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我在云师学古籍 | 姚鼐及其在滇弟子著述展明日开展

编者按:

卷帙浩繁,历史这本书,我们一同细细品读;对话岁月,典籍里的故事,我们一起慢慢探寻。让古籍活起来,特此推出“我在云师学古籍”系列特辑,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凝结着先贤智慧、记载着文明足迹的珍贵史料,品味古籍里的文脉风骨。

云南文脉何在?

昔夏光南撰《云南文化史》,叙述云南之学术源流曰:“滇自乾嘉以来,文运大兴。”然其又云:“汉宋之辨、今古文之议,盛极一时,滇以僻壤,皆无与焉。故有清一代,其可纪者,独文章之事耳。”与夏光南约略同时的袁丕钧,在《滇南文华论》中亦云:“清代学术凡有三变。顺康以降,多持朱陆之争;乾嘉而后,喜为汉宋之辨;道咸而后,又有今古文之议;其议论著述亦可谓多也。吾滇僻处一偶,而是三者皆无与焉。故有清一代,其可纪者,独有文章之事耳。”然而,即使对于夏光南、袁丕钧称述的文章之事,他们也没有说清楚其学术源流,而“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陈寅恪《论韩愈》,《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云南文脉的渊源究竟何在?

馆藏夏光南《云南文化史》书影

(昆明崇文印书馆,1923年)

其实,只要熟悉中国文学史,则不难理解,夏光南、袁丕钧之所以没有点明云南文章之事的学术渊源,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在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必说。之所以不必说,乃因为这是读书人所共知的常识。这一常识就是:天下文章出桐城。在整个清代,乃至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前,中国文坛乃是桐城派古文的天下。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说得很明确:“清代文论以古文家为中坚,而古文家之文论又以桐城派为中坚。有清一代的古文,前前后后殆无不与桐城发生关系。”桐城派作为清代最大的古文流派,以其主要奠基人方苞、刘大櫆、姚鼐(世称桐城三祖)皆为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而得名。桐城派集成唐宋八大家文道合一的传统,企图融合清代学术界的汉、宋两派,主张义理、考据、辞章合一;至晚清曾国藩,又加入经济一科;影响遍及全国。据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之不完全统计,清代乃至近现代史上,据有桐城渊源之学者、历史人物共得1200余人。近笔者又以《新纂云南通志》为蓝本,考得云南清代具有桐城渊源之学者112人,人物的时间分布则纵贯清乾隆年间至1949年前后,则可见桐城派在全国、在云南影响之广、之深、之远。

不过,桐城虽有三祖之称,而究其实际,真正使桐城派成为一文派之人,却是姚鼐(王达敏《姚鼐与乾嘉学派》,学苑出版社,2007年)。故而,我们的故事将从姚鼐和他的云南籍弟子说起。

姚鼐何以“生活”在云南?

姚鼐画像

(选自《清代学者像传》)

姚鼐(1732-1815),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因室名惜抱轩,故世称惜抱先生,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是桐城派实际上的奠基人,清代著名学者。姚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曾入四库馆参与修《四库全书》,后因与四库馆臣之间学术意见不合,愤而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以四十四岁壮年辞官。后长期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直至终老。编著有《惜抱轩诗文集》、《古文辞类篹》等。其中《古文辞类篹》为姚鼐系统阐述其古文主张之著作,将古文的写作要领总结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是书后世续作、仿作者甚多,续作、仿作之中,可以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篹》、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为代表。

馆藏《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篹》书影

(清)姚鼐 篹,王文濡 评校音注

上海中华书局1923年排印

通过对姚鼐生平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知道,姚鼐一生足迹未履云南,我们为什么要说他“生活”在云南呢?因为早在姚鼐生前,姚鼐的著作、思想就开始在云南广泛传播,这要得益于他的两位云南籍学生,钱沣与师范。

馆藏《续古文辞类篹》书影

(清)王先谦 篹

1918年上海会文堂据王氏虚受堂本影印

馆藏《经史百家杂钞》书影

(清)曾国藩 篹

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排印本

钱沣(1740-1795),字东注,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六(177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后历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湖广道监察御史等职。钱沣工诗古文辞,师事姚鼐;又工书法,为清代帖学书家之代表人物。著有《钱南园遗集》。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云:“(钱沣)师事姚鼐,受诗、古文法。其古文博奥精悍,戛戛独造。诗尤苍郁劲厚,功力甚深。”

馆藏《钱南园遗集》书影

(清)钱沣 撰

“云南丛书”刻本

师范(1751-1881),字端人,云南赵州(今弥度县)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中举人,历官云南剑川儒学训导、安徽望江知县等县。生平著作有《金华山樵诗文集》《滇系》。

