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李世民尖锐讽刺一个武将太无能,武将死后却被吹嘘成一代战神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历来被誉为古代皇帝中的出类拔萃之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文治武功辉耀千古,彪炳史册,一生功业煌煌,难分伯仲。但要论及个人才能的全面,则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李世民有一个最大的长处,是用人之道十分高明,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古代皇帝中几乎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李世民非常善于识别人才,非常善于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而且非常善于处理君臣关系。李世民不仅能使得天下英才尽入麾下,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且还能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情同兄弟,善始善终,显示了高超的驭下之道和博大胸襟,与刘邦、朱元璋等屠戮功臣之辈相比,实属难能可贵。不过,李世民也不是对谁都如此。有一个武将就曾受到他尖锐讽刺,说的话实在难听。

此人就是唐朝开国大将李神通。李神通与李世民不是外人,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叔。隋朝末年,李神通一家住在长安,李渊一家住在太原,两家时时往来。武德元年,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造反,正式与隋朝决裂,结果坑苦了李神通一家。因为当时长安城还在隋朝掌控中,隋朝也把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列为危险分子,准备抓捕他,李神通被迫拉家带口,逃尽山中避难。

李神通这次逃亡经历遭老了罪,“被疾山谷间,累旬食尽”,连续在深山老林里流窜几个月,所带食物早已吃尽,李神通又染上重病。他儿子李道彦扮作乞丐,下山沿街乞讨,父子两人才勉强不致于饿死。直到李渊带兵攻克长安,李神通前来投奔。因为他是李家嫡系人马,颇受信任,从此成为唐朝一员大将。

但这个李神通的本事,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李渊对他委以重任,加封他为淮安靖王,先后让他担任右翊卫大将军、山东道安抚大使、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左武卫大将军等实权军职,长期带领大军独当一面,四处征伐,与当时的各路反王和军阀多次激烈拼杀。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神通的军旅生涯中,一直是败绩连连,屡战屡败,无论是对阵弱鸡宇文化及,还是对阵强敌窦建德、刘黑闼,李神通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选择,几乎每一次都巧妙地避开胜利,是唐军中有名的常败将军,甚至还有过被俘记录。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要是换做别人,把仗打成这样,损兵折将打一仗败一仗,早就丢官罢职、甚至杀头问罪,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却视而不见,始终没有给李神通降职或者任何惩罚,以无限的耐心包容了这一切。

李神通却自我感觉良好,以大唐开国名将自居。李世民加封功臣时,李神通还嫌官职小,很不乐意地提意见。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尖锐讽刺了他一顿:“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倡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馀烬,叔父望风奔北”。把李神通的无能之辈老底子揭得一干二净,他这才不言语了。

不过,李神通死后却被吹捧成一代战神。七十年代初期,在陕西三原焦村对李神通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李神通的墓志铭《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国淮安靖王墓志铭》重见天日。考古学家看后,不由瞠目结舌,李神通的墓志铭,完全罔顾事实,简直把李神通吹成了天下无敌的古今第一名将,“兼资文武,久蓄奇才,密运奇策”,有“刑天之志”,可与上古战神刑天相比,明明被窦建德生擒活捉,却说他“会彼神锋,致兹城下,四凶服罪”,明明被刘黑闼打得全军覆没,却说他“刘黑闼作难洺水,承旨清夷,累致克捷”,不仅肆无忌惮掩败为功,而且任意夸大渲染,到了颠倒黑白的程度,幸亏史书中有关他的记载完整保存了下来,不然光看墓志铭,真会让人把他当成一代战神。

古代墓志铭,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历史非常重要的第一手实物史料,其重要性和可靠性在史学家眼中,有时甚至高于史书。但李神通的墓志铭却完全颠覆了这个观点,令人啼笑皆非。

参考史料:《旧唐书》《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国淮安靖王墓志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