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ted一词源于gift, 常用于形容拥有非凡才能的天赋者。而才能就像是与生俱来的礼物,珍贵而独特。日本纯粹数学家冈洁曾说:“天才虽然凤毛麟角,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天才始终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人们仰慕天才超脱世人的卓越光芒,惋惜伤仲永等天才泯然众人的悲剧,时至今日,关于天才教育的讨论仍然经久不衰。
在历史的长河中,天才们以非凡的才华和卓越的成就,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留下了光彩熠熠的群星闪耀时刻。相传莫扎特三岁作曲,七岁创作出第一部交响乐,在短短的35年生活历程里完成了600余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时隔两百余年的“新作”依然令人感动;达芬奇在绘画、天文、建筑、解剖学、力学、机械等领域皆有建树,是一位令世人折服的百科全书式天才;牛顿,这位物理学和数学的巨人,将抽象的自然现象转化为可理解的数学语言,以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图源:Getty Images
在历史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都认为天才的脱颖而出正如将针芒放入口袋,是一种必然。但事实证明成才向来并非易事。天才儿童若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也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心理学家卡尔·洛德威克曾提出:“天赋只是一个起点,后天的培养和教育才是塑造天才少年成才的根本。”
图源:Getty Images
被冠以天才之名,仅仅是真正考验的起点。“当一个少年被贴上天才标签时,简直就是一个死亡之吻。”杜克大学天才鉴定项目的艾丽森教授曾说,“有时候,你能走得多远和你是否真的抵达,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关键是你是否有转化的能力。”
《天才枪手》剧照
图源:豆瓣
天才儿童应当由谁来鉴定识别?他们通常在哪里接受教育?各国的天才教育都有何良策?跟随本文一起了解。
一、天才的定义与识别
发现天赋并鉴别天才,是培养天才的第一步。
天才教育的第一个焦点是“天赋是什么?”对此,国际上并无统一定义。各国提出了不同的识别标准。
《天才少女》剧照
图源:豆瓣
1969年,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教育专员马兰德详细研究天才儿童的教育。1972年,马兰德报告提供了天才的第一个正式定义,至今仍被广泛视为美国天才定义的基础:“由专业合格人员认定的,凭借杰出的能力,能够取得高绩效的儿童。这些儿童需要差异化的教育计划……超出了常规学校计划通常提供的计划,以实现他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贡献”。马兰德报告中的定义涵盖了一般智力、特定学术才能、创造性思维、领导能力、视觉和表演艺术以及心理运动能力。
澳大利亚采用加涅提出的模型作为解释天赋和才能发展的理论框架。加涅将天赋定义为拥个体在未经训练下自发表达的自然能力或天赋,使他们能在同龄人中排在前10%。才能被定义为在至少一个人类活动领域内经过系统发展转化后实现的能力。这个模型不仅帮助教育工作者识别和培养具有天赋的儿童,还提供了对才能发展的全面理解,包括天赋和才能的区别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图源:AAEGT官网
韩国《英才教育振兴法》中为天才设立了六个评价维度,分别是智力、创造性思维、艺术能力、特殊学术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其他特殊能力。身体素质也被列入英才的评价体系。
如何识别天才儿童,学术界已提出许多学术模型。这使得对天赋的鉴别与理解不再仅停留于单一的智商测试,而是更加动态、均衡、综合:天赋不以同一种形式存在人的身上,它不是一种存在状态,而是一种发展过程,所以人才需要在特定的评估和指导中被识别发现,并通过特定的活动发展其才智。
图源:Getty Images
心理学家和专业教育者通常会参与智商评估与心理诊断,进行孩子认知表现的综合报告。教师提名也被认为是可靠的识别辅助。
出于政策与识别标准的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天才儿童的识别比例也呈现出差异。经合组织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天才识别比例约为10%。韩国的天才比例约为3%。美国不同州的识别招收的比例差异极大,在2%到11%之间浮动,德国的官方识别比例低于1%。
在天才搜索计划的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天才也是易于被埋没的。美国国家天才儿童协会(NAGC)曾指出一项长期存在的认知误区:“天才儿童不需要太多帮助,仅靠天赋就足以成功。”人们下意识认为天才的成功是一种必然。
