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作为皇帝的贴身保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代的侍卫制度是封建社会最为完善也最具特色的时期。清代宫廷侍卫的组织机构叫做“侍卫处”,清初称为侍卫衙门,乾隆时改为“领侍卫府”,其后一概称为“侍卫处”。
侍卫处中负责统领侍卫、亲军的大臣的是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和散秩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为武职正一品官员,上三旗中每旗各二人担任此职务,最初的时候都是亲王、贝勒充任,后慢慢演变为满洲王公大臣担任。
领侍卫内大臣掌管上三旗侍卫、亲军的全部军政事务,包括挑选侍卫、亲军,训练弓马骑射等技艺,侍卫的提升降黜,日常的宿卫值门,朝会、御门听政时列侍,以及皇帝出巡时随扈守卫等等。这六位领侍卫内大臣由皇帝钦定,通常在内大臣、满洲都统、大学士、尚书和各省将军中选授。
侍卫处虽说是一个宫廷机构,但并不像其他部门那样有自己的衙门,侍卫们有一个上班的地方叫做“侍卫档房”,侍卫档房负责“办理奏章,收发文移”。领侍卫内大臣的印信也存放在侍卫档房之中,虽然领侍卫内大臣总共有六人,但大印只有一颗,由侍卫档房的主事、笔帖式保管,印匣钥匙由皇帝在六位领侍卫内大臣中指定一人佩带。
侍卫档房中的实际负责人是“随印协理事务侍卫领班”。这个职务在嘉、道时期改称“续办事章京兼领班”。这个职务也很特殊,不是一个人来充任,而是在上三旗中各派四人,分班轮流上岗。
在一般人印象中,清朝的侍卫人数众多,整个皇宫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事实上则不然,清宫的侍卫编制名额为570人,且大多是上三旗中人。其侍卫分为一等侍卫,人数60人,正三品;二等侍卫150人,正四品;三等侍卫270人,正五品;蓝翎侍卫90人,正六品。
除了正式编制之外,还有随三旗行走的宗室侍卫编制:一等侍卫9人,二等侍卫18人,三等侍卫66人。清宫的侍卫分为四个等级,从正三品到正六品,均属武职。雍正时期,曾选蓝翎侍卫中魁梧雄健者为四等侍卫,后又改为了蓝翎侍卫。
清宫中的侍卫虽然有固定的员额,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在《钦定八旗通志》中记载:“侍卫其后拔补俱不拘定数”。所以,侍卫的名额只是一个大致的数目,在不同皇帝当政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
同时,在上三旗570人的侍卫名额中,还包括了在内务府等机构中的执事侍卫人员。如上驷院21人,尚虞备用处36人,善扑营、什榜处无定额。由武进士中挑选的汉侍卫,也分在三旗侍卫中行走,任一等、二等、三等、蓝翎侍卫,但这些都不占侍卫的编制。
在上三旗侍卫中,除每旗各派四名一等侍卫任“协理事务侍卫领班”管理侍卫档房外,还各设侍卫领班四人,署班领四人,由二等侍卫担任,管理侍卫职事。在班领之下,侍卫中每十人设侍卫什长一个,多由三等侍卫担任此职。
清宫中负责守卫轮值的是大内侍卫,而上三旗的亲军营(满语称“摆牙剌”)也属于领侍卫内大臣统领。亲军营一般都是由上三旗满洲、蒙古子弟组成,共1266人,这些亲军主要负责是皇城内的守卫轮值,其地位虽不如侍卫重要,却也是被皇帝视为亲信的嫡系子弟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