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清制,皇陵中只有皇帝、皇后及嫔妃才能入葬,其他的皇室成员,即便是皇子、公主死后也不能葬入皇陵。不过这是一般情况下,极少数的特例不是常态。
亲王是清代宗室爵位的最高者,亲王死后按律都要葬在自己的家族墓地,比如礼亲王代善家族、郑亲王济尔哈朗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墓地。但在清代的诸多王爷中,却有六个王爷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他们死后被葬入了清东陵的西侧,距离皇陵最近,这就是黄花山下六王陵。
黄花山位于清东陵的西侧,南北走向,是清东陵的天然右弼。在黄花山下游六座陪葬墓,因为墓主人都是王爷,所以称黄花山下六王坟。而这六个王爷,其身份地位都十分显赫。
第一个是荣亲王
荣亲王名字听起来比较陌生,但提起他的生母却是无人不晓,她就是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氏,即孝献皇后。顺治帝与董鄂氏真心相爱,互相视为知己。董鄂氏入宫第二年便生下了一个皇子。
顺治帝爱屋及乌,对这皇子百般宠爱,可这位皇子福气不够,三个多月后便去世了。顺治帝为了安慰董鄂氏,将其追封为和硕荣亲王。荣亲王死后,顺治帝下令在自己的陵寝旁为荣亲王择一墓地,让娇儿能长伴父母膝下。
荣亲王园寝从顺治十五年四月开始营建,经过四个月的紧张施工,才告竣工。他的墓志也是顺治帝亲手写的,可见顺治帝对幼子的早殇悲痛不已。
第二个是废太子胤礽
胤礽是大清入关后第一位被明立为太子的皇子,他两立两废,最终被长期圈禁。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胤礽死于禁所,终年51岁。雍正帝对这位哥哥还算是仁至义尽,不仅追赠为理亲王,还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好的葬地。
胤礽死后,雍正帝便派大臣在黄花山下为他相中了吉地。按规定,亲王去世丧事的开销是有本家族负责的,朝廷大不了表示一下意思,赏治丧银三五千两。但雍正帝下令胤礽的丧事全部由户部办理,费用全包。
胤礽的园寝位于荣亲王园寝的西旁,其规制仿造裕亲王园寝的规制而建,胤礽的福晋石氏非常贤惠,几次受到康熙帝的褒奖,她死后也与胤礽葬在一起。
第三个是裕亲王
裕亲王这个名字很多也不熟悉,他是康熙帝的二哥,名为福全。福全在康熙朝也没有太大的功绩,完全被他弟弟所掩盖。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两次对噶尔丹用兵中担任主将。
虽然福全不算是皇室中的杰出人物,但康熙帝对他的这个哥哥很有手足之情。据说,福全七岁时,带着六岁的玄烨和三岁的常宁去给父皇顺治帝请安,顺治帝见了三个皇子,非常高兴,便询问他们日后的志向,常宁太小,未能回答。福全的回答是“愿做贤王”,玄烨的回答是“待长而效法皇父”。
正是由于福全颇有自知之明,所有康熙继位后对福全很关照,兄弟间感情也十分亲密。福全于康熙四十二年病逝,当时康熙帝正在外巡视,他火速赶往京城,到福全的灵前奠酒举哀。
福全死后,康熙派人自黄花山下为他营建园寝,当时康熙帝的景陵已建成20多年,让哥哥福全葬于黄花山下,九泉之下兄弟也好经常见面。
第四个是纯亲王
纯亲王叫隆禧,是顺治帝的七皇子,也是成年皇子的最小的一个。康熙对这个小弟弟也给外关照,刚满十五岁就获封纯亲王,但这位亲王命短,在康熙十八年就去世了,年仅二十岁。
纯亲王死后,康熙辍朝三日,并拨款为他在黄花山下营建园寝。别看隆禧英年早逝,也无大功,但他的园寝规格很高,基本与福全一样。
第五个是直郡王胤禔
胤禔是康熙帝的长子,在历史上名气也很大。在成年皇子中,胤禔也算是个文武全才,是康熙帝的得力助手。他于27岁时被封为直郡王,可是在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过程中,胤禔不满于现状,有意染指储位,最终被康熙帝圈禁,还革除了他的爵位。
雍正即位后,胤禔仍被圈禁,知道雍正十二年去世,圈禁长达26年之久。他死后,雍正以贝勒的身份将他葬于黄花山下,在六座王陵中规制最低,也没有墓碑。
第六位是恂郡王胤禵
胤禵是康熙的第十四皇子,是雍正帝的同胞兄弟。胤禵在康熙晚年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并曾一度被认为是太子的人选。但最终还是不敌四哥,落得看守景陵的凄惨下场。
乾隆继位后,对这位皇叔颇为同情,于继位当年就释放了胤禵,并在乾隆十三年晋代封他为恂郡王,胤禵于乾隆二十年病逝,终年68岁。
胤禵死后,其园寝也在黄花山下,虽然他的爵位是郡王,但其园寝的等级也不低,和亲王并无多大的差别。或许是乾隆帝怜悯这位皇叔,给予了死后哀荣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