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眼科时讯”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
编者按:在第128届美国眼科学会年会(AAO 2024)上,一系列聚焦于青光眼治疗策略的前沿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于壁报展示环节中,众多权威专家倾囊相授,深刻剖析了各自在青光眼手术领域取得的最新科研进展与成就。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研究,不仅为青光眼这一长期困扰眼科界的复杂疾病引入了创新的治疗思路,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与实用的临床操作指南,更预示着青光眼治疗领域即将迈入一个更为精准化、高效化的新时代,为广大青光眼患者带来治疗上的福音,有望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与视觉健康水平。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评估新治疗策略的治疗结果
新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其特点是眼压急剧升高和视力迅速下降。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依赖于滤过手术和环状破坏性手术,但这些方法可能会带来并发症和额外的治疗风险。为评估一种新治疗方案在新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在保留传统房水流出路径方面的潜力。Jessie Wang及其团队设计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对新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接受新治疗方案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新治疗方案包括连续六个月内每月接受一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并在此期间穿插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若眼压上升而前房角未观察到新生血管,则采取房角手术;否则,考虑进行引流阀植入术或睫状体光凝术。
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57只新血管性青光眼。新治疗方案与传统方案在眼压控制和视力保护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疗效。新治疗方案显著减少了患者接受滤过性手术和睫状体破坏性手术的需求。在新治疗方案下,房角开放眼进行手术的比例大幅下降(50% vs 6.3%;P=0.018)。此外,对于开角及部分开角眼,新治疗方案促使治疗策略更多地转向房角手术。经过一年的随访,采用新治疗方案的患者中,保持开角及部分开角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75% vs 50%;P=0.012)。
研究结论:对于新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新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滤过手术的需求,提高了房角开角的维持率,同时保持了稳定的眼压和视力水平。
讲题:Angle-Based Management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Evaluating Surgical Strategie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in Open and Partially Open Angles
讲者:Jessie Wang
共同作者:Mary Qiu
XEN凝胶支架引流装置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的3年手术结果比较
开角型青光眼作为导致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其治疗关键在于降低眼压。XEN凝胶支架引流装置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是两种被广泛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然而,关于这两种方法在长期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对比,仍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深入探究这一问题,Tyler Herod及其团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该研究纳入了2015年至2020年期间接受上述两种手术之一治疗的患者,并严格按照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以及是否伴随白内障手术等因素进行了匹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3年的随访期间,对比XEN凝胶支架引流装置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在210例XEN凝胶支架引流装置植入术中,有168例符合纳入标准;这些患者与从599例小梁切除术中筛选出并符合纳入标准的500例中的168例进行了匹配。术后3年,小梁切除术在降低眼压方面更为有效(11.6mmHg vs 16.5mmHg,P<0.01),所需青光眼药物种类更少(1.6种 vs 1.0种,P=0.03)。在生存分析中,小梁切除术合格成功的比例更高(57.1% vs 47.6%,P=0.26),完全成功的比例也更高(45.5% vs 26.2%,P=0.05)。两组的并发症大多为一过性且相似,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
研究结论:在3年随访期间,两种手术均有效降低了眼压,但小梁切除术在效果上优于XEN凝胶支架引流装置植入术,且安全性相似。
讲题:Comparative 3-Year Surgical Outcomes Between Xen Gel Stent and Trabeculectomy: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Review
讲者:Tyler Herod
共同作者:Marcelo T Nicolela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管分流术和小梁切除术效果的评估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常规手术,其可能对先前接受过青光眼手术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已实施管分流术或小梁切除术的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深入探究这一影响,Steven Gedde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纳入了242名既往无眼部切开手术史的受试者,并将其分为两组:管分流术组(125名患者)和小梁切除术组(117名患者)。使用逆概率加权(IPW)。对接受与未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进行了的失败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在为期五年的观察期内,管分流术组中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比例在57.2%,而小梁切除术组为42.3%(P=0.14)。在管分流术组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一年的平均眼压下降了1.4mmHg(P=0.17),青光眼用药的平均数量减少了0.2种( P=0.34)。在小梁切除术组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一年的平均眼压上升了2.8mmHg( P=0.04),青光眼用药的平均数量增加了0.6种(P=0.11)。在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作为时变协变量的IPW Cox回归模型中,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眼在管分流术组中的失败风险比为1.7(95%CI,0.7-3.8;P=0.23),在小梁切除术组中则为2.2(95%CI,0.8-5.8;P=0.12)。
研究结论:小梁切除术组的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眼压出现了显著升高。而管分流术组的患者则未观察到明显的眼压变化。
讲题:The Effec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on Tube Shunt and Trabeculectomy Function in the PTVT Study
讲者:Steven Gedde
共同作者:Robert C O'Brien, Laura Huertas
小结:
这些研究不仅为青光眼的治疗领域贡献了深刻而宝贵的见解,它们还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与方向,为优化传统疗法、探索创新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的研究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耕细作,不断优化手术策略,力求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视觉功能,从而全方位提升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