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图/受访者供图
山海不为远,海珠一家亲。10月19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海珠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汇演在广州市第六中学举办。身着民族盛装的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瑶族等21个族别330多位群众参加。
演出以演唱、演奏、舞蹈等多种形式呈现,来自广州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艺术团、海珠区文化馆、海珠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海珠海外联谊会、海珠区民族艺术团葫芦丝表演队、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清远三排镇三排中心学校的表演者们同台共绘爱国爱乡、多元一体、和谐共生动人画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
晚会以一首寄托对家乡、对亲情深切怀念的合唱《阿嬷》拉开帷幕,深情的旋律、质朴的歌词,唱出了中华儿女心中最柔软思亲念乡的共有记忆。舞蹈《我的妈妈叫桂梅》深情致敬了张桂梅老师,在轻盈坚定的步伐中引领走进张桂梅老师感人世界和那段动人的故事,久久回响、共鸣……随后,歌曲《多谢了》带领走进广西的山水之间,感受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舞蹈《瑶族舞曲》通过优美的舞姿和生动的表情,展现了瑶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街舞《新疆有嘻哈》让观众体验新疆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Hip-hop舞蹈完美融合带来的震撼和激情。海珠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歌手冯晓峰的两首原创歌曲《love you forever》和《爱后余生》用音乐传递了新时代青年的情感和故事。葫芦丝表演《赛江南》演绎了人们对边疆的无限深情、耕耘收获的喜悦和自豪。舞蹈《锦瑟》是对李商隐笔下那“一弦一柱”间流淌出的无尽思绪与美好年华的深情诠释,在轻盈柔美舞姿中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韵味。《粤摄巷影》《芦笙舞》将晚会推向高潮,现场观众掌声与舞曲交织,演绎了一曲娓娓动听的民族团结之歌。
活动现场,广州市第六中学校长温晖展示了学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生动实践和突出成绩。广州市第六中学是全国第一批举办新疆高中班的13所学校之一,25年来为新疆地区培育了800多名高中毕业生。在民族、教育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新疆班工作案例——《多方联动创新引领 打造民族团结融合“广州样本”》入选全国西藏班新疆班创新案例。现场还举行了海珠民族团结进步奖学金颁奖仪式。
据介绍,近年来海珠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筹措百万社会公益资金成立“海珠区民族团结互助基金”,服务保障民族工作领域重大活动、重大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用心用情打造“海珠一家亲”民族工作品牌矩阵,推出了“海珠杯”民族团结公共艺术大赛、海珠民族团结进步奖学金、海珠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令营等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好思路好举措,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我们将积极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在全区范围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社会氛围,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形成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海珠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福军表示。
为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海珠区充分整合资源,广泛宣传发动,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新经济组织、街道社区等选择试点,报批了22家羊城石榴籽工作室,实现了羊城石榴籽工作室全覆盖,进一步营造广州海珠“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的良好氛围。现场为海珠区18条街道及海珠区青年之家“青吧”、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广州市第六中学、夏念禹工作室等22个单位举行了羊城石榴籽工作室授牌仪式。
本次活动由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统战部、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和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工委、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以及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共同主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