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课堂新探】 基于认知发展规律的幼小衔接阶段识字教学研究

姚 媛|浙江省嘉兴南湖实验学校

【摘 要】在幼小衔接阶段,识字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从认知发展规律入手进行识字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抓住识字关键期,帮助学生提升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教学中,教师可基于认知的发展性、独特性、差异性原则,采用多维度链接“音形义”、多感官参与识字过程、多渠道分享识字经验等策略,优化幼小衔接阶段的识字效果。

【关键词】幼小衔接;识字教学;认知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重视学段衔接的要求。从幼儿园到小学,儿童会遇到成长过程中的首次学段转换,需要适应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的诸多转变。

识字是幼小衔接过程中重要的学习任务。儿童的识字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儿童在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建立心理联系的过程。教师应在分析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晰幼小衔接阶段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

一、 识字教学视角下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前运算阶段(2~7岁)向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发展的过渡时期。在此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将发生渐进式的质变。其中,识记方式、思维方式、知识建构方式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影响尤为重要。

(二)思维转化:从直推式认知向归纳演绎识记发展

汉字是一个系统,字的笔画与笔画之间、部分字与字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运算阶段,学生的思维是直推式的,即依靠模仿直接识记汉字。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学生逐步学会借助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式,运用推理、分类和比较等方法识记汉字。具体而言,幼儿园时期,学生往往是在多次复现的过程中识记汉字。进入小学后,他们开始学习笔画和偏旁部首等相关知识,逐渐进入可以 借助汉字部件识记汉字的阶段。

(三)建构转换:从以自我为中心向社会化交互发展

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与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涉及学习者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受到社会互动的影响。前运算阶段,学生只能关注自我,无法假设他人的观点,也不需要为自己的想法寻求验证。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将逐步理解别人可以得出与他不同的结论,能够发现自己的想法需要得到验证。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将从以自我为中心向社会化交互发展。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注重采用互动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在交流和分享中提升识字效果。

二、 基于认知发展规律的幼小衔接阶段识字教学原则

在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既有共性,又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展开识字教学,教师应着重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二)独特性原则

从个体上看,认知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记忆、思维等多个层面。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认识到学生个体认知发展的不平衡,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具有独特性。比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视觉记忆,喜欢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根据视觉特征进行识字;有的学生更依赖听觉进行学习,喜欢在有声音辅助的环境中识字;有的学生推理能力发展较早,喜欢接受富有挑战性的识字任务,借助归纳、演绎等方式来记忆和理解汉字。因此,教师应观照学生认知发展的独特性特点,在识字教学中采取更加多元的教学策略,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契合自身认知发展特点的环境中识字。

(三)差异性原则

从认知发展进程角度看,学生认知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识字能力呈现较大差异。在入学之初,他们的识字量同样存在显著的差别。鉴于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并利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升识字效率。

三、 基于认知发展规律的幼小衔接阶段识字教学策略

在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识字能力与其认知发展规律息息相关。教师要在精准把握该阶段识字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展开教学,促进学生的识字能力与认知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一) 多维度链接“音形义”,体现发展性原则

学生在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建立心理联系时,呈现由整体到细节、由孤立到联系的认知变化。在学习初期,学生主要对汉字的整体轮廓形成初步印象,随后逐渐深入到对字形的精细辨析。同时,他们开始将孤立的汉字与具体的语境、意义乃至其他词汇建立联系,建构起相对复杂且稳固的认知图式。教师要选择适恰的教学方式,多维度链接“音形义”,以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变化。

汉语言是学生的母语。学生识字之前已经让很多常见汉字的音与义建立了联系。比如,听到“我”这个字的字音,学生已经知道它指的是自己。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将字形与他们已经掌握的字音、字义建立联系。

例如,在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日月山川》一课中,学生要认识一些常见的象形字。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材提供相应的图片,使学生构建起图形与字形之间的直接联系。学生能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有效识记汉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静态的认知图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化记忆。如通过提问“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汉字?”引导学生将汉字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加深对汉字的识记与运用。

(二)多感官参与识字过程,观照独特性原则

在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识字展现出独特性。比如,同样学习“鸟”这个字,有的学生借助“鸟”的图片或者其字形演变进行记忆,有的学生则借助“鸟”的读音刺激感官进行识记。在集体授课时教师应创设多感官参与的情境,向学生提供多元的识字路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实现识字目标。

以下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对韵歌》一课的识字片段。

师:同学们,大自然里藏了无数奇妙的事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大自然,学习课文《对韵歌》。请你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课文中“看”到了哪些事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云、雨、风、花、鸟、虫”的图片)

师:在大自然这些奇妙的事物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出示相应的图片与汉字,并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字)

师:听,大自然的音乐如此美妙。你听出来了吗?

(教师根据图片播放风声、雨声、虫鸣声等)

生:(聚精会神地听,然后回答)我听到了风声、雨声、虫鸣声!

师:你们真会听。请你们听着声音,读一读这些生字。

师:《对韵歌》是如何描述这些事物的呢?请你读一读,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积极回答)我读懂了云和雨有关系。

生:我发现风会让花摇摆。

生:我知道了鸟和虫是大自然的好朋友!

师:你们真会读书!现在,让我们一起读读《对韵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三)多渠道分享识字经验,顺应差异性原则

在幼小衔接阶段,不同学生的识字基础、识字经验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对教学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资源。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互助的方式,将差异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发展。

以下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日月明》一课的识字片段。

师:有一个生字,我猜记住它肯定难不倒你们。

(教师出示“力”,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生:我认识“刀”,“刀”出头就是“力”。

生:这是“力气”的“力”。

师:你是个男生,力气一定很大。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办法呢?

生:这个字的形状就像把手臂弯曲起来,这样干活的时候力气很大。

师:(出示一张在田里干活的男子图片)男子的力气大,以前田里的活大都是男子干的。所以,你看,“男”这个字就是由“田”和“力”组合起来的。像这样,字形由几个汉字组合起来,意思也由这几个汉字的字义组合起来的字叫作会意字。再读一读课文前四句,你还找到哪些会意字?请你圈一圈。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到的这些会意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听一听)

师:通过互相合作,你们不但认识了会意字,还了解了它们的意思,真会学习。接下来,就让我们做个游戏——找朋友,看看哪些同学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好朋友”,组成一个新字。

(教师将写有独体字的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去寻找能够与自己手中的字组合成会意字的“朋友”)

在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认知方式正逐步从以个体为中心转向社会化交往。这一阶段的学生擅长模仿,能够从教师和同伴身上习得方法和策略。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力”进行识记的方式各有特点,对不同会意字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教师以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变为相互促进的资源为目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分享中了解更多的识字方法,更清晰地掌握会意字的特征。

其实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有诸多教师能做到依据经验,结合对学生认知发展特征的敏锐洞察,巧妙地运用适切的教学策略。从让幼小衔接阶段的识字教学走向深入的角度看,教师需要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将经验型教学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科学化的教学行为,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多维度链接、多感官参与、多渠道分享等策略促进学生识字能力、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9

教学月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