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曹操起点比朱元璋高,能力也不差,不能实现天下一统是有原因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总会有不同的故事发生,虽然这些故事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可是它们之间似乎也存在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纵观古代几千年的历史,总有一些人和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曹操原本就是名门望族,起点比朱元璋高,而且曹操这个人在军事、政治以及权谋等各方面都算得上是十分厉害的,可是曹操花了一生,也没有实现三国的统一,而朱元璋贫苦出身,甚至曾沦落到乞讨为生,却只花了15年时间就建立起大明王朝,这是为何呢?

曹操为何一生都无法实现三国的统一

事实上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曹操面对的对手,在三国时期,最开始阶段曹操面对的是袁绍、孙权、刘表等人,后来面对的是孙权以及刘备等人。

在前边一个阶段曹操面对的对手,可以说还不算特别强悍,比如当时曹操最强劲的对手就是袁绍,袁绍四世三公,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其家族影响力以及在当时社会的地位,都是曹操所不能及的,按理来说曹操想要扳倒袁绍,实在太难。

可是此时的曹操在面对强大对手袁绍之余,没有丝毫的轻敌或者怠慢,再加上袁绍本身内部就存在内斗,袁绍和自己的弟弟袁术之间产生内讧,导致军心不稳,再加上袁绍本人就具有十分严重的性格缺陷,所以最终在官渡之战之后,彻底输给曹操。

曹操在清除了袁绍的势力之后,就打算去收拾刘表和孙权,结果刘表当时因病去世,把家业交给小儿子刘琮继承,刘琮在蔡瑁等人的建议下,迅速投降曹操,曹操可以说是不战而胜,捡了一个便宜。

此时的曹操,已经彻底统一北方,南方也已经只有孙权这个对手算是比较强大的了,接下来只需要灭掉孙权,就可以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可就在这个时候,孙权和刘备开始结盟,联合起来一起对抗曹操。

当然了,此时作为刘表手下的刘备,在刘表死后,只能和刘表的长子刘琦抱团取暖,要不然刘备连去处都没有,曹操在此时也许根本就不把刘备放在眼里,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曹操对东吴的威胁,孙权断然也是不可能正眼看一下刘备的。

奈何造化弄人,在强敌面前,孙权深刻明白,要是自己不联合刘备一起抗曹,也许自己的命运将会毫无悬念只有投降,要是联合刘备抗曹,当时刘备加上刘琦的实力,还是比较可观的,总之抱团取暖总比单打独斗强一些。

就这样,孙权在危难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刘备两人联合起来对抗曹操,一次赤壁之战,以少胜多,曹操损失严重,原本不可一世的曹操,再也没有迅速统一三国的实力了。

就是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失去统一三国的最佳时机,后来的时间里,只能是好事多磨,曹操无数次想要抓住机会去收拾孙权与刘备,奈何两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连横合纵对抗曹操,以至于曹操对他们也没有办法。

再加上刘备与孙权两人平时对部下和百姓都很好,人心所向,这是曹操这种枭雄所不及的,也就是在这些历史原因的综合影响下,最终东吴、蜀汉、曹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想要实现统一,除非刘备或者孙权做糊涂事,要不然就很艰难。

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在后期的孙权确实就比较糊涂,没有前期那么明智了,所以他杀掉关羽,导致东吴和蜀汉的结盟彻底瓦解,双方相斗,曹魏隔岸观火,最终在曹操去世之后坐收渔翁之利,司马昭搞定蜀汉,司马炎搞定东吴,曹操后人终于实现了大一统,奈何得位不正的曹魏,最终又被司马家族篡权。

除了当时曹操对手方面的因素之外,当然曹操自己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就是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理念,导致曹操枭雄本性暴露,在很多拥护汉室的人看来,曹操不仅是乱臣贼子,还是一个奸诈小人,所以在人心所向方面,曹操自然不及拥有皇室血统和皇室身份的刘备了。

此外,曹操在官渡之战取得胜利搞定袁绍统一北方之后,整个人就有点飘了,正是由于曹操在关键时刻的自负,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也就是赤壁之战的失败,促使曹操没有办法迅速统一三国,还给了刘备发展壮大的机会,要是当时曹操没有忘记自我,保持理智与警惕,理所当然就没有孙权和刘备什么事情了。

朱元璋用15年时间建立明朝

朱元璋与曹操比起来,在出生以及最开始阶段的资本而言,都是捉襟见肘的,朱元璋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雄厚的资本支持,只能靠着自己双手不断打拼。

之所以朱元璋能够用15年时间实现统一建立明朝,我想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朱元璋自身的军事、政治以及谋略才能不逊于曹操,且在此基础上,朱元璋始终能够保持清醒理智,不管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在没有实现最终胜利之前,朱元璋始终没有泄气。

这一点是曹操所不能及的地方,也是朱元璋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可是这并非是朱元璋取得胜利的唯一原因,因为朱元璋在当时能够顺利取得成功,和自己的对手们也有很大关系。

朱元璋时期面临的对手,要么就是北元那些元朝残部,这些人对于中原汉人而言,本身就是外族,所以在人心所向方面,朱元璋自然是比曹操有优势的,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不断俘获人心,距离成功就近了一大步。

此外,朱元璋面临的其他对手,大多都属于农民起义或者一些实力一般的团队,这些人和三国时期曹操面对的孙权、刘备这种对手都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要论军事能力,比不上孙权、刘备,论政治眼光和谋略,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广纳贤才,悉心接受手下谋士的建议,在刘伯温、李善长等人的正确谋略下,在徐达、汤和等人的忠心拥护下,朱元璋实行“广积粮,缓称王”的军事理论,借助与强者联手灭掉另外一个强者,并且借机强大自己的办法,逐渐灭掉了对手。

关于这一点,我有必要详细说明一下,当初朱元璋利用北元的军队,左右夹击他北面的对手,消耗别人,强大自己,后来又与红巾军联合,与张士诚联合,与陈友谅联合,逐渐消耗灭掉对手,强大自己,最终只剩下对手陈友谅之后,朱元璋的野心终于暴露出来,灭掉陈友谅,自己就可以实现统一了。

研究朱元璋的战略,与当年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年刘备也是在和孙权联合消耗曹操的过程中逐渐强大起来的,朱元璋把这种战术运用到了极致,而他的对手政治远见以及谋略又比不上当年的孙权和曹操,所以朱元璋自然就能够很快实现自己理想抱负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够坚持15年时间,其实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能够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到最后变成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要是没有一些运气帮助,想必也是天方夜谭,因此可以说,朱元璋取得最终胜利,也有运气的成分在起作用,曹操的失败,大概是运气也不够给力啊。

结语

曹操起点比朱元璋高,能力也不逊于朱元璋,可是他始终没有办法实现统一,除了对手太强大之外,自己的自负和运气不好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而朱元璋就比较幸运了,在始终保持清醒的情况下,对手还能力一般,胜利自然将会属于朱元璋,只是这种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