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会感叹“看病难”、“看病贵”、“部分医生眼里只剩下了利益”。
是啊,现在所谓的“医者仁心”好像已经变了味道,着实让人寒心。
但远在千里之外的西藏甘南地区,却有这样一位淡泊名利、一心为病人着想的医生。
“我从上海来,要到草原去,草原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从小生长在繁华的都市,却在毕业后一头扎进了穷乡僻壤的藏族玛曲县。
他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王万青。
作为一名医生,他53年来为藏族同胞鞠躬尽瘁,成为了马背上铁铮铮的汉子;
作为一位丈夫,他50年如一日地珍爱着藏族妻子,没有感天动地的誓言却相伴到老。
如今已77岁的他,早已满头白发。
站在炊烟袅袅的草原上蓦然回首,仿佛还能看到他昔日奔波在牧民之间的忙碌身影。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草原好曼巴”。
1944年,当上海还是一片银装素裹时,王万青出生了。
他的家庭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是殷实的小康家庭。
在父母家人的爱护下,王万青的童年过得十分幸福。
长大后开始懂事的他,渐渐明白了世间众人的疾苦。
那时的他便立志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了目标,王万青从小就知道要刻苦读书,高中毕业后顺利考进了上海第一医学院。
1968年,毕业的他在志愿中只写了两句话:
“祖国需要什么,什么就是我的志愿”,
“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王万青即将与一干热血青年前往全国各地从医。
因为此行山高水远,老师便将需要医生的各个地区告诉了学生们,让学生自己做决定。
当老师说到甘南地区时,很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
王万青一看便主动请缨:“老师,我去吧,我愿意去”。
同学们都笑他傻:“你知道那里有多贫困吗,连咱们大上海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你真的想好了吗?我可听说那里女多男少,去了会被抢走得”。
面对同学们的劝说和嘲笑,心意已决的王万青只留下了一句:“就是死,我也甘愿”。
1968年,王万青拿着学校发的派遣证和路费,提着单薄的行李登上了前往草原的火车。
那时候,玛曲的交通非常落后。
王万青坐着火车经历了4天才到达兰州。
到达兰州后,王万青继续前行。
火车出了兰州,天空就开始飘起了漫天雪花。
没有想到这一点的王万青,身上只穿着薄薄的两件衣服。
无奈之下,他只好在车厢里不停蹦跳、活动,才能勉强感受到一点温暖。
这一路,越往前走,越荒凉,随之冷却下来的还有王万青的心。
当现实的牧区生活展现在他眼前时,饶是再充满热血,王万青也觉着难以接受。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王万青只能在心里打气:“最坏也不过是有去无回”。
这样想着,王万青便到达了甘南地界。只是,接下来他将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甘南当地海拔高、氧气稀薄,而且昼夜温差大。
刚到达目的地,王万青就患上了重感冒,这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倒下了。
病刚好时,王万青隐约听到身边的人在讨论着什么:
“玛曲那边太缺医生了,牧民们死亡率极高,我们都想不到办法了,唉”。
听到这里,他拖着虚弱的身子请求道:“让我过去吧”。
众人听到这个汉族小伙子的话,不禁大吃一惊。
那个贫瘠之地,就连本地人都想方设法地要走出去,而他却要走进去。
拗不过王万青,只好答应了这个请求。
大病初愈的王万青拿着行李和医术,在路上折腾了两天,才来到玛曲。
自此,在这个别人避之不及的地方,一待就是20年。
刚到阿万仓乡的卫生院时,王万青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说是卫生院,却只有两间简陋的土胚房,一间用来放置药品,一间用来看病。
整个单位,只有一个血压计是最值钱的设备。
就连王万青的住所,都是临时借来的库房。
面对此情此景,王万青的眉头紧锁了起来。
吃饭时,王万青发现了更大的问题。
饮食、文化习俗的差距简直就像一条鸿沟一样摆在面前,语言不通也成了他最头疼的事。
为了能让自己和当地牧民更好地沟通,王万青把最常用的看病问语翻译成藏语,记在本子上。
一有空就拿出来背,但这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为了更好地学习藏语,王万青只要见到当地人就会拉过来,向他学习、请教。
吃食上,他也逼着自己慢慢适应。
就此,这个汉族小伙子,终于算是初步解决了生活、语言上的难题。
每当想要放弃时,他就告诉自己:“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
但草原上的出行工具只有马,出生在上海的王万青哪会骑马,这又让他犯起了愁。
幸运的是,在牧民的指导下,王万青很快就学会简单的操作。
有一次,有牧民生病,继续王万青前去看诊。
王万青急急忙忙地背上医药箱便跨上马出门了。
