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自称“革命神经病”,且用笔“杀人”,他直言:我亡,华夏文化亡

"太炎对于

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学生却极好,随便谈笑,家人朋友一样。夏天盘膝坐在席上,光着膀子,只穿一件长背心,留着一点泥鳅须,笑嘻嘻讲述,庄谐杂出"——鲁迅。

在学生的眼中章太炎是严师良友,在世人的眼中章太炎是个

不折不扣的"疯子",他参加过反清,闹过革命,经历过抗战,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大事,这位清末大文学家一样都未曾错过。

古文学"狂热分子"

章太炎生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6岁起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师从朴学大师。该门学问主要研究经史考据,

章太炎本人又酷爱"古文学",故而他在此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章太炎对自己要求极为苛刻,几乎不容许自己犯错误。

章太炎的文章追求"精简"二字,能一句话解释完的事他绝对不会用两句话,能一个字表述的物件他绝对不用两个字。

章太炎本人是

狂热的经史研究分子,在他的文章中不难看到"古文学"的运用。精炼的表述再加上高频出现的古文学的引用使得世人觉得章太炎的文章晦涩难懂,甚至有人觉得章太炎的文章过于深奥,不适于人们的阅读。

关于章太炎文章的好坏这可就是

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读不懂的人认为他的文章堪比"老奶奶的裹脚布",读懂的人则认为他文学底蕴极为深厚。胡适先生评价章太炎道:"他的古文学是五十年来的第一人。"

章太炎本人脾气急躁,为人狂傲不羁,他曾放下狂言:"我死后,华夏文化亡矣!"但他

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耐心,学生不懂的问题他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学生们讲解,直到每一位学生都明白了为止。

鲁迅、钱玄同、许寿裳等人都是章太炎的弟子,他们从章太炎处收获了许多并最终成为在自己领域中颇有建树的大能。

走出书斋,加入革命

章太炎的革命精神源自于幼时和祖父的谈话,面对明亡于清,章太炎认为:不如亡于李闯!1895年,北洋舰队战败,威海卫被日军占领,康有为组织众人发起"公车上书"。

当时18岁的章太炎受到康有为举动的鼓舞,便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书斋,

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章太炎离开书斋后便

加入了康有为的强学会,在这里他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之后,开办《时务报》的梁启超十分欣赏章太炎的文笔,便邀请他来报社写文章,还给他的文章做了一个专栏。面对梁启超的邀约,章太炎欣然应之。

章太炎为人狂傲不羁,文章也与普通作者的"含蓄委婉"不同,他一上来便指着俄国人和清政府骂,言辞激烈,文章中的指责意味溢于言表。虽然章太炎的两篇文章嚣张至极但

文意表述大快人心,活生生的再现了当时中国人对俄国压迫的仇视和对清政府不作为的不满。章太炎的文章一时间流传于大街小巷之中。

然而人们还未等到章太炎的第三篇文章问世,

章太炎便被《时务报》开除了。原来章太炎的嚣张言论,被康有为的拥护者认为是在抹黑康有为的形象,他被康有为的弟子们打出了门外。

自称"革命的神经病",用笔"杀人"

章太炎并未被此变故打击到,

他对外自称"革命的神经病"。他认为:只要自己还在呼吸就一定要革命到底!之后,章太炎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以及用笔批判、抗争,他的"逆耳忠言"使得他成为了领导人们的眼中刺,在之后的数十年中,章太炎在"批判、逃生、入狱、出狱"中不断渡过。

那为何章太炎过的如此辛苦还不放弃革命呢?

其一,当时的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为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有人要站出来反抗,章太炎恰好是革命的领头人之一罢了。

其二,章太炎为人耿直,

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脾气,没人能劝服他放弃革命。

其三,

章太炎做的是爱国平天下的学问,若是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那如何能对的起他的老师呢?想必放弃革命的话,章太炎自己内心也会惶恐不安吧!

骨子里的天真烂漫

章太炎在工作上恪尽职守,为了理想甚至能放弃自己的生命,但他在生活上是个不折不扣的"迷糊虫"。

章太炎经常记不住自己家中的住址,某日在上海街头,章太炎下班回家,坐上人力车后,他一直记不起自己的家在何处,只好让车夫拉着他在上海的大街上乱晃,最后还是章太炎的家人找到的他。

无独有偶,章太炎不仅记不住家庭住址还记不住工作上的同事,

他常常喊错别人的名字,不是给别人换了个姓就是"张三"的名字往"李四"身上套。不过章太炎对于这些"生活错误"不以为意,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革命上,革命尚未成功,他如何能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呢?

章太炎骨子里有着孩子般天真的情怀,当他的四个女儿出生后,章太炎为了好玩把自己的四个女儿取名为"?、叕、?、?",这些难读的生僻字成为了章太炎四个女儿嫁人的绊脚石。

之后,章太炎为了女儿们的幸福,只好在某一次聚会上假装喝醉,再把四个女儿名字的读法传授给众人,这才使得他的四个闺女免了当"剩女"的下场。

不过章太炎也并未后悔过将自己的女儿用生僻字命名,他认为:世间万事皆有定数,晚婚是自己女儿的命数。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祖国而牺牲那是最美好的命运。人不能没有爱国之心,

祖国是人们能立足于这个世界的先决条件,没有祖国的庇护,单独的个体人类便如无根的浮萍,四处漂泊。

试问一个连祖国都不热爱的人,如何能热爱自己呢?如何能在社会上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光与热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