,更换的话还要花一大笔钱。

为什么大部分IP酒店做得都不好?核心难点在哪里?

想要成功地利用IP,为酒店业绩助力,就不得不提前了解这条路上都有哪几个难点几个坑坑,能跨就跨,能绕就绕:

第一个难点是,落地难。

IP方知道自己IP的调性、特色以及粉丝的特点,但是这些内容都偏虚,属于意识形态类的内容。

但酒店是个实实在在的实体空间。

如何把虚像变成实像,是个难点。

因为懂设计懂装修的人,不懂IP想要的感觉。而IP想要的感觉,不论怎么说都没办法传到设计和装修专业人员脑中。

这种感觉就像与程序员之间的沟通一样,似乎大家都把话说明白了,但是最后还是一个鸡同鸭讲的过程。

感觉具象化的过程太难,最终导致了落地难。

如果恰好碰到设计师是IP方的粉丝,感觉整件事情走势是不是就会不一样了。

落地难除了感觉具象化之外,还有一个点在于带有IP文化的服务执行难度大。

迪士尼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工作人员都很了解和认同迪士尼的文化,各司其职地在尽心尽力给消费者打造一个完美的梦幻童话场景。

但是很多IP可能自己的文化都还没发展完,更何况把它变成SOP,变成一种可以传递的执行动作呢。

如果住在这里,只是为了装修,那这个竞争壁垒也太低了。随便装修好点的店就能参与竞争,迪士尼的护城河何在。

因此,投资人在选择IP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感觉具象化的难度,还要考虑这个IP文化实现的难度。

IP酒店做不好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成本难。

每次开发一个新产品,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智力。

这都意味着,投资人要花钱。

迪士尼的产品肯定也不是在第一个项目就能成熟的,但是第一个项目一定为它的成型打好了基础。

在经过实操的测试后,逐渐完善,形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

在国内,一个赚不到快钱就是啥子的环境里,有哪个投资人会蠢到花这么多的成本去打磨一个产品。

但是产品就是这样,刚开始难,一旦稳定以后,就能开始标准化了。

标准化,就意味着丰厚的利润。

但只有跨过标准化的分界点,成本才能回收。

可在那之前的,都是成本。

所以,成本难是第二个核心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更新难。

很多关注过IP的伙伴应该都会发现一个很显著的问题,IP太容易过时了。

过时就意味着要更新。更新就又回到成本的问题上了。

但事实上,IP并非不能做,而是现在大部分投资者选的IP生命周期都太短。

如果火的周期只有3年内,对于至少3-5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的酒店实在不划算。

所以,如果当身边出现了一个火爆IP资源,觉得可以融入酒店打造时,请控制住激动的情绪。

冷静地想一下,它的周期能维持多久?

如果对其信心满满,一定要用,是不是可以只在小范围用?尽量减少损失的范围和可能性。

当然,生命时长有点难以判断,这个时候可以考察一下IP运营团队的能力和愿景。

毕竟,迪士尼的米老鼠活了96年,没有代际沟壑的奥特曼也活了58年,这些IP之所以能维持这么长的时间,IP运营团队功不可没。

就拿奥特曼为例,作者其实并不是一个,而是有不同的作家加入到这一个IP的创作中,才能让这个IP得以紧跟不同时代的小朋友的需求。

IP长存的结果不仅给IP方带来丰厚的利润,也给IP合作方带来的不可限量的好处。

所以,IP过时,可能只是IP没选对。

以上是对IP酒店在实操层面遇到的难题的总结。

要想成功打造IP酒店,还有一个秘诀:洞察消费者的底层需求。

一旦得到了这个秘技,就会发现,IP融合方式不止一种。

IP产品的消费者都有哪些?为什么他们会愿意为IP买单?如何打造产品才能激发他们的付费意愿?

敬请期待我们的下一篇内容。

————————

如果你也对酒店资产感兴趣,欢迎关注本号和公主号【酒店资管交流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