《天才少女》剧照
图源:豆瓣
福特汉姆研究所(Fordham Institute)的一份报告显示:“超过70%的老师认为,班级中最聪明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遇到挑战。”美国2008年罗斯福全国教师调查显示,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NCLB) 政策下,大多数 (80%) 教师将学业困难的学生列为优先事项,4%的教师将学业优秀的学生列为优先事项,多数教师认为天才学生在学校感到无聊和缺乏挑战,他们的学校在对待优秀学生方面缺乏战略计划和创造性,浪费了他们的才能。“如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原则是所有学生都应得到公平的关注和挑战,那么即使是天才学生,都不能被落下。”
《心灵捕手》剧照
图源:豆瓣
十分反直觉的一点是,很多天才儿童的学术成绩可能并不突出,还可能是“差生”,成绩明显低于平均分,这使得他们更难以被识别,显示出传统学业成绩识别法的局限性。研究天才教育的瑞士专家多莉丝·佩罗丹·卡伦发现,一些天才儿童会因为担心自己遭到排挤,而隐藏自己的潜质。而且一般的学校课程会让他们感到无聊,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热情。如果天才儿童长期缺乏适当的关注的帮助,他们可能会遭受心理伤害,并永久丧失正常运作的能力。
二、天才应当接受怎样的教育
天才教育往往需要面对两个重要决策:一是天才儿童应在多大程度上与同等天赋的同伴接受教育,又在多大程度上应与“平均”能力的同伴接受教育;二是如何在减少为天才儿童“贴标签”的同时回应他们的需求。
图源:Getty Images
开发构建适合天才儿童的课程内容被视为天才教育的核心环节。增益(Enrichment)和加速(Acceleration)被视为天才教育中的两种重要的教育课程策略。“加速”使得天才儿童能超越同龄人进度学习更高年级、更高层次的内容,而“丰富”模式旨在于常规课堂中为天才儿童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图源:Getty Images
研究表明,在全校范围内使用“丰富”模式,为所有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同时为天才学生提供更具体的规定,往往会为所有成员带来积极的结果,让整体学生受益。“全校丰富模式”正在被更多的学校采纳。
天才教育的方式百花齐放。除了学校提供的荣誉课程、先修课程,分层教学、在线课程、在家教育(homeschool)、天才教育夏令营等形式也是天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年轻的天赋者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有的观点认为将天才集聚起来接受教育效果更好,因为他们需要更具挑战性和适合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支持者认为,具有独特天赋的孩子们在一个同伴具有相近学习能力的包容性社区中更有利于发挥潜能。
图源:X-men(2000)
也有家庭选择在原有班级培养,通过班级的差异化教学弥补学习需求,这对教师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期待着天才们兑现天赋的彩票,但天才的成长也是一个孩子循序渐进自然成长的过程。和同龄人共同成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与成熟心智,实现全面发展。
澳洲华裔陶哲轩自小被测出智商高达230,从童年期就展现出了超常的数学天赋。幼儿园期间父母曾将他跳级送入私立小学,却发现心智尚未成熟的陶哲轩适应不佳,反而打击了学习热情。陶哲轩的父母清醒地意识到培养一个纪录打破者毫无意义,让孩子一味追求成人社会所认可的学位是舍本逐末,于是坚定地让孩子回到幼儿园,完整地接受并体验了适配年龄段的小学和初中教育。
十岁的陶哲轩与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在一起
图源:Getty Images
学校为陶哲轩提供了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陶哲轩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7岁自学微积分,8岁在SAT考试中获得760分,12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1岁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24岁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获得菲尔茨奖、拉马努金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科学突破奖等多荣誉.
