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沿海一带,自古就是兵家控扼海上、经略辽东和支援东邻友邦的军事要冲。唐显庆五年(660),朝鲜半岛的百济对新罗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新罗王随即向唐王朝求援。唐著名军事将领苏定方受命率10余万大军,在成山东渡,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将百济平定。一时间,成山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焦点。
历史上,朝鲜半岛长期处于高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的局面。高丽自恃地广民众、国力较强,常对其宗主国——中国,心怀异志、图谋不轨。到了唐代,高丽的狼子野心渐渐昭然若揭。其与百济关系密切,常常对亲近唐朝的新罗国心生嫌隙,进而密谋要将新罗灭掉。唐贞观十六年(642),朝鲜半岛高丽西部酋长泉盖苏文发动政变杀高丽大臣百余人,又杀了国王高建武,立建武之侄高藏为王,自己则擅权攘国。唐贞观十七年(643),高丽、百济联兵猛攻新罗,连下40余城,并密谋切断新罗通往唐朝的贡道。新罗王遂遣使入唐求援。唐太宗遣使司农丞相里玄奖持诏书谕高丽止兵,遭高丽王拒绝。唐太宗遂于贞观十八年(644)下诏征讨高丽。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亲率诸军自洛阳出发至幽州。唐军开始势如破竹,连下数城。但在攻打安市时遭遇高丽军队的顽强抵抗。因安市城险兵精,唐军久攻不下。眼见军粮将罄,寒冬已近,唐军渐成强弩之末,如果再战下去,反而对唐军极为不利。于是,唐太宗下诏,自高丽班师回朝。
唐显庆五年(660),百济在高丽的帮助下,对新罗发起大规模军事进攻。对于百济,唐王朝早想用军事手段给予教训,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据拜根兴所著《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一书中记载,早在显庆四年末,唐朝就开始实施征伐百济的各种准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限制日本遣唐使的行动,以防征伐百济消息的泄露。
这次新罗王金春秋又一次上书唐朝求援,唐高宗感觉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遂马上决定再次对高丽用兵。下旨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右武卫将军冯士贵等10余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讨伐百济;又以新罗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之众,与唐军合势,对百济实施东西夹击。新罗王派太子金法敏及大将军金庾信等率兵5万迎接唐军。
此次挥兵援新罗,唐高宗改变唐太宗直接用兵高丽的战略,首先攻打百济。进军始发路线选择在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渡海直插百济。其后,以新罗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军海陆夹击百济。
苏定方(592—667),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后人通称苏定方。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其以非凡的战绩和正直的为人而深受唐太宗和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著名的军事将领。显庆五年(660)三月,苏定方接旨援新罗征伐百济,便督率大军向成山进军,并下令征集、建造船只,筹措军需做渡海操练和登陆演习。
古成山为“日神”主祭祀之地,我们的先人自古就在此设坛拜日神,称之为“朝儛”。秦始皇东巡登此山礼日之后,“成山”才出现于《史记》的记载中。故“成山”以秦始皇驾临而举世闻名,后世遂逐渐将今胶东半岛最东端沿海及内陆以“成山”谓之。因此,成山在古代是一个广义的地理概念,不是指今天的成山头一带,而是概指今荣成东部沿海一带。
史书称苏定方10余万大军由成山渡海援新罗,声势浩大。成山头东部海域,礁石密布、暗流涌动、波浪翻滚,海航状况十分凶险。苏定方大军东渡不可能在成山头以东海域作为始发地,而是在包括今荣成湾及以南的俚岛湾、桑沟湾等广大的沿海区域。这一带海湾深阔,风浪较小,且岸上土地宽广、山林众多,最适宜泊船屯兵。
在今天荣成市俚岛镇周边,还有很多传说与遗迹,隐现当年唐军渡海征讨百济时在此过境、屯扎的盛况。
虎础寺,据考证建于唐代,传说即为唐军所建,当地百姓有“先有虎础寺后有北京城”的谚语。虎础寺西山名逍遥山,当地传说即为“薛礼征东”在此驻扎休息之地。杏黄口、柯家口等地都是唐军过境的重要军事通道。在柯家口附近,当地百姓在耕地时,曾发现过箭镞等遗物。柯家口的“柯”,当地土语称“过”音,连合起来其实就是“过将口”。凉水泉村东北的山称将军山,传说上面曾有一位唐将军的坟墓,故而得名。
在俚岛湾附近有一个地名叫“锅青”,是通向海中的一个深凹坑。当地百姓传说,古代曾有10万大军在这里通过。在马道村西山上,保存有一座古军寨遗迹叫姑嫂寨,分别有大小寨相连。南边的城寨约有二三百平方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边有深壕沟围护,不见城门遗迹。当地百姓称,城寨北有一座吊桥通往大寨。据推测,这当为一座军事长官居住的“禁城”。人们推测,这是不是当年唐军最高统帅的指挥中心呢?众多的传说和遗迹纷纷指向一个结论:俚岛周边的海域是唐军屯兵泊船、向东海进发的主要军事区域。
尽管史书记载简略,但可以肯定,10余万唐军于成山渡海,其时境内遍地皆有兵马囤积,成为支援新罗的大本营。此外,10余万大军及运送军需物资渡海,需用数千艘船只。古时用兵,还需要相当数量的马匹、粮秣及辎重,更需雇用大量民夫、船工及后勤保障人员。据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古代征战,1名战斗员需要三四个非战人员提供战时后勤保障服务。据此可知,唐代10余万大军,尚需要三四十万非战后勤保障人员跟随服务。由此可知,当年荣成境内沿海及内陆到处都是东征军队的屯军驻扎之地,由此留下流传至今的很多传说及遗迹。
唐显庆五年八月,经过半年的充分准备,苏定方率兵万船箭发,渡过黄海浩浩荡荡向朝鲜半岛的百济冲去。百济倾全国兵力迎战。唐军登陆后,在新罗兵的配合下,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歼敌万余,将百济击败,并乘胜入其郭城。百济王及其太子扶余隆逃于北境。唐罗联军一鼓作气,将百济都城熊津城团团围住,迫使其开城投降,百济自此被平定。 (梁善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