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
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
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
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
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
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
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棉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原料。
那么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在寒冷的冬季,古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渡过的?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首先古代由于地广人稀,古人以狩猎为业。
古人的过冬之法是将动物的皮毛制作成围脖或衣物。
鸭毛制成的被子,轻巧又暖和,只需要盖一床,整个晚上都是暖和的。
人们常说的貂皮,便是貂身上得来的。
史书上也曾记载古代富人们的衣物、床上用品,基本上都是绫罗绸缎制成。
富人们取暖大部分时间是靠烧炭。
在卧室内烧一盆银骨炭,整个房间温暖如春,根本就不用担心受冻。
一种优质木炭。在徐珂《清稗类钞·物品·银骨炭》里有记载。
银骨炭出近京之西山窑,其炭白霜,无烟,难燃,不易熄,内务府掌之以供御用。
选其尤佳者贮盆令满,复以灰糁其隙处,上用铜丝罩爇之,足支一昼夜。
入此室处,温暖如春。
春秋时期,那时已经有人烧炭取暖,后来又出现了土炕、火墙等物。
汉朝时,皇宫中便设有一处取暖宫殿,名为椒房殿。
冬天在里面一点儿也不会感觉到寒冷。
椒房殿在西汉都城长安城内,属未央宫建筑群,是皇后所居之所。
之所以命名为椒房殿是因为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
颜色呈粉色,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护木质结构的宫殿,有防蛀虫的效果。
古代普通人最好御寒方式,就是大冬天不出门。
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御寒物品,只能缩在家中,有时甚至都不会烧火。
被子、冬衣就更加简陋了,麻衣制成的衣物,里面填充的,大多是干燥稻草或柳絮。
宋朝时期,古人发明了保温饭菜的方法。
冬日天气寒冷,古人既没有电饭锅、微波炉、又没保暖箱。
他们是怎么如何给食物保温的?
从古籍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聪明的古人在先秦时已有专用器物“温鼎”。
后来又出现了“温炉”、“染杯”、“温碗”等一系列加热、保温器具……这些器皿做工精美。
就是这种保温锅,通过柴、木炭等燃料来实现,可视为一种原始“电饭锅”。
到了元代,出现了热水瓶,就是时下十分流行的青花瓷。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
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
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
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
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
有趣的是,元代的青花瓷热水瓶,与现代热水瓶样式差不多。
就连原理都是一样的,可见古人有多么聪明。
说到了冬季食物,不少人会想起火锅。
火锅在古代早已问世,古人将其称为暖锅。
有关火锅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商周。
一个青铜小锅,里面隔成几个格子,放着各种不同的蔬菜。
两汉魏晋后,此类饮食方式,已经广为流传。
根据史料记载,那时的火锅,锅子的材质从开始的青铜,转向铜锅、铁锅。
古人生活条件虽不如现代,但他们制作的工具,却十分有意思,也影响了后人们。
古时冬天比现代还要冷上一些。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寒霜满身,断了衣带,想结上它,指头儿却冻成僵硬,冷得打不上节。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想没有人不会觉得冷。
好在如今科技水平发达,我们离那段苦难的时光,已经越来越远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