图源:Getty Images
与此同时,陶哲轩教授在学界以谦和的品格与善于合作闻名,《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陶哲轩:“他最令外人羡慕的地方,不在于拔尖的天赋和卓越的成就。而在于拥有了天才和成就的同时,还能成长为一位享有健康生活的快乐的‘普通人’。”
早慧并非早熟,成才也需成人。无论如何抉择,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尊重成长规律,重视天才儿童的社会情感学习,提供自我探索空间,呵护孩子对于学习的长期热情,才能在热爱的领域持续耕耘,让才能的果实结得更加饱满,人生更加从容。
三、世界各国的天才教育
01美国:天才教育的先驱
在美国,对天才儿童的教育被称为天才或资优生教育,即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GATE program) ,这一专门面向具有这种高才能或潜力的学生设计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独特才能进行个性化教学,来满足他们特殊的学习需求并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
图源:Getty Images
在冷战期间,随着太空技术和国防的发展,美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兴趣日益浓厚。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极大震惊了美国。政府自此将天才儿童教育列为优先事项。为美国各级教育提供资金,旨在大规模支持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天才儿童教育。
195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提供奖金培养数学、科学和外语等天才学生;
1965年成立“白宫资优及特殊才能特别委员会”;
1972和1973年美国教育委员马兰两度向国会提出报告后,美国教育署成立了天才教育处;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天才儿童教育法”;
1987年再次通过相关法案,并拨款建立联邦办公室和全国研究中心;
1988年通过“杰维斯资赋优异学生教育法案”,此后每年由国会确认,并决定联邦政府的拨款;
1990年成立了美国国家英才研究中心。
在美国资优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民间组织和教育机构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有超过137所大学为天才学生开设了专门的培养通道,其中西北大学的CTD、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TY和杜克大学的TIP被看作是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最权威的三大天才教育研究机构。他们发起的天才青少年夏令营已经不再局限于美国本土,而是面向全球优秀学生敞开大门。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天才青少年中心(CTY)为2-12年级的优秀学习者提供卓越的学术教育和转型体验。截至 2016 年,已有超过150万名学生参加了CTY的人才搜索计划。在这之中,数学家陶哲轩、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Google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以及流行巨星Lady Gaga,他们都在青少年时期都通过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资优青少年中心的测试。
《社交网络》中的马克·扎克伯格
图源:豆瓣
通过CTY的人才搜索严格评估后,具有天赋的学习者们能够查找适合他们的学习风格和时间表的实时、自定进度、基于课程和单独进度的课程,度过充实的暑假。
02 新加坡:锐意革新天才班制度
亚洲教育高地的转型
高才教育计划(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简称GEP),是新加坡教育部于1984年提出的特殊选拔计划,被选拔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前1%的学生(500人左右)将接受定制化、高强度的教育体验。
图源:Getty Images
被筛选进入天才班计划小学三年级生必须转校到九所开办高才班课程的顶尖小学继续就读。在小六毕业会考中,90%的GEP学生在PSLE考试中名列前10%,一半以上在A水准考试中拿4个A,80%的GEP学生会通过直升计划(DSA )直升中学。
图源:联合早报
然而,随着竞争日益激烈,GEP选拔早已在逐渐变味,天才儿童的筛选机制已不可避免地带有应试色彩。尽管新加坡教育部曾多次声明GEP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勉强进入GEP班之后可能会导致学生承受巨大压力,天才班的顶尖教学资源仍令人趋之若鹜,GEP选拔的补习班层出不穷,孩子们为考入GEP大量补习或提前学习,在拔苗助长中逐渐失去学习积极性。
图源:联合早报
40多年以来,GEP的选拔方式都是新加坡教育的一面旗帜,为新加坡培养出一代代社会精英。今年8月,重磅消息传来,新加坡将对天才班教育项目进行革新,2026年将是这九所小学招收的最后一批高才班学生。
图源:联合早报
