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艰难决断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接到刺客纥干承基揭发太子谋反的报告后,唐太宗把太子李承乾召到身边,并在一间闲屋里关了起来。接着下令由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人组成特别法庭,进行会审。结果事皆明验,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到黔州安置。
李承乾出发之前,太宗见了他一面,并严厉地进行了训话。李承乾说:“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只是被李泰所逼,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而有几位大胆凶徒,遂教臣为不轨之事。现在您若要立李泰为太子,就真的落入他设下的圈套内。”李承乾在自己的政治前途断送之后,还不忘提醒太宗。他的这番话,唐太宗能够听得进去吗?
结果是唐太宗听进去了,他没有立魏王李泰,而是立了一个没有卷入争斗之中的晋王李治。为什么唐太宗能够听取一个谋反的太子的建议呢?
因为李承乾的话让他意识到大臣与皇子的结托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搞不好会导致国家的动荡和分裂。所以,太宗听了李承乾的话后,对身边的大臣们说了一段很理智的话,他说:“李承乾说的也对。我若立李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而且,立了李泰,承乾和晋王都难有活路;如果立晋王,则李泰和承乾都可以继续活下去。”
太宗当即采取行动,把李泰关了起来。随后下诏解除了李泰的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等职位,降封东莱郡王。
就在太宗作出这个决定之前,他还是想过要立李泰为太子的,并且当面答应过李泰。加上李泰还有几位支持者,如宰相岑文本和刘洎,因此在承乾谋反事发之后,李泰也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但除了李承乾临行前的提醒,李泰自己的一句话,最终断送了他的前途。
他听太宗有意立他为太子之后,去跟太宗说:“有父皇这话,儿臣觉得像获得了新生一样,仿佛今日才真正成了陛下的儿子。儿臣不会让父皇为难的。儿臣有一个儿子,身死之日,当为父皇杀之,传位晋王。”
次日,太宗召集群臣,商量立太子的事情。他说:“昨日青雀(李泰的小名)在朕怀中说,愿意死后杀掉儿子,将皇位传给晋王。这孩子真是善解人意。”他想要长孙无忌改变主意,因为长孙无忌是支持立晋王李治的。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互相看了一眼,褚遂良站出来说:“陛下此言差矣!请您仔细想想魏王的话,不要铸下大错。怎么可能陛下百年之后,魏王据有天下,而肯杀子传位晋王呢?此非人之常情。陛下当日立承乾为太子,又宠爱魏王,才导致了今天的大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日若打算立魏王,请先处理好晋王,这才能永保安全。”
太宗听得此言,觉得褚遂良说得有道理。魏王的话确实有悖人之常情,换成自己,又怎么肯这样做呢,心中对魏王有些许失望。同时他真的担心,魏王与晋王如果像当初太子与魏王一样,争得你死我活,自己可再也承受不起这样大的变故了。
经过讨论和冷静思考,太宗因此立下规矩:“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伺者,两弃之。传之子孙,以为永制。”
唐太宗对于兄弟相残的悲剧后果记忆犹新,他有一个强烈的意识,就是要尽量保全自己的子孙,也许背后还有着对长孙皇后的承诺。事实上,他的这个决定,确实避免了政治上的一场大震荡,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兄弟残杀。
对于太子策划的未遂谋反,唐太宗没有大开杀戒,除了汉王元昌赐令自尽,侯君集等少数人伏诛以外,其他的东宫僚属,如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中书舍人萧钧等,都没有受到大的冲击。
侯君集在玄武门事变中立有大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而且是当年“太原起兵”的开国功臣,后来还有一件大功,就是贞观十四年率兵打下了高昌。侯君集在唐朝初年功劳非常大,地位也很高。他参与太子谋反,是因为仕途上不太顺利。高昌这一仗打回来以后,他受了处分,原因是他放纵部下去抢东西,自己也收了很多的贿赂。侯君集受了处分,心里就很不平。他的女婿贺兰楚石是太子那边的人,这个女婿一牵线,他就跟太子走了。
