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道德经》:真正的大道,都藏在这3个字里!学会了一生受用

作者:艾弥儿

编辑:艾弥儿

内容来源:付费课程——走进众妙之门,解读生命之书《道德经》

《道德经》有五千言,但真正的大道都藏着这3个字里,学会其中蕴藏的道理,一生受用!

我们知道,⼤道是⼀直存在的,它是天地间运⾏的规则,它也是万物的本源。

但是,由于我们⾃身处在由各种名称、各种概念,组成的理性的世界中,我们很难真正看清⼤道的模样。

难,不代表没有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给出的办法。

⽼⼦说:故常⽆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四声)。这是王弼本的内容。

帛书本是这样的:故恒⽆欲也,以观其眇(miao 三声);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jiao四声)。

这⾥的常和恒意思接近,咱们前⾯的节⽬中解释过,不再多说。妙和眇是通假、徼和噭是通假。

断句上,虚词“也”可以帮助我们很清晰地断句。

现在,我们来梳理⼤意:⽆欲,内⼼清净⽆杂念。有欲,有⽬的,有欲望

妙是什么意思呢?微妙、奥妙的意思。

⽽徼,这个字的解释,有两种版本,⼀种认为是指边给、边界,另⼀种认为是追求、求索,今天⼈们多认为“徼”理解成“求索”似乎更合适⼀些。

连起来解读:因此,如果我们经常从清净⽆欲⼀⾯的看,就可以看到⽆名时期的道,感受道的奥妙;经常从有所欲求的⼀⾯去看,就可以看到有名时期,也就是⼈类理性世界中,道的追求;

道不是没有欲求的,道的欲求,是创⽣万物,是⽣养万物不推辞,是不主宰专有。

天地未开,没有⼈类,也没有什么欲求,这是世界最初的样⼦,道本身也是⽆欲⽆求的

但是,我们没有时光机,是回不去,也看不到了。

想要看到⽆名时期的道,就要让⾃⼰的内⼼保持宁静、虚⽆的状态,放下名称、概念给我们带来的枷锁,放下内⼼的执念,⽤⼼体悟,感受⼤⾃然的包围,感受天地间的运⾏,这样才能体会宇宙间的⼤道。

悟道,悟道,⾮悟不能得

⽐如,佛教的创始⼈,他原是乔达摩·悉达多王⼦,他⽬睹了⽣离死别,百姓疾苦、⼈间丑恶,

出家苦修,但是⼀直不得道。

后来,他在菩提树下静坐了很久很久,然后就顿悟了,创⽴了佛教,被⼈们尊称为“释迦牟尼佛”。

再⽐如,王阳明在⻰场困顿之时,放下了荣辱,放下了执念,在⼀⼝⽯棺中躺着,静⼼思悟,悟出了阳明⼼学。

想要靠近⼤道,静⼼体悟是必不可少的。

接着,咱们来看第⼀章的最后⼀句。

王弼本写作: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之⼜⽞,众妙之⻔。

帛书本写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有⽞,众眇之⻔。

这句话王弼本和帛书本断句不同,王弼本多了“之⽞”,其实这对⼤意影响不⼤。

世⼈的争论,主要在对“两者”这个词的理解上⾯。王弼认为这⾥的“两者”是指“始”和“⺟”,河上公则认为,“两者”是指“⽆欲”和“有欲”。

王安⽯等⼈认为说的是“⽆”和“有”,等等。

这处争议我们先搁置下来,等⼀下顺完意思咱们再做判断。再来看看“⽞”是什么意思。

⽞字在周朝的时候,就像阿拉伯数字“8”⼀样,好像⼀个绳⼦打了结。

它的⼩篆是这样写的:下端好像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的丝结,样⼦有点像挂着的葫芦。

