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经典演讲录:从基础教育的创变看未来

从大数据、云计算的普及,到如今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崭露头角,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面对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学校教育的未来走向,究竟需要怎样厘清更深层次的重构逻辑?

鉴往方可知来。面对未来,面对不确定性,回望来路、梳理过去的创变逻辑就显得格外重要。

《破晓——中国十年学校进化史》精选十年来历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140余篇演讲稿,从教育目标、学习、课程、教师、校园、治理、技术、生态等八个维度,全方位、多细节地展示了2013到2022这十年来我们基础教育从观念到行动的巨大变革与演进历程。当我们沉浸其中,不仅能立足于教育焦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更能因触摸到先行者和探索者们的思考脉络而欣喜,为感受到他们的行动力量而振奋。

这里奉上《破晓》一书的全目录,除了是对书中内容提纲挈领的呈现,也可以被看作一个高精度仪表盘上各独立系统的状态与关键的细节指标。8个维度,如同仪表盘上的主要表盘,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它们共同指引着教育系统的前进方向,确保了教育目标的准确实现。而140个观察点,则像是仪表盘上的微小指针和读数,虽然细小,但每一个都承载着对教育系统细节把控的重任。

1

教育愿景

· 重建教育的目标感,重建教育人的意义感

· 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整体转型

· 重建学习生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校使命

· 学校教育走向全域化,打破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边界

· 迈向“生态正义”的新人文教育:后疫情时代全球教育范式转型

· 用美育滋养儿童的生长状态

· 为幸福而教育,为尊严而教育,为意义而教育

·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回到生命与文明的“锚点”

· 时光、童年、房子——我理想中的学校面孔

· 小树林边的教育梦

· “人啊人”理应是教育界永远的“国际歌”

· 蓬勃的组织生命力,永远是在时代的难题中不断再生

· 用真情的努力改善教育,以微小的力量推动文明

2

学校行动

· 探索更适合学习者的学校

· 学习的根本意义,在于抵达一个独特而素养平衡的人生

· 听不见上下课铃声的谢家湾小学

· 乡村学校最需要的创建,是对生命的唤醒

· 未来学校的育人模型——从“T型”能力到“鼎型”素养

· 在文明的长河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文明的孩子

· 营造校园安全感:看见模样、捧起欢畅、接住忧伤

· 学校应该成为激活师生生命的赋能场

· 办一所“心灵不打结”的学校

· 人性向善也趋恶,这份不确定给教育带来了什么

· 你知道全世界的学校今天在如何进化吗

· 毕业生形象:关于育人目标的想象与刻画

1

从教为中心走向学为中心

· 未来课堂特征:承认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习真正发生

· 为学生装配动力,让学习变得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

· 教学的逻辑,必须基于学习的逻辑

· 从教到学,归根结底是价值、目标和流程在动

· 从专注知识走向聚焦素养

· 把未来放在合适的位置

· 理想的学习变革,是一场不断滋养师生成长的律动

· 学生素养如何在学习中落地

· 怎样帮助学生更立体地掌握重难点

2

以教材为世界走向

以世界为教材

· 用“三室一厅”突破年级界限,实现混龄教育

· 用博物馆群把生活带进校园

· 用五个要素,把学习变成游戏

· 自然而然地学习,实现从教材走向生活

3

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走向深度学习

· 开启深度学习基因的六把钥匙

· 全球脑科学最新研究——什么是最好的学习

· 怎样的深度学习,才能实现认知的贯通

· 当教育回归本质,学生习得什么

· 高质量学习是怎么发生的

· 为什么思考与创造,才是人类生存的原因和价值

4

从分数评价走向素养共生

· 从评价“是什么人”,走向“成为什么样的人”

· 如何超越传统的课堂反馈方式和评估维度

· 好的教育,要创建孩子成长需要的“共生场”

· 评价,是为了不评价

1

课程目标:

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

· 创设“抬头见山”的生命闲暇,是学校课程的第一命题

· 让孩子们玩出学习的意义感

· 那所满院子“产品和品牌”的乡村学校

2

课程结构:

从分科课程到融合课程

· 从教材是我们的世界,到世界是我们的教材

· 全球课程架构正在走向“具身化”

· “4 + 1”课程:每周给跨学科学习留一天

· 统整与跨界:今天我们这样做绘本课程

· 跨学科整合课程的常态化

3

课程内容:

从学科世界到生活世界

· 最中国的课程 最世界的学习

· 学生不往死里学,学校还有啥选项

· 为了理解力的实践,聚焦课程的学校系统变革

· 让学生有一个大项目——不断成事,才能真正成长

· 项目课程,让孩子拥有有趣的生活体验

· 学生成长社区化和社区资源课程化

1

角色转型

· 重建教师的四个关键因素

· 当代教师的七个重建

· 当代教师的角色:行者、智者、能者、仁者、贤者、勇者、使者

· 时代呼唤有“教育感”和“使命感”的中小学教师

· 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突围

· 未来教师是以身示范者、知识创新者和情感超越者

· 看见学校,看见孩子,看见时代,看见自己

2

能力进阶

· 中国好教师需要一场“德智体美劳”的五育能力进阶

· 教师的精神品质:超越功利、生长良知、永葆青春、成为榜样

· 认识你自己,是未来教师的本分

· 打开教师专业成长的“自动驾驶模式”