因为对骑马还不是太熟练,王万青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造成右胳膊脱臼。
剧烈的疼痛刺激着王万青的神经,直接在草地上打起滚来。
但想着病人就在前方的他,指导着同行的牧民给他进行了关节复位。
忍着病痛,王万青给牧民进行了医治,直到牧民病情稳定后,他才想起来要给自己擦药。
病好后的牧民给王万青送来了一头牦牛。
虽然没有收,但他的心里像吃了蜜一般。
经历过这次挫折,坚定了王万青留下来的想法。
那时,王万青除了要给病人看病外,还担任着赤脚医生们的指导老师一职。
而凯嫪作为赤脚医生里唯一一位会汉语的人,成为了王万青的翻译。
除了翻译以外,凯嫪还是王万青的好帮手。
经常跟着王万青一起外出看诊、探访病人。
爱情的种子也在频繁的接触中,悄然扎下了根。
1970年,王万青照例带着凯嫪去牧民家看诊,却在路上发生了意外。
中途,一群藏獒围住了王万青的马,马受惊直接把王万青甩了下来。
跌倒在地的他,直接昏迷了。
凯嫪吓得跪在他身边哭喊。
把王万青背回家后,凯嫪对阿爸说:“我要守着他”。
阿爸见女儿十分坚决,便默许了。
昏迷期间,王万青没有了气息,当地牧民都在猜测:“他是不是摔得不行了”?
但凯嫪却坚持着:“他只是昏迷了,你们瞎说什么”。
在凯嫪的照料下,昏迷了24小时的王万青终于醒了。
王万青醒后,凯嫪告诉他:“阿爸有意让我和你成婚,你同意吗”?
王万青认真考虑了三天三夜,答应了下来。
为了此事,王万青还专门跋山涉水地回到上海,征求父母的意见。
王父一连3天没有表过态,在儿子即将动身回去时,王父终于开口了:
“你既然想娶她,就要一辈子对她好”。
回来后,王万青给了凯嫪一个梳妆盒,小巧精致的盒子被凯嫪当成了珍宝。
有了双方父母的支持,1971年,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桩婚事被当地牧民知道后,纷纷劝凯嫪不要执迷不悟:
“他是下乡插队的,迟早会回去的”。
“他不会的”!
“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咱们这里来过多少大学生了,留下的能有几个”?
“我不在乎,我就是爱他这份善良”。
虽然嘴上反驳着,凯嫪的心里却也有些不踏实。
“就连当地领导都曾感叹过:‘在这样的环境里,哪怕没有贡献,单是能留下来,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人了’!”
“那自己又有什么把握能让丈夫留下来呢?”
但是,王万青没有让任何人失望过,更没有让妻子失望过。
1978年,研究生考试政策恢复后,王万青高兴地不得了,一有空就会学习、看书。
面对丈夫的高兴,凯嫪却伤心起来。
王万青看透了凯嫪的内心,也不忍起来,于是王万青放弃了这次返城机会。
此后,再有返城机会,王万青也都没有考虑过。
婚后,凯嫪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主动承担了所有家务,闲暇时还会去医院帮忙。
夫妻两人虽然没有说过“我爱你”这些甜言蜜语,但感情还是在两人的陪伴中显露无疑。
只是,远离家乡、父母亲人的游子难免会思念故土。
想家时,王万青就会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笛子,坐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朝着家的方向吹上一曲。
只是这并不能慰藉思家的心,王万青便拜托父母给他邮寄家乡创办的《新民晚报》。
每次收到报纸,王万青都如获至宝,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的抚摸着。
父母也理解儿子这份心,报纸一寄就是二十多年,直到父母都去世才停止。
一边是缺医少药的藏族同胞,一边是繁华的上海故乡,他果断留在了大草原。
成为了草原的儿女。
在王万青来之前,阿万仓卫生院是不具备做手术资质的。
如果有牧民需要手术,只能翻山越岭来到50多公里以外的县城。
这50公里,成了牧民们惧怕的数字。
因为在以前,50公里意味着他们要走上三四天才能到。
王万青到来后,冒着极大的风险开了这个先河。
自此,当地牧民的健康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1969年,王万青为60多岁的牧民做了肛瘘手术。
1984年,有一位10多岁的牧童在放牛时被牛角刺伤了肚子。
肠子都露了出来,送到卫生院时,裸露在外的肠子都已经变色了。
如果要送往县城的医院,就意味着需要趟过7条小河,翻越那尔浪山,那时候孩子肯定就不行了。
情急之下,牧童的父亲握着王万青的手说:
“您看着给治吧,求求您了,治不好我绝对不怨您”。
在家属的极度信任下,王万青一拍大腿说道:
“好,大不了蹲监狱”。
随后,王万青和妻子还有一位年轻医生,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就算作是手术台。
消完毒后,三人开始了紧张的操作。
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手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硬是做了一个晚上。
王万青熟练地切除了坏死的肠子,又重新缝合起来。
中间,年轻医生因为紧张过度晕了过去,王万青只好停下来抢救医生。
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发火:“硬撑,你也要撑到给孩子做完手术”!
