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黄维特赦后,遇陈赓的学生便道:我有两不服两不骂,你可知是啥?

在国民党将领之中,黄维素以偏执著称,因坚守旧规而被戏称为书呆子。

哪怕他被送进功德林,多年来执念不改,所以直到1975年,才轮到最后一批特赦。

当黄维特赦后,忽而偶遇陈赓的学生王景春,感受到彼此身上军人特质。

得知王景春的身份后,黄维蓦然想起来,自己正是败在陈赓手中,不禁颇有感慨道:

“陈赓打仗是不错,但我这一生,有两不服,有两不骂,陈赓不在其中。”

“你可知道,是哪两不服两不骂?”

王景春愣了下,不禁疑问摇头,心中同时回忆,当年黄维是怎么惨败于陈赓手下的?

连打败他的陈赓都得不到认可吗?那这偏执老人眼里,有啥不服有啥不骂?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呀。

黄维性格偏执复杂,这在当时人人皆知。

对于他坚信的正确之事,他会毫不动摇地执行;而对于错误之事,他则坚决不会退让,这导致他在国民党中不太受欢迎。

黄维曾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在1938年时,便担任国民党王牌主力十八军军长。

看似前途无量在1943年时,因为被何应钦举报吃空饷彻底失去了兵权。

国民党内部早已腐朽,吃空饷的事多了去,往往都是视而不见,何况黄维的初衷,是给军中补贴,也不是钱进自己口袋。

那为啥所有人都没事,偏偏是他出了事?

主要是他性格不惹人喜欢,当时出了事后,没有人愿意替他说话求情,所以最终黄维被调任,只能在后方从事士兵训练。

直至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蒋介石眼看败退,无计可施之下,只能再增兵了。

在组建第十二兵团时,原本属于白崇禧的战斗序列,但陈诚推荐胡琏担任司令,而白崇禧却坚决反对,推荐了罗广文担任。

这自然是不同派系,为了争权夺利的争斗,闹得蒋介石头疼不已,到底该选谁呢?

但蒋介石不知道,就在他还在头疼选谁时,陈赓早已看穿了一切。

十二兵团司令的人选未定,陈赓便与四纵旅长共商战局,自信满满作出一个指示。

所有资源放在南坪集,加速构筑军事防线,布防各种阻击。

手下旅长很不理解,认为南坪集周边,地势平坦开阔,敌人若受阻定会绕路,岂不是徒劳无功?

陈赓拍着胸脯承诺,甚至与手下打个赌,敌人一定会经过南坪集,绝对不会绕道。

重任看他这般自信,没有接这个赌约,急忙问起是啥原因。

陈赓大笑着解释,他和十二兵团司令黄维是老朋友,早就看透了黄维的性子。

在黄埔军校求学时,黄维曾被同学们戏称为书呆子,原因是他整日手持几本兵书,且言谈之间,总是离不开其中的内容。

黄维在军事战略,显得过于拘泥于既定策略,缺乏必要的灵活应变,这预示着他会毫无偏差,坚决执行蒋介石北上命令。

但战场战况瞬息万变,需要指挥者具备随机应变能力,一成不变怎会成功呢?

所以黄维坚决直行北上,势必会经过南坪集。

旅长们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十二兵团的司令是谁,连蒋介石自己都没决定,陈赓是如何这么快知道的?

陈赓胸有成竹说出原因,蒋介石急着派兵去救黄百韬,十二兵团司令是谁,其实不能拖太久。

在司令的候选人中,胡琏、罗广文和黄维均被视为可能人选。

十二兵团属于白崇禧体系内,他的意见在蒋介石面前颇具分量,而陈诚与白崇禧互看不顺眼,肯定会推荐胡琏。

但白崇禧不喜欢胡琏,自然会推荐另一个人罗广文,因此双方就会争执不下。

蒋介石为了平衡双方,自然要推黄维担任司令。

既然陈赓早已猜出司令是谁,又熟知黄维偏执性格,自然就能提前排兵布阵。

陈赓直言不讳,指出自己的结论,令众人豁然开朗,不禁纷纷赞叹他的洞察力,还有敌情掌握能力。

果然不出所料,在不久之后,蒋介石选择了黄维来平衡不同势力,让他担任了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

毕竟黄维忠心于蒋介石,从不站任何的队,况且能力也不错,确实是一个调和剂。

在出发前,蒋介石严肃对黄维下达命令:向北直上一定要击败粟裕与刘伯承!”

黄维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观念根深蒂固,从未怀疑过蒋介石的指令,于是率部一路北上,直奔徐州而去。

他们一路疾行军,抵达了浍河南坪集黄维眺望徐州方向,却迎来了一个坏消息。

几位军长面带忧虑走到他面前,纷纷表达自己的担忧。

装甲车过河就遭到阻拦,继续向北可能会重重困难,或许应该先向东南方向行进,绕路去往徐州。

不是直接北上,而是绕路过去?

黄维果断拒绝了,训斥道:“校长临行前多次强调,务必北上直达徐州,岂可违令转向东南迂回?”

明知道前面被阻,甚至有敌人埋伏,这都不能绕路走吗?