在GEP的新框架下,大约有10%的学生将受益于高才教育。开设天才班教育的权利将不再集中于九所小学,而是交给每一所学校。每所小学都将承担起识别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学生的责任。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需求,设计并实施个性化的教育项目。
图源:联合早报
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中谈及新制度的理念进步:
在新制度下,学生可以参与单一学科的高才班,而非对所有学科进行考察;
每一个孩子才能开花的时间点因人而异,新制度让三年级后点亮才能的学生也能参与高才班;
学生不必转校适应环境,能在稳定熟悉的环境下继续发展,利好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具包容性的新制度体现出新加坡教育从精英集中到全面普及、个性化教育深化的新尝试,其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反思与创新意识颇具参考价值。
03 德国:将天才教育视为对未来的投资
德国拥有多元化的天才儿童教育体系,各州举措因地制宜。德国的南部和东部州倾向于设立专门的天才儿童学校,而德国的北部和西部州则主要依托普通学校和课程实施天才儿童教育。
图源:Getty Images
德国的天才教育主要采用“全校丰富模式”(SEM)或“自主学习者模式”(ALM)。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利用以研究为基础的终身学习形式来支持天才培养,个体学习和群体合作探究形式相结合,通过研究实际问题与现实相链接。
图源:Getty Images
除了常规化的教育外,德国还会开展竞赛等促进项目,包括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竞赛和一些经常性的天才儿童促进项目。“教育与天赋协会”组织了大量侧重点不同的数学或外语竞赛。“德国青年科学家赛”旨在培养数学、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优秀学生,还有如“德国小学生学院”、“德国青年学院”、“榜样学院”等经常性的天才儿童促进项目。这些全国性的竞赛让志同道合、充满学习热情的儿童和青少年聚在一起,共同激发热情。
图源:Getty Images
对德国学生而言,竞赛是一次自主学习的机会,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打破学校生活的常规,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从而充分了解、发掘并发展自己的特殊天赋,以赛促学。
04 韩国:与时俱进的英才教育
韩国对于天才教育予以专门政策,高度重视,坚持平准化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1999年,韩国首次颁布了《英才教育振兴法》,以数学、科学、语言、艺术和体育等领域为中心,构建了金字塔式的制度模型和三位一体的实施模式:政府主导运营英才学校(高中)、学校运营英才班级(小初)、教育厅及大学等运营英才教育院(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英才教育体系。
英才班通常在周末集中上课4-5小时,可选科目包括数学、英语、科学、人文社会、音乐、美术等,数学与科学最受欢迎。英才学校是以特殊领域的专业教育为目的的高中,由教育部下属的中央英才教育振兴委员会指定,从2003年设立第一所英才学校——韩国科学英才学校开始,截至2023年,全韩共设立了8所英才学校。
图源:Getty Images
2023年3月,韩国第五次发布《英才教育振兴综合计划》,指导2023-2027年的英才教育振兴工作,从“发掘有潜力的人才”“强化定制型培训和支持”“运营特色英才教育机构”“加强教师的专业性和能力”和“建立可持续的教育基础”五个方面着手推进英才教育。
图源:Getty Images
其中,韩国明确强调将加强韩国将加强信息(软件和AI)领域的英才教育,在英才学校和科学高中设置软件和AI相关的特殊教育课程。同时进一步激活“艺术和文化”与“人文、社会和发明”领域的英才教育,在影像媒体、戏剧和电影、漫画创作、研究教育项目、知识产权教育等领域拓展丰富英才教育。
图源:Getty Images
为扩大英才教育受益者规模,并逐步强化普通学校与英才学校的联系,追加选定“才艺开发先导学校”,帮助普通学校中更多有潜力的学生获取英才教育机会,并将英才学校与科学高中的部分课程向普通学校学生开放。
韩国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李周镐表示:“通过此次计划,我们期待拥有多种潜力的学生能够成长为主导社会各领域创新的创意人才,以应对数字化大转型时代、学龄人口减少等社会变化。”
四、结语
天才教育的发展显示出人们对天赋与人才定义的探讨与不断拓展。二十一世纪,社会的人才需求越发多元化,传统的资优教育也在内容与形式上与时俱进,加入更多对教育公平与学生福祉的关注,覆盖现代对于人才的需求。
图源:Getty Images
探索了各国天才的教育方案后,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策略各异,核心理念却惊人地一致: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内在潜能,鼓励创新思维。不同国家通过早期识别、个性化教育、跨学科学习等方式为天才儿童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而资优教育亦为国际教育带来启示:为具有潜力的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发展知识和技能,培养对学习的热爱,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将潜力发挥到极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