但是,要处死侯君集,唐太宗还是很不忍心,毕竟侯君集跟随自己那么多年,出生入死,满身伤痕。面对将要被处决的功臣,唐太宗很痛苦。行刑的那一刻,有人来报告给太宗,说侯君集有一个请求,希望皇上能够保全他的子女。太宗答应他,说我把他们流放出去,让他们保全下来。这个时候的唐太宗,应该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帝王诛杀功臣时的那种无奈。
侯君集的子女被保全下来,唐太宗自己的儿孙们自然也保全了下来。李承乾本人被安置到黔州,两年后去世。太宗为之停止上朝两日,葬以国公之礼。李承乾的两个儿子李象、李厥,后来都做到了地方的高级佐官。而李象之子李适之,开元年间还做到了宰相。
李泰后来徙居均州之郧乡县。太宗后来曾经拿着李泰所上的奏表,对身边的大臣说:“李泰文辞美丽,真的是一个才学之士。我心中挂念他,你们都是知道的。但为社稷之计,我不得不割下对他的恩宠,把他迁到外地去居住,这也是为了保全他们哪!”贞观二十一年(647),李泰被晋封为濮王。高宗即位后,李泰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都进一步提高。永徽三年(652),李泰在郧乡病逝,时年三十有五。李泰的两个儿子李欣、李徽,都保全了下来。
上一次兄弟之争,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的哥哥弟弟都是断子绝孙的,十个侄子都被杀了。这次则有很大不同,儿孙们都保全下来了。这是从血泊中吸取的惨痛教训。
话要说回来,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对于唐太宗来说,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
太宗明白,理智上应该立晋王,可一直难以下定决心。除了感情上放不下李泰之外,太宗也清楚,长孙无忌支持晋王有自己的目的。晋王生性懦弱,易于控制,自己百年之后,长孙无忌虽然不会篡权,但定会成为独揽大权的人。
魏王党大都是一般地主出身的官僚,而支持晋王李治的,则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唐太宗的本意是要在这两个集团之间搞平衡,现在两个政治势力借着接班人问题,开始搞对抗,而立任何一方都将破坏这种平衡。这让太宗感到很失败,也很担心。唐太宗陷入了困局和深深的焦虑之中。
太宗决定,再召集群臣来商议一回,或许临时有什么转机。
第二天,太宗将群臣叫到了两仪殿。大家还是意见不一,众说纷纭,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太宗感到头痛欲裂,将一干人等都打发了下去,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几个。长孙无忌此时示意跟他同来的晋王也留下,他预感到事情马上要有结果了。
太宗知道,不把自己和他们都逼到非决定不可的份上,此事还是没答案。可是时至今日,又非有答案不可。
太宗说了一番话,表示自己现在确实很难过,想不出来该怎么办了。说到伤心之处,就突然从腰带上拔出一把佩刀。长孙无忌上前一把抱住太宗,抢下他手上的刀,转身就交给了李治,然后说:“陛下,我知道你很难抉择,但是你一定要抉择。我知道你的心思,就是要立晋王。可能你不太好说,心里就一直很难过。现在,这刀交给晋王了,我们就这么定下来了。”实际上,就是长孙无忌替李世民做了一个这么大的决定。
唐太宗就顺水推舟,对着晋王说:“治儿,你要感谢你舅舅,是你舅舅立了你做太子。”
可是,为什么唐太宗当时要拔这把刀呢?他拔刀到底是要干什么,是要去杀谁吗?不太可能,他是召集几个大臣来商议立太子的事情。他是要自杀吗?就是伤心烦恼至极,想干脆一了百了?唐太宗也不像是那种人。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今天要下决心了,必须要做决定了,内心很焦虑,他就顺手拔出一把刀来,要砍柱子或者砍桌子、砍椅子,彻底把情绪发泄出来。也许这一砍下去,脑袋里面一闪念,就会出来一个决定了。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已经看明白了,尽管唐太宗对李治不是很放心,也不是特别情愿立他,但是这是他没有选择的选择,也只能帮他做出这个决定来。
四月丙戌,太宗下诏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唐太宗当时做了那样一个无奈的决定,他内心还是不很踏实。不久后,他还动过一个念头,就是想立另外一个儿子吴王李恪做太子,来替代晋王李治。看来,他对李治心里一直不是很放心的,所以落个遗憾,总觉得他不是最好的人选。
其实历史上唐太宗最不放心的这个儿子,恰恰是非常能干的。李治最后成就了一些连唐太宗本人都无法完成的大事儿。唐朝边功最盛的时代,是唐高宗李治的时代。开疆拓土最成功的,既不是唐太宗,也不是后来的唐明皇,而是唐高宗李治。
本文经山西人民出版社授权节选自《盛唐奠基:贞观之治的开创》第十八章,注释从略。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