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5岁男孩沉迷“玩具”,黑眼珠逐渐“消失”,医生惋惜:很难恢复

导言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已成为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而平板电脑、电子游戏等电子设备也成为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玩具”。

然而,电子产品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和娱乐,它们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01

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小王和他的妻子都是公司白领,平时工作繁忙,周末也经常加班,根本没有时间陪伴他们年仅5岁的孩子。

为了弥补陪伴的不足,夫妻俩给孩子买了一台平板电脑,想着孩子可以通过这台“玩具”打发时间。

刚开始,孩子只是偶尔玩一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离不开平板电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它,直到睡觉前都要玩一会儿。

尽管父母多次提醒他少玩电子产品,但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他们很难真正管住孩子。

有一天,孩子突然喊眼睛疼,这时夫妻俩才发现孩子的黑眼珠正在逐渐“消失”,于是连忙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医生检查后惋惜地说,孩子已经近视与斜视了,视力很难恢复,而且以后很可能会发展成高度近视。父母这才意识到,让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代价”是如此沉重。

02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伤害有哪些?

在如今的科技时代,电子产品几乎无处不在,家长不可能完全阻止孩子接触它们。然而,如果使用不当,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危害。

身体伤害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尤其是近距离用眼,很容易导致孩子的视力下降,甚至发展成近视或斜视。

像小王的孩子一样,很多家庭因忙碌而疏忽了孩子的健康。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的一位朋友家里,她4岁的孩子因为长时间使用手机,已经不得不戴上了厚厚的眼镜。

除了视力问题,电子产品的辐射也对孩子的身体产生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可能不如视力问题那么明显,但长期暴露在辐射下,尤其是在身体发育阶段,对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

心理伤害

电子产品不仅仅是用来玩游戏,许多平台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视频。成年人在沉迷手机的情况下都难以自拔,更何况是尚未形成判断能力的孩子。

一些内容不适合儿童观看,但他们在无意间接触这些视频后,可能对三观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问题。

当孩子沉迷手机时,如果家长采取粗暴的方式强制没收或责骂,往往适得其反,只会让孩子对手机更加执迷不悟。这种对抗心理让家长更加头疼,却又无从下手。

专注力和思考能力的下降

电子产品的即时反馈机制很容易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感到满足,但这种快感却剥夺了他们的思考时间。

根据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每天增加一小时的电子屏幕时间,到了七岁时患注意力缺陷障碍的风险将增加10%。

这意味着,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削弱孩子的专注力,导致他们在学业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大打折扣。

社交能力的退化

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孩子通常喜欢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久而久之,他们与现实中的人沟通互动的能力会逐渐退化。

很多孩子宁愿花时间在手机、平板上,也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甚至变得不爱说话,社交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可能会变得孤僻,社交圈子狭小,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

03

家长应如何应对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问题?

对于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问题,家长不能一味地禁止,而是要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帮助孩子合理使用电子设备。

了解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原因

很多孩子之所以沉迷电子产品,往往是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只能通过电子产品寻找寄托和乐趣。

而有些家长自己也是“低头族”,在孩子面前不断使用手机,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因此,家长应首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找到孩子沉迷电子产品背后的深层原因。

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则

当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时,家长应该及时介入,并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则。例如,每天只能使用一定时间的电子产品,优先用于学习或其他有益的活动,限制玩游戏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而不是沉迷其中。

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如今的孩子,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世界往往比较单调。很多孩子没有同龄人陪伴,生活枯燥乏味,电子产品成为他们打发时间的唯一选择。

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参与更多有意义的活动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无论是亲子旅游、户外运动,还是参加一些兴趣班,都可以让孩子的生活充实起来,逐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果妈寄语

在当今的社会,电子产品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家长不可能完全隔离孩子与电子设备的接触。然而,通过科学的引导和合理的管理,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地使用电子产品。

陪伴、沟通和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父母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

教育孩子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只有用耐心和智慧引导,才能帮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的沉迷,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看到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