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无数军事家们终其一生,都在为一件事情头疼,那就是:
如何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出士兵的作战意志?
即我们常说的“士气”。
众所周知,士兵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之一,一支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取决于每一位士兵的个人意志,反过来说,无数强大的个人战斗意志集中在一起,足以使一支部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剽悍与骁勇。
而古代军事家与思想家们,就这个问题很早就总结出一套治国统兵的实践经验,并在这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乃至在实践中颇有成效。
首先,我们来说最常用的方法:
一、赏罚并重,恩威并施。
“赏”可视为“正面激励”,“罚”则视为“负面惩戒”,二者的存在都是为了强化激励,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较高的“赏”能够突出正面的作用,比如古人以杀敌数来论战功,进行封赏云云。
而较为严厉的“罚”,也能通过与“赏”的对比,来突出“赏”的丰厚,同时也能约束士兵的行为举止,消除军队中可能存在的内部隐患。
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子,很早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讨,他认为: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兵法·始计篇》
孙子
这段话的意思为:
孙子说:“君主与民众是否齐心协力?领兵的将军是否有军事才能?天时地理是否对我方有利?法令能否畅通无阻的下达?士兵们聚在一起的战斗力强不强?平常操练多不多?赏罚的标准名不明确?
如果这些事情都非常明确,我便可以在战前直接断言战争的胜败。”
《孙子兵法·始计篇》里的这段话,正是孙子认为克敌制胜的“五事七计”中的“七计”,从他把“赏罚孰明”列入其中,便可看出孙子将赏罚对于军队激励的重要性,看作是取胜的关键之一。
先秦时期的著作《六韬》之“兵法”中也说:
赏如高山,罚如深溪。
这是当时的军事家们,对“赏罚激励”最为深刻的阐述。
扩展来说就是:
对士兵的奖赏若不丰厚,便无法调动士兵的情绪与意志,随之则达不到激励士气和鼓动人心的目的。
与之相反,如果惩罚不重,则无法对士兵们的错误做出警示,更进一步会助长不良因素的滋生,如此一来,士气便无所依靠,人心则不凝。
由此可见“赏罚激励”对于提高士气的作用所在,即:
用赏来激励贤者。
用罚来惩戒恶者。
在这个基础上,励戒官兵,以正风气,便能做到在战时调动起士兵们的作战意志,发挥出最大程度的战斗力。
同时不会因为军中潜在的不良因素,而使作战命令的下达受到阻碍,或规避因为士气不强,人心不凝,而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
只要将这两点做好,便能在战前做到有备无患,最大程度使胜利的天平向己方倾斜。
这也正是古人所总结的治军八字真言:
赏罚并重,恩威并施。
二、将帅律死,身先士卒。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这句话虽然糙,但却是对军队领导者所起作用的完美诠释,军队作战是集体意志外加集体行为的综合,所以需要领导与管理团队,来使部队发挥出最大效能,因此部队效能的强或弱,直接取决于领导者本身具备的个人才能与领导气魄。
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便在自己的著作《将苑·厉士》中,着重阐述了“将”的重要性:
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
简单来说就是,将军要在作战时身先士卒,而在撤退时要负责殿后,如此便能激发士兵心中的“勇”。
再者,其实这种“身先士卒”的概念,与上文中所说的“赏罚并重”不同,赏罚并重是在理性管理的层面,用科学的方法发挥出作战军队的最大效能,而“身先士卒”的概念,则是古代军事家们提出的一种“感性理念”。
这是从心理层面出发,对将领的作战表现能够激发士兵意志的深刻诠释。
《史记》中夸赞一位将军如何勇猛,寻常都是说:
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可见古人判定一位将领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个人勇猛的程度”。
