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清朝老照片,你可能会诧异,怎么没一棵绿色植物?当然,这是黑白照片。
即便是这照片有了颜色,也很难看到一点绿,因为只见光秃秃的山头,树实在太少。
难道古人都不爱种树,植树的思想是现代才有的,若不是,为何清朝照片拍的全是荒山?
第一个植树的人
说古人不爱种树,那是大错特错,中国人种树的传统,其实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相传,当年黄帝与蚩尤一战后,蚩尤落败,黄帝将各部落整合在了一起,组成了部落联盟。
这个部落联盟的大本营,最后定在了桥山。
而原本生活在桥山的人,还处于最原始的状态,有的跟野兽争洞穴,有的爬树上打窝,没有蔽体的衣服,也无抵御野兽的住所。
黄帝见了这番情景,将自己部落的生活方法传给了他们,教他们选离水源近的半坡地,到周边砍木头,再找些茅草,搭建成屋。
有了这个屋子,桥山人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后不再为严寒苦恼,更不用担心半夜被野兽要了命。
尝到了木头带来的好处,部落里的人开始毫无节制地砍伐木头,这样一来,原本放眼青绿色的山坡,就只剩高低不齐的树桩。
树被砍光,灾害也随即而来,某日,一场暴雨突然袭击,一下就是许多天。
因为没有树的阻挡,洪水势如破竹,直接就冲到了部落人的驻地,不光冲垮了房屋,还将黄帝的得力干将共鼓、狄货等数十人一起卷走了。
大雨过后,原本喧闹的部落,只剩呜呜的抽泣声。
黄帝虽然也很悲痛,但不是怨天尤人的时候,他带着几人到山上寻找这次灾祸的原因,结果发现,被砍光树木的地方,被洪水冲刷的痕迹最为明显。
他这才明白,这么多年历经暴雨都没事,原来是树木为他们挡住了洪水,如今将树都砍光,才会自食恶果。
知道树木的作用后,黄帝自己将一棵小柏树栽下,并告诉自己的子民,树是我们的守护神,以后不能再随意砍伐。
在黄帝的带领下,部落子民们开始学着植树种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原本光秃秃的山,终于恢复了原本的样貌。
而这种种树的习惯,一传就是几千年。
如今,在陕西轩辕庙中还挺立着一棵古老柏树,高有20多米,树冠覆盖范围178平方米。
据说,这就是黄帝当年种下的那棵柏树,如此算来,今年已有5000多岁,人们将他称为柏树之父。
古人植树传统
皇帝以后,新的部落首领一直将种树践行到底,到了虞舜担任首领时,他专门设立一位“虞官”,主要的工作,就是掌管山里树木。
简单说,就是最原始的“林业部长”。
第一任虞官伯益
接着首领的位子传给了夏禹,新首领专门颁布了有关保护树木的法规,《周书大聚篇》里有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说的是在春天时,是树木长得最快的时候,这时严禁上山砍树。
殷商时期人们同样爱种树,在出土的甲骨文里,有专门描述当时人们栽花种树的情景。
朝代继续更迭。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专门掌管树木的机构,名为“林衡”“山虞”。
这里提到的“山虞”,和前面提到的“虞官”,都有一个“虞”,“虞”本来是一种类似老虎的野兽名,在这里指代的是一种官职。
所以这里的“山虞”,大概是沿袭了虞舜时候设立的“虞官”,从一个光杆的“林业部长”,变成了有组织的“林业部门”。
别看这个“林业部门”简陋,他们种起树来一点不含糊,为了鼓励更多人种树,他们甚至颁下法令,胆敢不种树者,死后没有棺材。
对于如今的人来说,死后就是一场空,是在棺材风光大葬,还是暴尸荒野,基本没什么区别。
可那时候的生死观哪能一样,恩格斯曾经说过,“远古的人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既不能解释梦境,也不知道死是什么,只是认为身体里住着某样东西,人死了,那东西就走了。”
后来的人们将这个东西称为灵魂,认为这就是人类意识的来源,并且能够离开肉体存在。
西安半坡仰韶遗址中曾发现一个有洞的瓮棺,有人认为,这个洞就是方便灵魂出入的通道。
所以,西周时期的人们,心中所想的,大概也不是死后万事一场空,而是有灵魂在四处溜达,坟墓即是安身处。