经过一整晚的辛劳,牧童的手术成功了。
经过10多天的调养,牧童已经能自主进食了。
牧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都非常激动,纷纷高呼:“牧童得救了”!
自此,慕名前来找王万青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正巧,卫生厅领导田易筹来到玛曲县视察工作,听说了这件事,便来看望。
亲眼看到这一奇迹的田易筹非常激动,向上级申请了8000元补助金。
王万青拿到这笔钱后,没有中饱私囊,而是去买了摩托车和拖拉机。
得知王万青此举,领导们都非常不解。
王万青告诉他们:“有了交通工具,以后牧民们有什么疾病,我就可以去接他们了”。
拖拉机到了后,王万青就开始学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有了拖拉机,给王万青抢救牧民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1989年,王万青被调到了卫生防疫站担任站长。
只悠闲了一年,他便辞职去了玛曲县的人民医院。
因为他放心不下牧民们,他要投身于基层中,与人民群众一起奋斗。
因为当时医生少,专业的更少,王万青便找来《医学百科全书》,自己研究。
渐渐地,成为了“多面手”,不管是内外科、妇科,还是手术都能信手拈来。
就连中医,王万青都有所涉猎。
望闻问切,做的有模有样。
闲暇时候,王万青还会骑马去各家拜访。
不管谁家有病人,王万青永远随叫随到。
背着医药箱,骑马穿梭在大草原上,是牧民们经常看到的王万青的样子。
从医多年,王万青趴在牛粪上给产妇接生过;凌晨出诊抢救过新生儿;背着X光机等沉重的设备给牧民挨家挨户体检过。
他还非常注重对草原疾病的预防,遍访牧民家庭,为他们每个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
这在全中国都是独一份,直到40年后,中国才开始大面积普及健康档案的建立。
有时,病人没钱看病,王万青还会垫钱,让他们能好好看病。
在朝夕相处间,王万青用自己的坚持与真诚打动了藏族人民。
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搭建起了汉藏水乳交融的大桥。
同时,王万青也受到了牧民的好评。
只要提起他,牧民们都会骄傲的说:
“他是我们的好曼巴(曼巴:在藏语里是对医生的尊称)”。
现在王万青和妻子已经退休了,两人过着闲适愉快的晚年生活。
但王万青还是不肯闲着,坚持每周固定几天去医院指导后辈们。
因为多年的从医经验,他积累了很多草原病的资料。
于是,王万青便开始整理这些资料,他希望自己能给后人留下点有用的东西。
他与妻子凯嫪一共生养了4个子女。
女儿做了牧民,二儿子做了警察。
大儿子和小儿子则继承了父母的衣钵,继续在医院救死扶伤。
面对大儿子王团胜回乡从医的决定,王万青曾劝过他:
“你不必再走父亲的老路”。
但王团胜告诉父亲:“我们都属于玛曲草原”。
一句话,说的王万青老泪纵横。
现在,先进的医疗器械都已经普及到了中国各个角落,王万青也终于能放心了。
53年的坚守,王万青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
他是藏族的“好曼巴”,更是中国的“好曼巴”。
“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奔赴高原”,
这是他对自己、对藏族人民,更是对党和中国的深情告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