师范之名虽不见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但考其生平,可知师范早岁即与姚鼐弟子钱沣为密友。后任职安徽期间,经钱沣引荐,师范不仅师事姚鼐,向其学习古文法,而且还与姚门四大弟子之一的刘开情深谊笃。师范在给姚鼐的书信《上姚梦榖先生书》,回忆了自己初见姚鼐,从授古文法的情景。另据方树梅《师范年谱》,嘉庆九年(1804年),师范汇刻《二馀堂丛书》,收书十种,其中居首者即为姚鼐《古文辞类篹》序目跋语,并称赞《古文辞类篹》为“一代之书”。姚鼐亦为师范《滇系》作序。师范殁后,刘开为其经纪生后,并作《师荔扉先生传》及吊文、挽诗四首。

馆藏《师荔扉诗集》书影

(清)师范 撰

“云南丛书”刻本

钱沣、师范在清代云南士林声望很高,为主持一方风会的人物。因此,有了他们的引介,云南士林对桐城派不再陌生,云南士林逐渐形成了研读桐城、学习桐城的读书风气。整个清代,云南具有桐城渊源的知名学者共计112人;五华书院、经正书院成为了他们讲学课徒的阵地;取法桐城,以桐城标准学文、作文、衡文已是清代,以及辛亥前后,云南学界的共识。甚至在姚鼐生前,素未与姚鼐谋面的云南石屏罗氏兄弟,因为与钱沣友好,又为儿女亲家的关系,获得了姚鼐亲手为之撰写的文章。

上述姚鼐及其云南籍弟子钱沣、师范的著作,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均典藏有原始古籍。

馆藏李氏求要堂本《古文辞类篹》有何价值?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李氏求要堂本《古文辞类篹》,此本在传世诸本《古文辞类篹》中允称善本。姚鼐《古文辞类篹》之版本,主要有三个系统。一为姚鼐学生康绍镛于道光元年(1821)刊刻之本,简称康本,一为姚鼐弟子吴启昌据姚鼐晚年钞本刊刻之本,简称吴本。又有一本为李氏求要堂本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刻,简称李本,即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之本。此本以康、吴本为底本,有圈点、有句读、有评语,篇目则从吴本,又有李承渊之后序以及《校勘记》,该本经过李承渊、萧穆、吴汝纶等学者先后参与校勘,圈点和评语又主要依据姚鼐幼子所藏的晚年圈点本,可称得上是精校精注之学术性善本。中华书局2022年出版的标点本《古文辞类篹》即以李氏求要堂本为底本。

馆藏《古文辞类篹》书影

(清)姚鼐 篹

1901年李氏求要堂刊本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李本《古文辞类篹》上有藏书章,印文为“衡山唐氏藏书画印”。考诸史籍 ,可知此衡山唐氏为湖南省衡山县望族唐氏,即近代革命家唐群英家之藏书。而具体购藏此书之人,当为唐群英之幼弟唐乾一。

湖南衡山唐氏,原为世代书香之族,但近代因为战乱频仍,湘军崛起,唐群英之父辈皆不读书,弃文从武。其父唐星照一辈兄弟五人,皆为曾国藩部下。其中惟其父于四十岁致仕还乡于后开始博览全书,然去世后挽联尤曰:“公不读书”。且唐群英之父唐星照,在李本刊刻问世之前的光绪十六年(1890)去世,故唐群英的父辈无购藏此书之可能。唯一可能够藏此书的,则只能是生于此书刊刻之后,自幼博学多才的唐群英幼弟唐乾一。

唐乾一(1878-1929),清末附贡生,17岁中举人,诗、文、书法皆为人所称赞。其后唐乾一虽受其姐唐群英影响,接受新思潮,投身革命,但从其早年经历来看,他早年接受的仍是中国传统的教育,走的仍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道路。而在新文化运动前的中国文坛,正是桐城派的天下;湖南又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开创了桐城派的支派湘乡派,允为桐城派的重要阵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唐乾一购藏、研读《古文辞类篹》的善本是在情理之中的。更何况校勘李本的吴汝纶与唐乾一之父唐星照同为曾国藩之属下,则唐氏与此本《古文辞类篹》之间,不仅有当时学风如此的关系,还多了一层私人情感在上面。

那么,一部湖南名人的藏书,是如何流传到云南来的呢?这大概和西南联大有关。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古籍藏书,有一部分承袭自西南联大的旧藏。而西南联大前身之一,为驻足于长沙的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平津危急。于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奉命南迁,于1937年8月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这本李氏求要堂本《古文辞类篹》,很有可能是在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间,由唐氏后人捐赠给长沙临时大学的(按,此时唐群英、唐乾一均已过世)。而后,此书又随南迁师生入滇,相继成为西南联合大学、昆明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的藏书。

【展讯】欢迎参观“书韵文心”图书馆藏书展览系列

馆藏姚鼐及其在滇弟子著述展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14日至 11 月17日

展览地点:呈贡校区图书馆特色文献书库(北701)

必读!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教师版

我校开展2024年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宣传活动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艺术学院:培育新时代德艺双馨人才

素材来源 | 图书馆古籍特藏部

撰稿 | 图书馆古籍特藏部许鎏源

图文排版 | 阮元欢

责任编辑 | 杨丛森 李璐

终审 | 余冰释 张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