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不种树,以后没棺材,没了棺材,死后就没处可去,这样一想,还是要老老实实种树。
在往后到了战国时期,种树成了一种崇高的表现。
《礼记》里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是说,在春天第一个月里种树,就是积了大德。
除了文献记载,图画也可作为古人种树的依据。
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就有一副《福田经变》,里面画着建桥渡人、打井取水、施医赠药、植树造园等各种画面。
这副壁画出自北周时期,画里的似乎都是行善积德的行为,算是最早的公益广告。
《福田经变》局部
而画里的植树造园,就是敦煌壁画里最早的人类种树图。
在更早的壁画中,虽然没有种树的图,但树的戏份并不少。
其中一幅《藻井-北凉》,画的就是一种名为忍冬的植物,另一幅《九色鹿本生》画有许多莲花等植物。
还有一幅浮塑《双树龛》,主角就是树,也从这里开始,树就成为了广泛运用的元素。
后来的《树下诞生-五代》《树下观耕-北周》《六年苦行-宋代》《降魔成道-北魏》《释迦说法图-隋》《佛陀涅槃-隋》等,记录了佛祖在树下的一生。
可见,悉达多能立地成佛,树的功劳不小。
这些古老的图画也告诉了今天的人,古人对树,并不是挥起斧头就砍的,他们看树不只是个物品,而是有灵性的东西。
荒芜的清朝
既然古人爱种树,那为何我们透过照片看到的清朝,是一片荒芜呢?
有人给出的解释时,当时的照片太过金贵,不是什么都能拍的。
1836年,世界第一台相机在法国诞生,传入中国的时候,已经到了清朝末年。
当时外国人捧着照相机来中国时,肯定得拍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巍峨的长城,雄伟的宫殿,总不能去拍花花草草,因为那些东西太常见。
这就是这些老照片光秃秃的原因。
清末 南京明孝陵神道
不过,这样的解释估计没人能信,就算不刻意去拍植物,总要有一两棵树吧,那时候又没有P图技术,难道为了拍照将目之所及的树都给砍了?
显然没必要,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
当代 南京明孝陵神道
当时的山,确实是荒山,这是最为合理的解释,因为在解放时,我国的植被覆盖率都还只有8.6%,我们今天见到的绿水青山,是后来长起来的。
另外,这些老照片还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光秃秃的照片,大多来自于北方,在南方拍的照片,还是有许多树木的。
1906-1909年左右拍摄的四川省汉州乡村景色
这就说明,当时的植被表现出南多北少的局面。
无论是植被南北差异,还是总体覆盖率低,其原因就只有一个,人们的不断砍伐。
古人的生活主要靠木头,干活的工具,除了铁就是木头,住的房屋,除了砖石瓦砾就是木头,每天吃的两顿饭,还得靠柴火煮熟。
当人口迅速增长后,不仅对树木需求高了,对粮食需求也高了,为了开垦荒地,又得砍光大片树林。
北方的一些缺水的地区,植被生长的本就慢,这样一砍,自然是光秃秃一大片。
南方地区水源丰富,相较北方又人口少,在砍伐树木的量不大,树恢复的也快,所以才表现出南北差异。
1906-1909年左右拍摄的平原上中国北方旅行马车
可能有人好奇,古人不是热衷植树吗,这么一代代种下来,到了大清也不至于几下就砍得光秃秃啊?
古人喜欢种树不假,但也要砍树生活,并且不是历朝历代都实行不种树没棺材的规矩。
《诗经》里说:“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这里有两个信息,第一,那时的人在砍檀木,第二,那时的黄河,还是清的。
黄河可以说是一代森林消亡的见证者了,虽这树木砍伐严重,它的决堤次数也越来越频繁,秦汉时期要41.1年才决堤一次,到了宋元时期,4.47年就要决一次。
这就不难看出,最初的人们,还是遵从黄帝他老人家的遗志,既砍树,也种树。
可后来的人们,渐渐忘了初心,只享当代的福,哪管后世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