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出现了一种言论,一位博主称在美国独立战争打响之后,中国清朝的清高宗乾隆皇帝应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之邀,给予了北美民兵一千两黄金资助美国的独立战争,称
“俾得日用有资,并沾雨露”,
甚至该博主还指出了这段史料的出处,即《内务府造办处档案卷27》。
于是这也引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乾隆皇帝打破了人们以往对清朝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印象,乾隆似乎很有远见卓识,知道顺应世界潮流发展,还能知道联法扶美对付英国,那么这个事是真的吗?
答案当然不是了,如果乾隆真有这种意识,他的孙子道光皇帝怎么还会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人打得一败涂地呢。
实际上这个谣言引用的文言文是出自当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乾隆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回写的一封书信,名为《乾隆皇帝致英王乔治三世敕书》,原文为: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雨露。
其实综观历史上乾隆给乔治三世的回信,虽然整篇只有九百多字,但是通篇都透露出了乾隆的愚昧、自大和无知,以天朝上国自居,处处瞧不起英国的科技,认为是“奇巧淫技”,英国也是自收到乾隆这封回信之后,再结合马戛尔尼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最终做出了不出百年即可侵占中国的决策。
实际上所谓的《内务府造办处档案卷27》记载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之间的事情,而这时期美国独立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法国和美国联军已经几乎是胜券在握了,在即将胜利的时刻,路易十六怎么会邀请乾隆来插一杠子接收胜利果实,那他是得多爱乾隆啊。
要知道路易十六为了支持美国独立战争几乎把整个国库全都掏空了,美国八年独立战争让法国花掉了13亿多法郎(当时为里弗尔,其价值与法郎相等),而路易十六执政时期法国年收入也不过4亿法郎,因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法国是债台高筑。
所以在路易十六掏空家底打美国独立战争的情况下,眼看胜利在望,他怎么可能会邀请乾隆来收割胜利果实,因此历史客观原因上都不会出现路易十六在胜利在望时邀请乾隆出资支援美国独立战争。
如果硬要说乾隆对美国有何帮助,那就是乾隆在美国正式独立后的1784年,允许美国官方到广州通商。
当时的背景是美国独立之后受到英国的经济封锁,美国被迫只得转向与清朝开展贸易活动,甚至美国为了讨好清朝,还特意把商船命名为中国皇后号,后来美国的中国皇后号顺利抵达广州,仅四个多月时间,美国的货物就在广州销售一空。
乾隆为了向美国展现天朝上国的风范,特意让广州官员赠送给了美国不少中国绸缎,而且美国从中国订走的货物也都全部赊账,这算是帮了美国一个大忙,清朝官方送给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瓷器和雕刻艺术品至今都还在华盛顿家族的弗农山庄以及宾夕法尼亚州博物馆展览。
所以乾隆只是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在贸易活动上对美国给予过优惠待遇,实际上乾隆那个时期根本不可能想到会去帮助美国打独立战争。
当然,不能因此说乾隆没有睁眼看世界,实际上乾隆当时是已经睁眼看世界了,只不过他故意选择闭上了眼睛。
虽然路易十六邀请乾隆支援美国独立战争的信息是假的,但是历史上乾隆与路易十六确实算是笔友,两人确有不少次的书信往来。
现代的法国就曾与新中国关系就非常亲近,但实际上中法两国的友谊再往上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在清圣祖康熙皇帝时期,路易十六的六世祖父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就曾派使者到北京觐见康熙,给康熙献上了不少奇珍异宝。
后来路易十四还曾派传教士白晋和洪若瀚等人来到紫禁城向帮助康熙了解欧洲,同时也帮助法国了解中国。此后从康熙到乾隆,清朝皇室一直与法国王室保持着书信往来。
可以说清朝皇室自康熙到乾隆,他们一直是睁眼看世界,充分了解到欧洲的发展,他们都明白当时欧洲的科技文明,尤其是乾隆与路易十六书信往来次数较多,乾隆时期收藏了很多欧洲的葡萄酒、玻璃杯、火枪、地球仪、钟表等等物品,甚至乾隆连英国的军舰和火炮都见过。
但是不论是康熙还是乾隆,他们出于统治需要,刻意没有把欧洲这些先进的科技文明在中国推广,他们不想老百姓的思想过于先进,他们需要的是愚昧无知能够顺从满清统治的老百姓。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当时的英国、法国、美国已经拿着火枪在战场上对射了,而乾隆却下旨禁止使用火枪,不光在民间实行禁枪,他还在军队中也实行禁枪,他鼓励军队要保持八旗军入关时的骑射能力。
