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重磅消息!继对华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后,美又禁中国软件?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近日,美国商务部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提议禁止美国道路上的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使用中国开发的软件和硬件。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美方的滥用借口。近年来,美方打压中国汽车产业和新兴科技发展的动作不断,对中国汽车加征高额关税、限制参加政府采购、出台歧视性补贴政策、污蔑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不安全”。这些做法违背了市场原则,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美国商务部近期拟禁止在美销售使用中国软硬件的智能网联汽车,理由是“国家安全”。这一事件并非孤立,它恰恰是美国近年来对华科技封锁的又一“新剧本”,其背后逻辑值得深思。表面上,美国挥舞着“国家安全”的大棒,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维护自身科技霸权,以及对中国科技崛起,尤其是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焦虑。通用、丰田、大众等车企已经明确表示,更换供应商的系统和硬件并非易事,这将增加成本,最终损害美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其实,在中美的汽车贸易结构当中,美方一直是绝对的受益者,2023年,中国出口美国的电动车数量只有1.25万辆,仅占我们全部出口汽车的0.3%,少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而美国汽车企业呢,却躺在中国身上,享受着中国汽车大市场的红利。2023年,美国通用和福特两家汽车巨头,一共在中国市场卖了250万辆车,是美国进口中国新能源车数量的200倍,美国名义上是在打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的盟友做标杆。

9月23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对外宣称,将提议禁止美境内智能网联汽车使用来自中国的关键硬件和软件。美国商务部信息和通信技术办公室负责人利兹·坎农(Liz Cannon)表示,预计任何在中国生产并在美国销售的汽车都将被列入禁令范围。这也意味着,受到影响的将不止是沃尔沃和比亚迪等已经在美开启销售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将影响在中国生产并返销美国的汽车产品。

此次美国祭出的制裁大棒,意图切断中国智能汽车产业与全球供应链的联系,从硬件到软件进行全方位封锁。禁令涉及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智能汽车的所有核心技术领域,从自动驾驶所需的传感器、芯片到车联网模块,再到支撑智能座舱的操作系统,无一幸免。这无疑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一次严峻挑战,尤其对那些依赖国外技术的中小车企而言,更是生死攸关的考验。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而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80万辆,与中国差距明显。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抢占了美国汽车市场的份额,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美国传统汽车巨头长期以来依赖燃油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较晚,技术积累不足,面对中国企业的强势竞争,自然感到坐立不安。

深入分析,美国此举更像是为了在与中国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通过限制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可以扶持本土汽车产业,并试图削弱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禁令也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技术崛起的焦虑。近年来,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对美国的技术霸权构成了挑战。美国试图通过贸易限制、投资审查等,来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

据球时报援引路透社27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在宣布拟全面禁用中国联网汽车软硬件后,27日又表示,如果拟议规定得以实施,美国汽车销量每年可能会减少多达25841辆,价格也会上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这反映出美国对中国企业和产品采取歧视性做法违反了市场原则,扰乱了市场秩序,最终伤害的还是美国消费者和民众。据估计,该规定会让美国的汽车年销量减少1680—25841辆。

新华社9月13日报道,在各方反对声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13日发布有关对华加征301关税最终决定,相关措施将于9月27日生效。经济学家、贸易团体等对此表达担忧和失望,警告此举无助于解决两国贸易问题。5月14日,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关税基础上,拟进一步提高中国产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进口关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