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CCTV-12社会与法频道的《夕阳红》栏目制作了一期题名为“巴比奶奶”的报道。那时候黑人小男孩巴比刚刚上小学,没有户口,在镜头里看起来又黑又瘦。
突然到来的孩子
2010年春节前夕,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乡胡联村的村民盛晓阳,从义乌城里带回来一个黑漆漆的外国小孩。
这孩子名叫巴比,是他城里老板阿里的儿子。
巴比是中非混血,他的中国母亲与非洲父亲阿里相知相识,生下他一段时间后就出走了,抛下孩子不管不问。自此,他再也没见过自己的生母。
跟着父亲生活到五岁后,他的父亲阿里也在独自归国后杳无音信。他至今也没能再次见到他的父亲,这个中非混血的幼小孩子变成了弃儿。
他的父亲阿里离开时将他托付给员工盛晓阳照顾。盛晓阳是村子里出来打工的孩子,老实本分,他仅在阿里那里打工不到三个月,却轻易地相信了老板的人品,相信了所谓的父子天性。
他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老板有可能会一去不回的现实问题,他甚至不清楚老板阿里是哪国人,就接下了这个担子。
盛晓阳原本的岗位是巴比的专职司机。阿里平时忙于生意,没有时间给予儿子巴比更多的陪伴,所以请了几个人来专职照顾巴比的生活。
最开始,阿里会主动联系盛晓阳,给一些生活费。
一个月后,阿里再没有任何消息传过来,手机无论怎样都打不通。阿里的手机号变成了不存在的号码,所有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都没能再度联络到他。盛晓阳再次成为失业人员,必须重新找一份工作,前老板的儿子巴比在无处可去的情况下,也只能跟着盛晓阳生活。
没有人知道,巴比的亲生父亲阿里到底是遭遇不测,还是生意失败躲回祖国。
不论何时,养一个孩子,负担一名孩子的衣食住行,总是一笔极大的开销。盛晓阳曾想着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却被福利院方面的人拒绝了。因为巴比不属于孤儿也不属于弃婴,不符合福利院的收养条件。
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到了在老家的父母。一则,在农村老家生活,抚养一个孩子,消费水平会稍微低一点,二则,他需要找到一份新工作,也不能一直看顾才五岁左右的巴比。
“妈妈,我在那里带太费钱了,我带不过来了。” 盛晓阳在电话里这样对母亲说。“你带不过来,拿回家我带。” 听过内中缘由之后的盛美娟毫不犹豫地应下来,接过了这一个可以被称为“烫手山芋”的小娃娃。
盛美娟回答时语调平平淡淡,仿佛从嘴中说出这句话是理所应当的事。这是作为一个人,一名母亲,最朴素的同情心,也是最质朴的美德。
那年,已经有年近六十的盛美娟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儿子和媳妇在大城市里打工,她和丈夫在家中侍候农田。同时,家中还有一位八旬老母亲需要盛美娟的照顾。
盛美娟的老伴看到这个“黑不溜秋”孩子后,第一反应就是抱怨儿子的不靠谱,“你这个没脑子的,连这也会带进来!要花钱的!天天要吃的!”
“没办法的,怨儿子也没办法的。咱们家的儿子都是很老实的,他又不知道小孩爸爸要逃出去。” 盛美娟劝慰相伴一辈子的丈夫时心平气和。
盛美娟的老伴也只是“刀子嘴豆腐心”,稍微抱怨一番后,老两口齐心协力帮着儿子接下来这个担子,照顾起这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巴比。
抚养外国小孩的艰难路途
盛美娟这样描述刚接到家里的巴比,“很挑食,我们家里的东西都不会吃,要去买面条、方便面,他连稀饭都不会吃,稀饭我做好了他就不吃的,只有用糖拌一下他才会吃。”
可能是因为从小被保姆照顾,再加上父亲是做生意的,巴比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渥。他刚来的时候十分挑食,也不太能吃惯中国食物。突然来到中国乡村,他很明显有些水土不服。据盛美娟说,那时候巴比总是肚子疼。
小山村看病难。盛美娟为了带巴比去医院看病,只能背着他,一趟又一趟在崎岖的山路间往返。
“孩子一生病就是头发会变卷的时候,所以我在他头发一开始变卷的时候就给他剪掉。”盛美娟这种总结规律的说法很是可爱俏皮。
小孩子的适应能力都很强,巴比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普通话和本地方言他都学得飞快,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山里娃子”。他和盛美娟的亲孙子差不多大,一样管盛美娟叫“奶奶”。
“小孩很听话的。”一位邻居笑着说起巴比这个罕见的“洋孩子”。
巴比总是帮着盛美娟干各种活计,虽然人不大,但他特别卖力气。这些举动让晚年在家的盛美娟身边多了几分小孩子的朝气,渐渐地,她真真正正喜欢上了这个“洋孙子”。
小孩子间闹不愉快是常有的事,盛美娟有时候会对自己的亲孙子说,“他本来就没爸爸妈妈了,你大一点,不要惹他了。”
盛美娟的亲孙子时不时会跟自己妈妈控诉,“奶奶不疼我,她就疼巴比的。”
小孩子越长越大,转眼就到了上学的年纪。小巴比有一天哭着对奶奶盛美娟说:“奶奶,人家都有书读,我没书读。”看到巴比哭泣的样子,盛美娟特别心疼。
但是,她跑遍几所小学,因为巴比没有国籍,也没有户口,身边的几所小学都拒收这个中非混血的孩子。最后,通过亲友的帮忙,她找到几十公里外的一所小学。“我妹夫讲,我回去问一下。”她妹夫村中有两个老师在下陈小学教书。
学校回复:“把人带来看一下。”这是盛美娟打听到的最好答复,是一个能让巴比正常上学的机会。
一位小学老师说:“虽然他是外国的,没有国籍也没有户口,但是,作为一个已经到达入学年龄的小孩子,我觉得读书的机会一定要给他。”
2012年9月,8岁的巴比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因为学校离家很远,巴比只能在学校住宿,周末才能回到盛美娟身边。上学地点的问题虽然是解决了,但随之而来的1800元学费又让盛美娟犯愁。
盛美娟没有固定的收入,务农为生,没有存款。为了交齐1800元的住宿费,她在村中的服装加工厂找了一份工作,一干就干到深夜。
巴比或许继承了他父亲的天赋,在体育课的跑步比赛中总是全班第一。他在课堂上也活跃极了,总是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间,巴比最喜欢和同学一起玩“打画片”这个游戏。走廊上,小朋友们聚成一堆,看起来肤色较深的巴比入乡随俗,玩得不亦乐乎。
他是个天性活泼的小孩子,喜欢跑跑跳跳,鞋子总是穿不了多久就损坏了。盛美娟完全不责备他,反而很是开心。她认为,这代表小孩子过得开心、健康,是好事。
在巴比上学的时候,盛美娟也在缝纫机前忙碌着。她说:“最需要用钱的时候我不能闲着。”巴比放假回家时也会懂事地主动帮盛美娟干些活,剪剪线头,陪伴她工作到深夜。
巴比说:“上学长大能赚很多钱,还能交到新朋友。”
有人问他:“那你赚了钱是干什么呢?”