· 具身学习,让教师成为完整的人

3

成长动力

· 清晰的价值观,为教师价值赋能

· 面向未来的教师成长,中小学这样谋篇布局

· “从心所欲”,不逾“矩”

· 当“分工绽放”成为这个时代老师们的必然选项

· 让教师实现真正的改变,需要一个系统,一套机制

· 重建信任,底线管理,抱团成长:老名校的教师群体这样走出“酱缸”

· 学校要用“心”方式去赢得老师

· 建设港湾,搭设阶梯:让教师奋斗在有安全感的校园

· 这样设计显性和隐性的教师评价

· 我的“人生告别会”

· 让教研组赋能教师成长

· 教师全方位成长的校园密码

1

校园美学新视野

· 学校需要一场“新颜值革命”

· 设计有教育灵魂的学校建筑

· 一所世界级乡村幼儿园的美好“长相”

· 看见人,看见美,看见真实教育

2

学习生态新系统

· 站在未来的社会,思考今天的学校

· 将校园中的“小而美”,化作蓬勃的育人资源

· 把学校打造成一座“未来小镇”

· 怎样的空间,促进怎样的成长

3

场景设计新变革

· 新的学习生态,呼唤新的“美学战略”

· 教育设计4.0经由“场景革命”开始

· 呼唤重返心灵的教育设计

· 一体化建设,激发教育空间场能

1

定位变革:从“效率工厂”

到灵活开放的现代知识型组织

· 重新考量学校的价值旨归和制度设计

· 重建学校生态,需要一场深刻的文化反思与治理革命

· 一所山村库区学校是如何装上成长发动机的

· 激发教师创新活力需要组织再造和管理转型

2

结构转型:

从科层制到扁平化

· 组织进化:以结构谋功能

· 学校实施事业部制后的问题与挑战

· 授权:学校治理中的一门关联人性的技术 + 艺术

· 从广文中学的五次变革看组织结构的设计逻辑

· 以年级组为中心的学校治理:三个原则和五个保障

· 学校内部管理“关系学”

3

机制创新:

从行政管理到专业引领

· 从行政管理系统走向服务与学术管理系统,我们遇见了什么

· 极简的架构下如何做到系统化赋能

· 薪酬绩效、职称福利,公平感和激励性如何鱼与熊掌兼得

· 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机制和逻辑

· 学校非教学事务:从清单革命到逻辑重构

· 以事为中心,学校内部展开的“飞书式创作”

· 如何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培训

· 校长,你凭什么成就一所好学校

· 无为与有为——浅谈校长如何把自己从事务堆里摘出来

· 把自己当作方法,让生命成就生命

· 看见标准:关键项目需要清晰的标准,关键结果需要合理的量规

1

认知的走向

· 把握教育新基建的价值取向

· 让教师成为技术运用的第一发动机

· 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开启智慧教育盛宴

· 资源建设亟需一场重大变革

· 学校使用数字资源、工具与平台的策略

· 学校如何形成软硬件技术的装备优势

2

实践的走向

· 智慧教育的南京实践

· 四大手段实现学校数智化管理

· 把技术像生命一样融入课程

· 一所将“未来”刻在 DNA 里的学校

· 教育遇见AI,打造一体化学习场

· 学校走班选课的“前后台”

· 人类失去工作,学习走向哪里

1

历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前言

· 以未来为锚点,帮助教育人站在未来看学校

· 以重构为目标,推动课堂走向“以学习为中心”

· 以设计为抓手,重新定义教育的时代可能

· 以问题促方法,重构学校教育的每一个侧面

· 一场“寻人启事”,追问生命的本质与潜力

· 一锅石头汤,让好的教育像森林的样子

· 以价值为罗盘,连接文明与教育的底层逻辑

· 以行为为道路,做逆流而上的“建筑大师”

· 重建生态——你当像鸟看见你的山

2

历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年度风向标

· 2017 全球教育年度风向标:看见新的学校基因

· 2018 全球基础教育年度风向标:这个时代,人会去到哪里

· 2019 年度基础教育风向标:基础教育变革的十个认知

· 2020 年度基础教育风向标:想点大事——2020,学校教育过大关

· 2021 年度基础教育风向标: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变量和行动原则

· 2022 年度基础教育风向标:在时代的波峰浪谷,我们邀您一起“策展人生”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此只是教育教研公益转载,非商业使用。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络,会立即删除,高度尊重作者的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