但这种勇猛的程度,只在于将领个人对于战争的认知,以及对于“奉献精神”的理解,而非能够像赏罚机制一样,通过科学的方法就能训练而得。
打个比方就很好理解了,张三从小养尊处优,成年以后世袭了父辈的爵位,率领边关重军抵抗外敌,但由于他之前的人生中,对于“勇猛”的理解不够深刻,且从小到大都处在被别人保护,需要他人付出才能获取安全感的优越环境中,所以他本人的性格中也会缺乏许多血性。
如果到了真正需要他亲临战场,带兵冲锋的时刻,自然会从心理层面展现出对于敌人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可以说是生物的本能,即使通过科学的方法训练他的心理意志,但短期内也会因为自身表现的不够勇猛,而让士兵们对其无法完全信任,或者无法获得军中的威信。
反过来说,如果张三从小就跟随父辈打仗,从十几岁开始就戎马长刀,那么等到他成年后真正担任起军队统帅,对于战争的认知,以及对于“奉献精神”的认知,则会比上述的例子要深刻许多,就会通过“身先士卒”展现出自身勇猛,以此来调动全体士兵的意志。
这种将领所独有的奉献精神,以及通过身先士卒所能发挥出的巨大效用,是千百年来的军事家们所认可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将领展现自身的悍不畏死,能够在心理层面提高士兵的作战意志,但与第一点的“赏罚并重”不同,这的确是一种感性的精神,全靠指挥官个人的理解,如果理解的不到位,很可能上了战场他第一个被吓尿裤子,那就成了全军笑柄,而使己方士气大减。
总结来说,“身先士卒”的确是最为行之有效提高士气的思想方法之一,就连唐玄宗也曾感叹:
玄感每战,身先士卒,必所向摧陷。——《资治通鉴》
三、士为知己者死。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后面当然还有一句:
女为悦己者容。
其实两句话合在一起,都突出了一个核心观点:
不论是带兵打仗,还是男女爱恋,都离不开一个“心”字。
古人在这个方面的认知也一样,作为军队领导者,指挥官,平常做到严于律己,身先士卒的同时,要以自身的行为举止,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而在这个基础上,更要用心去理解士兵们在生存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军饷不高,家中有难,前途迷茫等现实问题,切实去理解他们的难处,满足士兵们在打仗以外的各种情感需要,能够最大程度拉近与士兵之间的关系。
可能这样说不是很好理解,那让我们再来举个例子:
李四是秦朝军队中的一位普通士兵,但在即将开战前,他收到家书,说母亲生了重病,那么他的心里就会始终挂念家中的母亲,这样一来作战时就会有所顾忌,而使战斗力受到影响。
但与此同时,作为军队统帅的王二了解到李四的母亲患有重病,便命人多拿了钱财,前去探望医治,使李四的母亲病愈,李四自然就会对王二感恩戴德,更甘愿为了王二的恩情而抛头颅洒热血,同时这件事情在军中传开后,也会进一步提升王二的威信,士兵们就都会认为王二是一个可以依靠的将领,认为他很有人情味,所谓对待士兵情同手足,正是如此。
孙子则在千年前就总结出这一点的巨大作用,他在《孙子兵法·地形篇》中就明确指出: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相信这句话很好理解,正是:
如果把士兵看成婴儿,则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果把士兵看成爱子,则可以同生共死,相依为命。
将领与士兵之间互相理解,战外互相帮扶,亦军亦友,战时则情如亲人,共同浴血奋战。
从这点上延伸来讲,古人尤其重视感情,孔子早在千年前就提出了仁义礼的道德概念,使得古人极其认可“忠”和“义”,如果百姓与士兵认为领导者或指挥官以礼待人,以德服人,以心度人,自然也会忠心耿耿为其效劳,从而不去计较物质利益的得失,甚至不惧牺牲,悍不畏死,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做出个人的最大贡献。
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再辅之以古人对于“忠义”的教育,使人们追求“君子之道”,用“君子”的标准来规范自身的言行,同样的道理换到军队中,随着将领的模范作用,展现出君子之道,麾下士兵们就会认可将领,并且极其信任,最终就会通过“舍生取义”,来实现个人对于国家的最大价值,从而在军队中产生极具凝聚力的集体精神。
这样的军队,何愁打不赢胜仗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