巴比很兴奋地回答:“给奶奶用。”
小孩子巴比有时也会想念自己的父亲,但是他不知掉父亲什么时候才会回来。盛美娟坦言她对巴比的未来有过担忧,但是很快她又不再想了,“反正他爸爸不来接巴比,我也当自己的孙子一样看待。如果他爸爸接走了我也是同样的想法。当自己的亲孙子一样。”
但盛美娟有时也会想,“如果巴比被接走了,他还会记得自己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吗?”
通往未来的车道
随着媒体的曝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纷纷捐来物品,力所能及为他们提供帮助。因此,盛美娟得以减轻不少负担,经济状况得到缓解。
可随着户口和学籍管理越来越严格,巴比始终没有正式的户口,也绝不是长久之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盛美娟开始担忧巴比的升学、就业、结婚生子。一切正常生活,没有户口,寸步难行。
可是当地派出所表示,这需要巴比的亲生父母出面才能落实,可是巴比的亲生父母又能到哪里去找呢?茫茫人海无处寻。
就在2016年,事情赢来了巨大转机,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新的户口政策,可以解决无户籍人员的户籍问题,巴比完全符合政策的规定。
盛美娟将巴比的情况递交有关部门,兰溪市公安局下辖派出所前往他父亲阿里待过的义乌、金华等地进行实地调查。经过两年漫长的等待,盛晓阳在2018年接到了当地派出所的电话,巴比终于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户口,他的户籍将会落在盛美娟家中。
巴比的新名字叫盛天一。
他拿到新户口的那天兴奋地说,“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终于有家了。”
在2018年7月,盛天一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重点初中——柏社中学。新的环境,离开了熟悉的同学,盛天一总是能听到别人谈论他的肤色和身世。虽然其中未必带着恶意,但被人私下议论总是让人沮丧的。
一向爱护他的盛美娟很快注意到这点,为了让盛天一开心,她在一家街舞培训班给孩子报上名。盛天一喜欢运动、嘻哈、街舞,或许同他的父亲相仿。
2021年的母亲节是个特别的日子,盛美娟收到了一份有非凡意义的礼物。盛天一为奶奶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上面用稚嫩的笔划写着,“奶奶母亲节快乐,感谢您对我的照顾,因此我在母亲节为您制作了贺卡以表谢意,祝您母亲节快乐!”
这张卡片的落款是:您的孩子盛天一。
2021年的7月份,盛天一升入蜀山中学,顺利成为一名学业繁重的高中生。盛美娟接受采访时说,“我不要求他回报什么,只想把他好好养大,让他好好读书,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已经18岁的盛天一则在采访中多次表示,“奶奶就是我的妈妈,我以后会一直陪在她身边。”
如今的盛美娟已经年近古稀,不再像前些年那样能吃苦干活。盛天一平时会主动陪老人说话,打扫屋子和做饭,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
如今的盛天一正在高中努力学习,为高考这一重大考试做准备,他的目标是浙江大学。他说,“浙江大学离家比较近,这样的话,我每周都可以回家里照顾奶奶了。”
结语
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
盛美娟奶奶和巴比两人之间的默默亲情让我们知晓:血缘绝非产生亲情的唯一纽带,亲情永远都可以超越血缘。巴比无疑是幸运的,他的亲生父母生而不养,他遇到了盛美娟,就像一场注定的相逢。
情感作家晚情写道,“真正的亲人,不是靠血缘关系决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决定的。这世上的亲人只有一种,那就是关心你心疼你的人,不管和你有没有血缘关系,都是你的亲人。反之亦然。”
有一种爱,不因为血缘,而是因为我们都是生命。
读罢这个故事就会像一杯温开水润过喉咙。盛美娟收养巴比是被人性中最真诚的善心驱动的,巴比的知恩懂事是故事能继续下去的主要联结。我们期待故事几年后的进展,期望盛天一能够如愿考上浙江大学,期望他如愿永远陪在像妈妈的奶奶身边。
忠厚善良的人,养育出了知恩图报的孩子,永远会是人们想要的圆满。
这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学会爱与被爱。
参考文献
1、浙江在线:《兰溪农妇盛美娟抚养弃儿传佳话 巴比和他的中国奶奶》
2、中国宁波网:《兰溪农妇抚养混血弃儿 6岁巴比和他中国奶奶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