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上300多具遗体,大都有名有姓,为何没有国家和亲属去收尸?

要问:世界第一高峰是?

我国的任何一个中学生怕是都能脱口而出:“珠穆朗玛峰!”

这个自然界的“金字塔”,海拔高度超过8844米,就位于我国西藏地区与尼泊尔的边境线上。

恶劣的环境,险峻的地势,超过5500米的雪线高度,让这座充满危险却又具有神秘吸引力的高峰,成为了人们口中除去南北极以外的“世界第三极”。

好奇心与好胜心,或许都是人类潜藏的本性。也正是这种心理,让明知危险的攀登者们,一次又一次的向这座高峰发起了挑战。

1、登山者的“成人礼”

据网络媒体消息,截止上周二(4月5日),尼泊尔方面已经发放了138份“2022年春季攀登许可证”。其中,有33位的申请者是女性。

这个数字,也让很多网友们再次感叹,珠峰对登山者的吸引力之大。

其实,别看现在挑战珠峰的人,每年都有数以千计。

但在百年多以前,生活在珠穆朗玛峰脚下的人们,还无人敢试图去征服这座高山。

因为在当地的原住民眼中,珠峰是座神山,侵犯它会招致神的惩罚。

这一点,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一二。“珠穆”在藏语中是女神的意思,“朗玛”的原意则为“母象”。合起来的含义,就是“大地之母”。

人类对珠峰的征服,严格意义上来说,开始于1921年。

由英籍爱尔兰探险家哈瓦德巴里带领的登山队,从我国西藏境内发起对珠峰的挑战,最终他们没有能越过北坳,失败而回。

此后很多年里,英国包括其他国家的一些探险队,对珠峰发起了不下几十次的冲锋,都没能征服这座高山。

直到1953年,新西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成功登上峰顶,成为了有记录以来,第一个在珠峰顶上留下足迹的人类。

自埃德蒙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旅程,不过成功的人依旧寥寥无几。

直到进入本世纪后,技术、设备等装备的日益精良,登顶珠峰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

而慢慢地,随着前往挑战的人越来越多,“登珠峰”似乎已经成为了登山爱好者眼中,类似“成人礼”般的一种仪式。

即使每一次攀登的背后,都需要耗费大笔的金钱,承担不可预知的危险,还是有无数勇士,一次又一次地发起挑战。

不了解登山这项运动的人,大概不清楚它究竟有多费钱。

首先,攀登珠峰之前是要做大量准备工作的,光是要携带的装备就要三四十种,而买齐这些装备大概的花费就要十万左右。

再加上来回的路费、向导费、注册费等等,挑战一次珠峰平均就要大约50万人民币。

那么,有钱就能随便去挑战了吗?

答案当然是:不行!

就好像游戏通关一样,珠峰就是登山游戏的最后一个大boss,必须战胜了前面的关卡,才能向大boss发起最终挑战。

再一个就是必须获得国家批准。

众所周知的珠穆朗玛峰登峰点有两个,一个是地处我们中国西藏的北坡,另一个就是位于尼泊尔的南坡。

关于珠峰的攀登条件,我国和尼泊尔都有严格的标准。

以我们中国为例,7000米以上海拔的高峰,都必须提前三个月向国家体育总局提交申请,获得许可证方可攀登。

除此之外,还需要办理一个边防证,毕竟地处两国交界,西藏有些地方是不能随便通行的。

另外,根据以往攀登者的经验以及气象等条件的预测,攀登珠峰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五月份。

这是由于珠峰变幻莫测的天气,只有在这个时间段里,雨雪较少,能见度较高,成功的概率才比较大。

根据以上种种限制和条件,大家可以想象,登山者的这个“成人礼”究竟有多么不容易了吧。

2、沉睡的“路标”

珠穆朗玛峰的攀登条件很严苛,能够具备的人已经是寥寥无几。

然而,这项挑战最大的困难点,还不在于攀登条件的严苛,而在于它的危险性!

根据统计,近百年时间以来,已经有300多人,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珠峰。

由于珠峰上温度极低,常年保持在零下几十度,遇难者的尸体也得以几十年不腐。

甚至,他们这些还保持着遇难时的姿势,“沉睡”在原地,成为了后继者前行的“路标”。

“绿靴子”,就是这些标志中,最为出名的一个。

“绿靴子”本名泽旺·帕尔乔,是来自印度的一名边防警察。

这个出生在喜马拉雅山脚的阳光男孩,从小就非常喜欢攀岩、登山一类的冒险活动。

1996年,印度相关部门打算组织一个登山小队,对世界最高峰发起冲锋。

作为一个生活在山脉脚下的土著,征服珠峰也算是帕尔乔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登山队。

在整个队伍中,帕尔乔的体能,应该算是比较拔尖的。毕竟作为一名军官,身体素质方面必须过硬。

帕尔乔自己也自诩经验丰富、体能过硬,一心想着要为这次的登珠峰挑战作开路先锋。

经过大半个月的准备,登山小队信心满满的准备出发了。

不得不说,他们对于这次的挑战,准备的确实很充分,物资、设备等都很齐全。

一开始,他们走得也很顺畅,没遇上什么大危险,顺利地到达了海拔8500米的地方。

然而,意外也在这个时候来临了!

