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溥仪入宫两天后成为大清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父子之间竟毫无感情

光绪32年,公元1906年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重要的年份,从这一年开始,传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永远废止,政府改革措施一出全国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可以说是如丧考妣,对他们而言,废科举后,即使有学习西方的新式教育,但在传统思想中,他们就没有了功名出身,也就没有了仕途前程。

这是清代末期政治改革中的一大政策影响至今很深,也在这一年的正月初十,爱新觉罗·溥仪降生于北京的醇亲王府,溥仪的祖父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是后来俗称的醇贤亲王,他的第一、第三、第四子都夭折了,第二子载湉被姨母慈禧太后接入宫中,做了光绪皇帝。

慈禧晚年

溥仪的父亲载沣是第五子,所以祖父死后亲王的爵位就由载沣继承,溥仪是载沣的长子,当时刚刚三岁。

那年的冬天,光绪与慈禧都病得很重,想到了国本问题,于是慈禧突然决定将溥仪立为皇帝。溥仪入宫仅两天,光绪与慈禧就相继去世,入宫的第3日,十一月初九,溥仪成了清朝的第十位皇帝,年号宣统。

宫中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大典,大典仪式在太和殿举行。按照旧例,新皇帝要先在中和殿接受领侍卫大臣们的叩拜,然后到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那天天气较冷,三岁的溥仪被折腾了很长时间,作为一个才三岁的小孩,耐性固然是有限的,他在龙椅上早已坐不住了,父亲载沣就上来跪下,叫他不要乱动。

溥仪却哭闹起来,“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还没完没了地在进行,溥仪的哭声越来越大。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哄他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载沣

这让典礼后的百官们议论纷纷,“快完了”“要回家”,在这样的场合都是极不适宜的话,一切好像是不祥的征兆。

众所周知,这个皇位真的没有永固,不到三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溥仪被迫退了位。溥仪当上皇帝后,与他父亲真正认识的机会为时甚短。在溥仪做宣统帝的最后一年,两人才有较近的认识。毕竟那时溥仪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对事物的认识还是有限的。

载沣和溥仪

宣统三年七月十八,公元1911年,溥仪进入毓庆宫开始读书了,这里曾是嘉庆、光绪两位皇帝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溥仪的课本主要是《十三经》外加辅助教材,《大学衍义》、《朱子家训》、《圣谕广训》、《大清开国方略》等等。

按规定,摄政王需来查看皇上的学习情况,第一次来看是溥仪读书时,溥仪只念了《孟子》中的两句,就念不下去了,载沣却连连点头说“好好,皇上好好地念,念书吧”。看来载沣也有点紧张,大概呆了不到两分钟就走了。

从这天起,溥仪知道了自己父亲的样子——不像老师,没有胡子,脸上也没有皱纹,脑后的花翎子总是在跳动,说话还有点结巴。

此后载沣每隔一个月来一次,而每次来的时间都不过两分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