丝结是⿊⾊的,所以⽞有个基本含义是⿊⾊。

有意思的是,⽞所指的⿊⾊,不是单⼀的⿊,⽽是⾚⿊⾊。

《说⽂解字》中说,⿊⽽有⾚⾊者为⽞。

⾚⿊⾊不是⼀个单纯⾊,在⾊阶上具有⼀定的模糊性、隐晦性,所以“⽞”可引申为幽远。也可引申为奥妙。

同时,⽞是悬的古字。悬挂的悬。悬着的东⻄在空中晃来晃去,动荡不定,后来⽞被引申为空中、天空。

天空给⼈的感觉是⾼深邈远的,《易•坤-⽂⾔》中说:“天⽞⽽地⻩”,这⾥的⽞,说的就是天空的⾼深邈远。所以,⽞也有深远的意思。

综合来说,⽞除了⿊⾊,还表示⾼远、深邃、⽞奥等引申含义。

咱们⼀起捋⼀下从“此两者”到“众妙之⻔”的⼤意:这两者有共同的出处,或者同时出现,它们有不同的名称,但是说的都是同⼀种事物。

⽞妙啊⽞妙,这是所有奥秘的根本。

结合上⾯咱们说的⽆欲有欲去分析,道它是有两⾯的,在⽆名时期呢,是没有欲求的,在有名时期呢,它展现出有欲求的⼀⾯,就是⽣养万物,同时,它也保持着⽆欲求的⼀⾯

我个⼈认为,“两者”在这⾥更倾向于是指⽆欲有欲,它是道的不同属性,道是⼀体两⾯的。

正因为道的⼀体两⾯,难以捉摸,所以⽼⼦感慨,道是那么深远⽞奥啊,是打开⼀切奥秘的⼤⻔。

再结合咱们前⾯“道化⽣万物”的说法,道就像⺟亲⼀样,是万物的根本,想⼀想,我们⼈在⺟亲的⼦宫中孕育,然后从幽深⿊暗的产道中出来,是不是就好像万事万物从⽞妙幽深的⼤道中化⽣出来⼀样?

这⼀点,在《道德经》后⾯的⽂本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表述,⽐如,“⾕神不死,是谓⽞牝”、“⽞牝之⻔”等等,都有这样的意思。

把整个第⼀章的内容连起来看,我们得到了这样的信息:⼤道很难说清楚,它处于变化当中,它是万物的开端,它诞⽣于⽆名⽆物的状态,⽼⼦把这个时期称为⽆名时期。

道化⽣出万物,让万物⽣⻓、演变,但道是⽆形的,我们很难接近道,也很难给⼤道进⾏命名。道创⽣万物,也包括⼈类,⼈类给万物命名,制定规则,发展⽂明,等等,逐渐架构起⼀个理性的世界。

这时期,⽼⼦称为有名时期。在有名时期,我们被各种名称、概念所包围,更难辨识出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道。

道是⼀体两⾯的,它⼀⽅⾯⽆欲⽆求,我们需要保持清静的⼼态,⽤⼼体悟,才能找到道德身影,道的另⼀⽅⾯是有欲求,它的欲求是⽣养万物

道是幽深⽞妙的,是万物的根本,是打开⼀切奥秘的⼤⻔。

总的来说,这⼀章,让我们对道有了⼀定的认识,也让我们对万物的来源与发展进⾏了思索。

我们⼈,也在万物之中。在⽼⼦看来,⼈和万物同⽣于道,这和《庄⼦》中的:天地与我并⽣,万物与我为⼀,有类似之处。

既然我们⼈呀,和万物都是⼀起被创⽣的,我们也不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也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最后,在第⼀章⾥⾯,咱们还需要注意的⼀点是,⽼⼦把道当成万物的本源,并不意味着⽼⼦把道当成神来看。

⽼⼦说的道⽣化万物,更像是⼀种⽐喻的说法,把道当成创世主⼀样的⻆⾊⽽已,⽼⼦强调的,道就好像⼀双⽆形的⼿,推动着天地间万物的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