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题主的描述,题主所说的“成绩下降的厉害”是指考试层面的判断——从九十几分变成了八十分左右。
我女儿三年级时,也经常考七八十分。
与题主不同的是,我女儿一二年级也考这个分数,甚至更低,经常倒数第一。
三年级起,她就不再是倒数啦;与此同时,班级里有两名一二年级时很优秀的孩子,成绩也和我女儿差不多了。
这里可能的原因就是——抢跑得来的优势被拉平了。
⭕️一、抢跑的优势不长久。
2017年,美国教育经济学家格雷格·邓肯领导了一项大规模研究,
专门提出了一个儿童早期教育的问题,叫“凋零效应”。
.
这个规律是:
.
如果你快速给学生灌输一些知识,
的确能让他们迅速获得一个成绩优势,
但是,
这个优势总是保持不了多久就凋零了。
别人终归也会学到那些知识,
而你这边后劲不足。
那这是为啥呢?
因为能突击灌输的知识,都属于“封闭式”的技能。
—— 也就是说,都是一些按照规定动作操作的流程。
这种知识包教包会,但是缺乏累加作用,不能成为后面继续进步的基础。
有的孩子为了继续保持优势,就继续“抢跑”,继续实行“封闭式”训练——也就是刷题。
若孩子配合,考上一个好一点的高中,应该没有问题。
毕竟,小学、初中的知识就那么一点。
只是,这种“优势”早晚会被拉平。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总结说:
初中毕业,抢跑的孩子可以到一个很好的高中。
.
这是后,抢跑的孩子才会发现自己之前并没有真正地学会学习。
.
总是忙碌于新一轮的超前学习,习惯于依赖培训机构的解题套路,既没有深入地理解知识原理,也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
这让会让抢跑的孩子在知识领悟力和独立思考上长期停滞不前。
⭕️二、要培养孩子“开放式”的技能
真正的学习,是需要掌握“开放式”的技能 —— 这种技能能跟别的知识发生连接,有复利效应。
但是开放式的技能学得慢。若从孩子的考试分数来判断,可能短期无法做到优秀。
但是,“输”了现在,“赢”得未来的功夫,才是真功夫啊。
☘️1、阅读。
阅读非常重要。
小学阶段,培养词汇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词汇量的增加,主要就是从7-12岁开始。
从这个时期孩子词汇量的增加速度,就能看出最终TA能掌握多少词汇。
而一个人掌握的词汇数量,会极大地影响他能够了解的知识的范围,以及他日后言谈、写作体现出的修养。
一定要让孩子多阅读,别盯着那点分数去做“封闭式”的训练——那是舍本逐末啊。
在我女儿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也发现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我女儿不会的题目,多数是她根本没有读懂题意。
于是,我建议她在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在心里默读题目,读两遍。
如果还不会,就再读一遍,然后在演草纸上画一画。
很多时候,她原来不会题目,读两三遍就会了。
☘️2、要学知识而不是记信息。
让孩子背知识,如,诗人的朝代、某首诗的意思,可能十分钟就能搞定,但这种硬记下来的东西叫信息,在大脑中存储不长久;理解后再记忆,就会记得很牢,这种多关联的记忆,才叫知识。
比如——
和孩子讲杜甫和李白的生平(故事形式)、诗词特点后,就可以把他们都诗句混起来,让孩子猜猜诗句的主人:
“白发三千丈”、“感时花溅泪”、“飞流直下三千尺”、“初闻涕泪满衣裳”、“遥怜小儿女”、“手可摘星辰”、“桃花潭水深千尺”……
这样,不仅好记,还更能加深孩子对不同诗人风格差异上的认识。
再比如——
刘禹锡和白居易,他们经常互动,而且,他们都很长寿!
长寿会面临什么呢?死亡。
可以让孩子猜猜,刘禹锡和白居易,谁会更伤感?
并给孩子提供以下信息:
刘禹锡过的并不得意,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贫穷的偏远地方度过;
白居易却很富有,老年生活特别惬意。
——对,白居易更伤感,刘禹锡经历的多,对很多事情要看得更开,所以,刘禹锡的诗中,也有“豪放”的意味。
白居易说:“谁知临老相逢日,悲叹声多语笑稀。”
刘禹锡劝:“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老了依然要会所作为,要像冬青树一样,保持活力和创造力。
你仅仅是介绍两位诗人吗?
也在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噢。
☘️3、交替练习
小学三年级以后的题目,大都有“题型”这个说法了。
如果孩子某一类型的题总是错,我们大概会针对这个题型,反复练。
因为就是这个“套路”嘛,孩子掌握了,就能得分了。
但这样做法并不科学——要达到学习的目的,最好交替练习。
交替练习,孩子才会真正地去思考、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见钉子拿锤子的刻板反应。
比如——
孩子有错题,订正后,你最好把它抄下来,复印几份,隔几天,让孩子再做一次。
——其实,在隔几天的过程中,孩子不仅接触到了不同的题型,还因为有间隔性的重复,让孩子的记忆更牢。
不同的题型混着做一下,比相同的题型刷十遍,要更锻炼孩子的能力。
变通很重要,要教会孩子活学活用。
☘️4、带着任务学习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有利的困难”,意思是说——
它看起来是个困难,但这个困难能帮助你成长。
真实地去解决问题,才是真学习;带着任务去学习,学的也最快。
举个例子——
灌输式地让你听PS的课,你可能几个工具一学就烦躁了。
试想一下,现在,需要你把一张合影发在公司群中,且,你没照好,有些丑~
你可能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P”一下,这时候,你学的肯定贼快。
对孩子来讲,也一样。
比如——
在孩子尚不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时候,你和孩子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孩子肯定不知道啊。
你就可以带着这个“任务”和孩子一步步探究。
第一步: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那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这个简单,孩子可以很快算出来,360°。
第二步:把长方形沿对角线一分为二,就变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这个,孩子也可以推出来,360°除以2等于180°。
于是,结论就出来了——
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看成是长方形剪开的。
所以任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
那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呢?
——任何一个锐角三角形都可以沿高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和是180°+180°=360°,而其中有两个直角拼在一起成了一条直线,所以真正作为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就是360°-90°-90°=180°。
同样的道理可以说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孩子经过这一番探究,孩子对三角形的理解要远多于“内角和是 180°”。
培养孩子的“开放式”的学习能力,才是授孩子以“渔”啊~~
以上建议,只来源于一个普通妈妈对自己普通孩子的经验。
总之,不要太关注分数,那是真正学习过程中的测试而已,学会学习才是根本。
也许后发才能先至,也许慢功夫才是真功夫,也许,起起伏伏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才三年级的孩子,未来无限可能。
#教育创作激励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