山上突遇罕见大风雪,狂风暴雪间,登山队的一行人被刮得七零八落。

帕尔乔和几名尚未失散的队员,本想等天气情况好一点,再继续登顶和寻找其他队员。

可情况似乎比他们想象得更加严峻,风雪侵袭中的高坡上根本辨别不清方向。

他们知道这种情况下,想要登顶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儿了。于是,他们决定下山返回。

可狂风暴雪中的下山路,甚至比上山更不好走,几个人很快就筋疲力尽了。

更不幸的是,帕尔乔在这个时候和剩下的队员也失散了。

极度的疲惫和缺氧状态下,帕尔乔的精神力也到达了顶点。

显然,在军队中训练出来的好体能,并不足以让他应付珠峰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

“太困了,完全没有力气了。”帕尔乔如是想着,“找地方休息一下再走吧。”

帕尔乔找到了一处被石灰岩阻挡的避风口,抱着双臂。蜷缩着身体,睡了过去。

而他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其实,真正经验丰富的登山运动者就会明白,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人是千万不能睡的。一旦睡着,活下来的几率只会更低。

所幸的是,印度登山队其余的队员,成功登顶了珠峰,也算是替帕尔乔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另外,这些登顶的印度队员下山时,在从东北山脊下山的一条必经之路上,曾经找到了蜷缩在岩石下的帕尔乔。

令人难过的是,彼时的帕尔乔也已经是现今我们从网络上的一些照片中看到的样子。

上身穿着红色登山服,双手抱臂蜷缩在岩石下方,漏在外面的只有一双显眼的荧光绿色登山靴。

也正是如此,这个将生命定格在28岁的年轻人,在珠穆朗玛的山峰上,才被人称为“绿靴子”。

由于帕尔乔的“沉睡”之地,处于从北坡登山的必经之路上,所以之后的登山者,凡能走到这个位置的人,就都能瞧见他。

久而久之,“绿靴子”就成了珠峰上显著的一个“路标”。

虽然绿靴子身旁,每到登峰季总有人来来往往,茫茫雪山却依旧显得有些孤零零。

或许是神山显灵,2006年5月,绿靴子在长眠之地迎来了一个“同居”室友——“休息者”戴维·夏普。

和帕尔乔不一样,夏普是向珠峰挑战的一个老人了。

在遇难的这次之前,他就已经两次攀登过珠峰,只可惜一直没有成功。

2006年初,夏普即将研究生毕业,他本已为自己之后的人生做好了规划——献身教育事业。

但没能征服珠峰,却始终是他心里的一根刺。所以他决定要在当年做最后一次尝试,无论成功与否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5月初,他再一次来到了珠峰脚下。

据曾经在登山营地与夏普有过接触的另一个登山者回忆,夏普曾经同他闲聊。

“这是我最后一次‘求爱’,我已经没有多余的钱再来一次。如果不成功,我也将永远不会来这里了。”

孤注一掷的夏普拒绝了旁人的组队邀请,决定独自向峰顶发起冲击。

甚至在攀登之前,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的计划,也没有携带任何通讯设备。

初行的几天,还有人在路上碰见过他,可到了三天后,就再也没有攀登者见过夏普的身影。

直到当月15日的凌晨5点多,一位名叫沙亚的登山者,在绿靴子的“住所”看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夏普。

沙亚发现夏普还有呼吸,想要救他。可他自己携带的氧气也不多了,根本不足以让两个人都活下去。

没有办法,沙亚只能先行离去,再寻人求助。

可惜,夏普最终还是没能撑过去,留在茫茫雪地里,和帕尔乔成了“室友”。

除了他们,珠峰上还有很多的人长眠于此。比如,和“绿靴子”齐名的,就还有“睡美人”弗兰西斯·阿森蒂。

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被人发现过尸体,可惜却无人能将他们带下山,送回故土。

3、运尸?无能为力!

或许有人会疑问,攀登珠峰的人都会进行登记,这些丢了命的人,也都知道姓甚名谁,甚至葬身之所也不乏有知道确切地点的,却为何没有亲人来为他们收尸呢?

其实,不是国家和亲属不管他们,实在是无人能办到。

珠峰沟壑纵横,攀登之难,自是不必细说了。要不然能登顶成功的人,也不会每年寥寥可数了。

除此之外,山顶的环境也是在太过恶劣。极度严寒、高原缺氧,还有随时会造成的雪崩,让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峰顶久留。

即使那些挑战成功的人,也都是到顶之后,立刻便要下山回返。

甚至成功登顶之后,死在下山路上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睡美人”弗兰西斯和她的丈夫谢尔盖,就都是在下山途中,双双遇难的。

如此残酷的生存条件,让每一位身处珠峰的人,自保尚且困难万分,更遑论要再带着一具尸体。

曾经有一位英国的探险家,在珠峰上曾遇见了弥留之际的“睡美人”。

而没能救下她,也让这位探险家一直耿耿于怀。

于是,他花费大价钱组了一个登山小队,想要将弗兰西斯和她丈夫的尸体带回来。

可是一行八九个人花费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过将尸首移动了短短几米的距离,以这种效率根本不可能将人带下来,最后也只能无奈放弃。

总而言之,以现有的登山技术和设备,想要将一个成人的尸体,以人力运送下山,是基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也许还会有人问:既然人办不到,用直升机总行了吧?

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珠峰上常年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风也很大,根本无法满足直升机的飞行条件。

而且就算直升机能飞到地方,它的动力系统运行带来的噪音,也很可能会引起雪崩,造成危险。

所以,非是不愿,实乃无能为力啊!

另外,对于这些牺牲在山峰上的勇士来说,长眠珠峰,也未尝不是最好的归宿。

每一个攀登珠峰的人,都是为了梦想,不远千里而来的。对于死亡,想必他们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那么,将珠峰作为埋骨之地,也不失为一个理想结局。

人定胜天,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然而,珠峰上的三百多具遗体,却也始终提醒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