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随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一段段往事如烟云般飘散在记忆的海洋,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却依然在山东,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有一群勇敢而坚毅的山东人,他们决定背井离乡,踏上一条神秘而艰险的征途。
他们抛开了富饶的南方,却义无反顾地向寒冷的东北进发。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和填四川。
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当属“闯关东”之行。
为何他们宁愿选择严寒的东北,也不去气候宜人,富饶的“鱼米之乡”南方呢?
这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社会背景、历史演进与人文情怀交织而成的生动画卷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文章,一探究竟。
●○艰难的“闯关东”之旅○●
闯关东,闯指的是出门。为什么要闯?因为吃不饱。
关指的是山海关,东就是山海关外,即东北,就是闯关东,后来发展成了开荒种地。
穷人为吃饭闯了关东,大户为发展迁去南方。东三省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去的人好多都能稳定在那里,才会引的许多人偷渡过去。
每年都会禁海,防止偷渡,后来就有很多人通过陆路绕道河北,也带动部分河北人随着闯关东的山东人出关。
山东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艰苦,尤其是频繁的干旱与风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
而南方地区,如江浙一带,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因此在古代往往被视作“天府之国”。
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土地兼并严重,南方肥沃的土地往往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普通百姓难以分得一块耕种的土地。
东北广大的未开垦土地正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利用,对于土地匮乏的山东农民而言,这无疑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南方多水田作业,山东人不习惯,过去的南方并不比山东富。
人多地少,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适应,而东北,地广人稀,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养活人,生活习惯,各方面都适合山东人。
1920年之前,仅奉天一省,财政收入都在2300万大洋左右,比浙江收入高。
而1920年到1930年,东北经济快速增长,现代工业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江南当时还不能和东北相比。
东北是满清龙脉之地,清朝统治时期,在一系列历史背景和民族政策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实行了长时间的封禁政策,使得这片广袤的土地长期保持着原始森林的面貌。
刚开始是不允许关内人去开拓的,并且严格管制,用柳条编防止汉人进入。
但随着日俄对东北的觊觎,加上天灾,清政府越来越担心东北的安危,于是果断开放,从关内河南河北山东征集流民闯关东,主要目的是充实人口戍边。
山东人“闯关东”选择东北而非南方,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因素。
山东与东北地区文化相近,同属北方文化圈,语言、风俗习惯等更加接近。
在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上,向北方的东北迁移,无疑会让山东人感到更加自在和便利。
相比之下,南方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与山东有较大差异,迁徙南方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生活上的不适应。
在清末民初时期,山东人口激增,生存压力巨大。而东北地区广袤的土地未被充分利用,这里有大量的耕地等待开垦,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待开采。
相对于南方的生活竞争,山东人选择迁徙到东北,往往能够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这种通过辛勤劳作便可获得的机遇,在当时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时代背景下的无奈选择○●
山东人“闯关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无奈选择。
在封建社会末期的动荡中,山东多次发生军事冲突和自然灾害,生活的艰难迫使许多人离开故土,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当年山东闯关东是逃荒,山东那些年灾荒多。逃荒的目的是生存,东北有的是地,种上粮食就能活。
有粮食就能活命,在生存与发展面前,人们首选自然是奔着能活命的地方去。
历史上山东移民都是南下江淮。
但在十九世纪,南方早已人满为患,当然只能选择近在眼前的东北。“闯关东”现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那个农耕社会为主的时代,出去闯也是种地,南方的土地都有主,东北荒地多。东北人包容性强,豪爽好客。
山东属于地少人多,东北广袤的土地无疑对,释土如命的山东人是一大吸引。
东北有地有粮食有活路南方的土地早已开发完毕,东北地广人稀,大面积都是无主的土地,只要肯出力开发出来的土地都属于自己的,这样的条件对农民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
“棒打狍子,瓢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当年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当好,虽然说冬季气候恶劣,但春暖花开后那是另一番景象。
尤其是黑土地,“插根木棍当年就能挂果”,只要有力气,去到那里就能讨生活。
南方没多余的土地来承接外来人口,且南方商业、手工业发达,北方人民在这些方面没什么优势,但东北就不同了。
有了土地这个基本条件,迁徙到东北就可以满足农业人口的自给自足,所以闯关东是移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最合适的选择。
南方土地少,生存不易,主要靠经商贸易,北方人只要是闯关东的大部分都是本地活不下去的穷人,没有经商头脑,关外地广人稀,走到哪儿有活路自然就会向哪儿走。
都是苦难的农民,能活着就行,他们也考虑不了太多,在他们眼里,只要有土地就能活命,种什么都无所谓,至于其他的因素,与能活命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果当时南方能讨生活,有大量的闲置土地资源,或许他们就会去南方了。
文化的隔阂与认同,使得山东人在东北能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生存的压力与追求改变命运的机遇感使得山东人勇于“闯关东”。
而时代的背景,如战乱、自然灾害等,又在无形中推动了这一历史大迁徙。
富饶的南方,或许只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东北的荒寒大地,才能锻造他们的精神境界。
他们闯关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追逐心中的梦想,追溯自己的家族荣光,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满足。
如果自己的家乡能很好地生活就不会下南洋、走西口和闯关东。
过去的有钱人就不会离开自己家乡,因为他们生活很好,凡是离开家乡的人都是在家乡生活贫寒出于无奈远走他乡。
在那寒风凛冽的日子里,他们用坚毅的意志征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
用勇敢的心踏上了未知的领域,他们是山东人的骄傲,是闯关东的传奇。
●○结语○●
生活所迫,为了吃一口饱饭,“走西口,闯关东”就是老百姓的真实写照。那不是闯关东,那是中国人民的一部血泪史,成千上万饥饿的灾民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火种。
曾经的苦寒之地,成了他们生的希望。在那漫长的东北冷冽岁月中,他们化身为旷野中的狼,驯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开拓了未知的领域。
闯关东,不仅仅是他们历史的足迹,更是他们勇气与信念的象征。
清末民初的闯关东,造就了山东和东北的血脉相连。
今日的东北,依然保留着许多“关东文化”的特色,而山东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历史,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