想一想乾隆为何禁止杀伤力更强更加先进的火枪,是他不明白弓箭长矛不如火枪威力强吗?这种问题现代小学生都能看出来,更何况还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乾隆了,他当然明白火枪的威力远胜于弓箭加长矛,但正是因为火枪威力太大,他担心的是军队全面装备火枪之后难以控制管理,所以他为了巩固保住皇位,才全面禁止火枪使用。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时,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也是这一年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船下水、第一个氢气球飞天,乾隆在从欧洲传教士这得到这些消息后,只是轻蔑一笑,称这些东西为“奇巧淫技”。
而乾隆当时在干什么,他在忙着让文臣们编撰
《贰臣传》和《逆臣传》以及严查文字狱,他旌表了明朝时期那些坚贞不屈为明朝效死命的忠臣,同时又贬损了清初那些投降过来的明朝旧臣,还在民间禁锢人们的思想。
清朝与法国断交始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这一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并给他带来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那就是乾隆的笔友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面对财政赤字,路易十六先是向贵族特权阶层加税遭到抵制,最后不得不召开停开了175年的三级会议,路易十六在三级会议上只得向平民百姓强制加税,并且他还维护了贵族特权阶层,这激发了法国人民的反抗最终爆发了巴黎起义,路易十六本人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其实早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时,路易十六最后一次给乾隆写信,在信中路易十六向这位中国笔友进行了倾诉,他把法国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各地开始爆发农民和工人抗议运动都告诉给了乾隆,当时乾隆就警告他应该立刻对这些工人和农民的运动予以镇压,否则将会动摇甚至颠覆路易十六的统治。
但是心慈手软的路易十六没有听从乾隆的建议,他对贵族特权阶层和农民以及工人都采取了包容的态度,结果就是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他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路易十六的死让乾隆很悲伤,当然,乾隆并不是真的为路易十六之死感到悲伤,他是兔死狐悲的悲伤,路易十六之死给他敲响警钟,乾隆开始思索为何一些刁民敢把皇帝处死,法国民众处死路易十六在乾隆看来这是以下犯上的弑君之罪。
在乾隆看来路易十六之死完全是由于民主思想太过开放,民意觉醒不肯再遵从于皇权所致,所以路易十六之死让乾隆更加明白对于老百姓要加倍提防,说不定哪一天他或者他的子孙后代也会像路易十六那样被中国人民送上断头台。
乾隆为了杜绝路易十六的事情在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孙后代身上上演,所以他更加变本加厉的牵制禁锢民间思想,把潜在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镇压白莲教起义时,乾隆把参与起义的首领全部公开凌迟处死,就是为了给予民众在思想上的震慑,让老百姓都知道敢起义反清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也是在得知路易十六被杀的消息之后,乾隆决定彻底断绝与欧洲交流的想法,因为他不想欧洲的民主思想和先进科技流入中国,那样是不利于大清统治,所以中国就彻底失去了与世界民主思想和先进科技融合的机会,直到乾隆的孙子道光时代被迫打开国门为止。
在送走马戛尔尼之后,乾隆见识到了英国犀利先进的战舰和火器之后,就曾下过一道圣旨,他在圣旨中称:
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最为强悍、不可不防;传谕沿海督抚加强防务,以防御英吉利舰艇的突袭。
就从这道圣旨就能看出来,乾隆不是没有睁眼看世界,他当时已经明白了英国的军事科技有多么先进,但他还是自以为是的认为英国离中国太远,即便武器再先进也威胁不到清朝的统治,真正能威胁到清朝统治的还是中国老百姓。
所以在乾隆的心里防内甚于防外,乾隆及其后继任者的手段就是防民、治民、弱民、疲民。在路易十六被杀之后,乾隆断绝了与欧洲交流的想法,再加上这种防内甚于防外的政策,自然使得清朝日落西山,也使得中国错过了科技文明发展的时机。
因此可悲的是乾隆已经睁开眼睛看世界,但他却不想中国与世界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接触,他选择主动闭上了眼睛,最终不仅让他的子孙后代在晚清时期饱受列强欺压的屈辱,也使得中国彻底落后于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