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痛经假可休1至2日,政府请客企业买单的模式该变了

文| 小莫

尽管网友对“痛经假”这个词不陌生,但“云南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痛经假”的消息,还是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一阵涟漪。

评论区不乏羡慕之声,但更多人的反应是,女员工今后求职更难了。面试时的灵魂三问——是否有男朋友、是否有结婚打算、是否有备孕计划,以后得加上一条,“你是不是痛经”。

在众多女性眼里,“经期可休假1至2日”,像是悬在眼前的胡萝卜,看得见吃不着,连鸡肋都算不上。

不是说痛经假不重要,员工看不上的福利,政策非要给。相反,对于重度痛经的女性来说,每个月若有一两天的痛经假,是一种直接的解脱。像网友说的,痛经的痛,是一种很难言说的人间疾苦,严重时会痛到在地上打滚,甚至晕倒;即便痛症没那么强烈,发作时人也会头痛、腰酸、恶心想吐、有气无力,很难集中精力工作。

女性就算不曾亲身经历这样的剧痛,也多多少少见过别人痛到怀疑人生的模样,但专门休痛经假的,不管是身边,还是新闻里,都很少见——哪怕上海从1987年开始实施痛经假,湖北也实施15年了。

这些年观念开放了很多,但“月经羞耻”还是普遍存在的。很多企业请假,是要层层审批的,一想到整个管理层都知道自己“重度痛经”,很多人退而却步。

没有形象负担的,也会在医院这关卡住。包括云南在内的多地都规定,“女职工休痛经假需经医疗机构证明”。媒体报道,在一些地方,女性在医院申请此类病假条时,或被要求在生理期来做各项妇科检查,或被告知“痛经假条只能在痛经当天开具”。

都痛得死去活来了,还要忍痛就医、做检查开证明?

有的企业比较人性化,无需提供医院证明,女员工每月也能休半天到一天的痛经假。且不说这样自觉的企业凤毛麟角,就算有这样的福利,员工也不敢要。怕一休,就落得个“多事”“矫情”“不能吃苦耐劳”的印象,成为日后被优化的首要对象。

不能怪打工人有请假羞耻,毕竟企业的成本实打实地摆在那。曾有老板跟媒体算了一笔账,“一个女性员工生理期不舒服,一个月请假两天,一年下来就要休息24天,将近小一个月的时间,企业付出的成本谁来承担?”

这还只是一个人的请假成本,如果女员工比较多,大家轮流休,估计老板只能含泪关门了。

现在这经济形势,普通员工只想保住饭碗,哪敢为难老板。求职者满大街都是,要挑出不用休产假、不痛经、能吃苦的人,不要太容易了。

只要“企业买单”这点没有变,别管痛经假是新政,还是实施几十年的老政策,都只是纸面上的福利。

资料图,图文无关

有部分人群不在上面的讨论之内。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和一些工作轻松的国企。前者很多地方5点就能下班,后者员工脱岗16年还能被喊回去上班,单位人浮于事,少一个人无所谓,休个痛经假毫无负担,反正由公家埋单。

和婚假一样,痛经假成了体制内的专属福利,普通人只有看看的份。

要政策“无痛落地”,关键是改变买单的模式。政府把部分成本,从企业手里接过去,通过发放补贴、给予税收优惠的形式,让企业不吃亏,让员工得好处,政策落到实处,一举三得。

可这么明显的办法,地方怎么就想不到呢。外人只看见有关部门对企业劝导,三令五申要企业配合执行政策。这种口头告诫,没有强制力,真强制执行,更麻烦,会拖累企业的效率,甚至造成劳资双方的对立,所以相关部门不敢来硬的。

相比付出真金白银,单纯地标榜政策的善意要容易得多。以前经济大好的时候,对企业的补贴千呼万唤都出不来,如今更没啥指望。所谓的福利,更像是一道安慰剂,告诉网友,政策层面看到了女性痛经的处境,休痛经假是理所应当的,是女性的权利。这种意识上的转变,不能说没有意义,但跟普通人的实际关联不大,除了增加一些麻烦——在求职时,可能得反复向HR保证,我不痛经,不会休痛经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