军长们都很焦虑,却碍于上级威严,只得继续直行北进。

没有任何意外,当黄维部队直行北进时,来到了南坪集,早已步入陈赓率中野四纵布下的伏击圈。

两军相遇,硝烟四起,血染大地,双方陷入一场激战。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仗打得正凶猛,陈赓竟然下令撤退了,全军撤至浍河北岸

快赢了为何撤退,这到底咋回事?将士们都疑惑不解。

在紧张局势中,陈赓依然保持从容,翻阅着最新战报,笑道:

“黄维爱兵法,但我这招他未必读过。”

将士们更加奇怪了,陈赓这是用的哪一招,莫非知道黄维读的什么书?

陈赓却大笑澄清道:“我非神仙,怎知他读何书?此招名为无招,乃是源自于实战。”

战场上兵法有限,我令部队佯退,实诱敌深入,让黄维部过河纠缠。”

这倒有点像是,待敌军过河近半而击,莫非正是此招?

前线指挥员领悟其意,立刻让部队撤至河边待命,还假装是落荒而逃。

黄维果然上当了,误以为我军已疲弱,下令过河追击

果然不出所料,黄维部队刚过河,即遭到我军重击,眼看就要溃败,这时怎么办?

黄维陷入了陈赓设计的圈套,但其实兵力强,仍然保留逆转局势的可能。

军长们深感焦虑,提出了一个建议,不能继续这样僵持下去,应该将部队向东南方集结,尽量转移。

一旦转移到别的城镇,就有机会与其他部队会合,彻底解决陈赓的埋伏。

黄维其实知道,军长的建议是对的,毕竟他也看出战局不利,可转移会带来一个问题。

蒋介石命令直接北上,可他却转移东南,那岂不是与命令相悖

黄维陷入激烈的内心挣扎,他内心想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可现在听令只有死路一条啊。

要不要转移,要不要听令,黄维想了很久,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结果就在他犹豫不决,错过了最后的机遇。

我军中野五纵与华野一部会师后,黄维再无还手之力,撤到了双堆集,遭受惨重失败。

黄维本人也被陈赓俘虏,最后被关押在了功德林。

这一关押改造,转眼便是十六年,直到1975年,他才终于获得自由。

在功德林里,黄维的偏执令人啼笑皆非,与其他急于认罪争取特赦机会的战俘,形成了鲜明对比。

沉迷于永动机的研究,似乎相信能为他带来自由。

管理人员看到他这样,对他的顽固无可奈何,每次特赦名单出炉,只能将他排除在外。

可是随着时间变化,黄维的心态终于还是产生变化。

他逐渐领悟到,坚持己见无法扭转现状,尤其是目睹其他战犯特赦后,他的心理压力日益加剧。

过了好几年后,黄维终于改变了,主动与管理人员沟通,尽管仍未承认错误,但态度明显缓和。

直到黄维终于获得特赦,在当时还引起轩然大波,而他却置之不理,反而遇到王景春。

当时陈赓听从党中央命令,主持创办军事工程学院,王春景曾经是学校的学生,老师便是陈赓。

看到老朋友老对手的学生,黄维确实颇有感慨,想起当年往事,不禁多说了几句:

陈赓作为黄埔一期的杰出学员,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陈赓不仅英勇善战,工作上也非常擅长,比如在广东东征期间,他还曾救过蒋介石的命,因此深得器重。

后来两人选择不同,陈赓为革命立下伟功,而他成为了阶下囚,回想起来确实深感惭愧。

王景春听到他说自己的老师,也回话了数句,可更疑惑的是他后面的话。

黄维感慨说道:“陈赓打仗是不错,但我这一生,有两不服,有两不骂,陈赓不在其中。”

“你可知道,是哪两不服两不骂?”

看到王景春摇头时,黄维摇头道:

他说:我有两不服。说我曾经很反动可以都能够接受但说我是笨蛋是草包,我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我绝对不是

这番话既显示黄维的自尊,也暴露他内心的挣扎。他承认自己站错了队,但又不愿承认自己无能。

他还解释原因,虽然他的兵团最后被全歼,但换个人未必比他强。

因为当时在双堆集,黄维的部队没有吃的喝的,饿着肚子顶了二十八天,换作是其他人绝对不行。

也就只有他黄维,能够坚持下来。

黄维说起旧事,情绪似乎有些激动,王景春无从插话,只能在一旁静静聆听。

黄维感慨了几句,突然话锋一转:“你已知我两不服,其实我还有两不骂。”

他看到王景春的疑惑,便解释:“这两不骂的,便是蒋介石和陈城。”

因为这两人都有知遇之恩,若无两人提携,便没有今日的黄维

直到晚年,黄维的偏执虽然变了,但又似乎没有彻底改变,所以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但当黄维重获自由后,我党对黄维给予了厚待,让他担任政协文史专员,而且还有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我党的优待宽容,终于逐渐改变了他的心态,使他释怀了许多人和事。

在他晚年时,也终于慢慢和过去和解,和偏执的自己和解。

直到1989年3月20日,黄维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

黄维这一生的功过,也就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