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朝鲜为中国宋朝修正史-以《宋史筌》来争夺中华文明正统

《宋史》是元末官修史书之一,也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但《宋史》有一个“繁芜杂乱”的大缺点,它修撰时元朝处于崩溃灭亡的前夜,因此用时两年零七个月就匆匆修成,在史实的甄别、史料的裁剪、文字的修饰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自明代开始,便屡有重修宋史之议和实际行动。

最终明代官方没有重修《宋史》,但是民间学者却是多有尝试。

如明代王洙完成《宋史质》100卷,柯维祺编有《宋史新编》200卷,王惟俭有《宋史记》250卷。清代陈黄中编《宋史稿》219卷、陆心源编《宋史翼》40卷等。

还有很多学者立志重修,但未完成便辞世了。

不仅国内有重修宋史之举,就是在国外也有实际行动,而且国外还修成一部官方的宋史著作。

《宋史筌》

这部宋史便是李氏朝鲜官修的一百四十八卷《御定宋史筌》(简称《宋史筌》)。

出现国外官修的中国史书,这在中国二十四史的历史上是一个特例。

朝鲜正祖李祘御定《宋史筌》

自明代以来,朝鲜文化处处显示出以大明为母国的特性,久而久之形成了“小中华”的文化及民族意识认同。

明代时,朝鲜君主多次请求明朝皇帝赐书,由此中国书籍大量传入朝鲜,《宋史》等一系列史书也就此传入。

而满清入主中原后,朝鲜人的“小中华”意识更加彰显,视满清为夷狄,以明朝正统和中华文化继承者自居。

朝鲜正祖大王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时期,朝鲜正祖李祘(音算)主持改编《宋史》,书成,命名为《宋史筌》。

《宋史筌》有由朝鲜正祖亲自操刀,李祘“于春宫日讲之余,即已究心厘纂,仍即原史再四绎览,手自勾乙,略具编帙”,在交给十几个文臣反复打磨,“积数十年,经数十臣,再三确例”,最终于1780 年完稿。

可以说,《宋史筌》是朝鲜王朝根据元官修《宋史》而进行改修,同时以其他史料加以补充完善,由正祖亲撰和御定,众多阁臣、儒生等参与编校而成的一部“宋史”。

《宋史筌》卷首有正祖的上谕,明确交代重修宋史和命名原因。

“筌,所以漉水取鱼也。”

《宋史筌》就是删除《宋史》中繁芜错误之处,挤去水分,留下干货的意思。

《宋史筌》

它基于《宋史》又超脱《宋史》。《宋史筌》和《宋史》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以下几点。

一、尊正统、正名位、辨夷狄

由于元代汉化水平低,修《宋史》之际并没有按儒家那一套标准要求去修史,这也是《宋史》为读书人诟病的重要原因。

其中关于中原文明最为关注的“正统”问题,元代的处理最被后人质疑。

元人将辽、宋、金各视为正统,分别修《辽史》、《宋史》和《金史》。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朝鲜人,便是严格按照“尊正统、正名位、辨夷狄”的标准改编《宋史》。

这在《宋史筌》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宋史筌》外国传

《宋史筌》以宋为正统,将辽金和蒙古三传,纳于《外国传》中。

辽、金、西夏俱是宋朝外,不可与宋并立各史以乱其统……至皇明因循未改,此是史家之大失也……至忽必烈始并吞中国,天下之大统一而已,忽必烈十六年以后,则不得已许其闰位矣,大宋未亡之前,岂可容各立史也?

在这样的正统意识和华夷之辨的观点下,《宋史筌》一改元代的正统观,以宋为正统,辽史、金史、西夏史和南宋灭亡前的蒙古史,统编入《外国传》,不与宋朝并立。

而相应的,对于涉及辽、金的很多词汇都回归到“虏”,“虏贼”状态,辨夷狄便是如此。

朝鲜正祖李祘同时将高丽传列为“外国传”之首,以显示高丽与辽金的不同。

此外《宋史》中对宋末三帝恭宗赵显、端宗赵昰和怀宗赵昺的处理也大有问题。

《宋史》对这三帝不称“宗”也不称“帝”,只称呼为瀛国公、益王、卫王,而且还将端宗赵昰、怀宗赵昺的事迹附于赵显本纪之中。

朝鲜正祖李祘对元人的这种处理极为不满,本着“尊正统、正名位”标准,《宋史筌》将宋末三帝单独立纪,和之前宋帝一样各立本纪,以“揭二帝之年号,尊正统也。”

二、将宋代理学大家升格,列入“世家”

朝鲜仰慕中华文化,以儒家思想治国,尤其是宋代程朱理学更是被奉为圭臬。

所以他们对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五位理学大家格外看重尊崇,“特升周敦颐等五贤于世家”,将他们列入世家以示推崇。

《宋史筌》影印

《宋史筌》中周敦颐等五人列入“五贤列传”,位于一大批开国功臣传记之前,公主列传之前,这是与《宋史》大大不同的。

这样的位置就是等同于“世家”看。

《宋史筌》还仿照为孔子弟子立传的做法,将程朱师友门人等列入儒林传,并置于循吏传之上。

可以说朱熹等人在朝鲜得到了在中国史书中所没有的地位和重视。

三、特立“遗民传”,以显气节

南宋灭亡后,有一大批宋人选择成为遗民,他们忠贞不渝的气节正是儒家一贯彰显的。

《宋史》并没有记载这些遗民之事,有些遗民被纳入《元史》。

这让李祘很不满:

“遗民者,隐忍畏约,孤行孑立,嘻嘻咄咄,如痴如狂而隐,然为蒙古之勍敌。”

“其人也生既遗其身矣,顾何惜乎?死遗其名而必列《元史》耶?……其人之列是史,不其辱乎?”

朝鲜正祖

于是李祘从一些文人笔记中,如陶九成《辍耕录》、周密《癸辛杂识》等摘取了119认为遗民事迹,列入‘“遗民传”。

《宋史筌》对《宋史》的改变远不止以上几点,如对《天文志》、《礼志》、《乐志》、《仪卫志》、《舆服志》、《刑法志》等都进行修改,删汰重复,或据史补充。

《宋史筌》

《宋史筌》对《宋史》的修改正如李祘上谕要求的那样:

“揭二帝之年号,尊正统也;传三虏之僭伪,黜夷狄也;配后妃于本纪,壹名位也;次宗室于世家,重敦亲也;补遗民于列传,与贞节也;外三忠于原史,标不臣也。”

修史争夺中华文明正统

朝鲜日本及越南都有不少域外汉籍,这些汉籍多是从中国传入的。

而148卷《宋史筌》是依据汉籍改编的中国史书。

作为一个外国君主,朝鲜正祖李祘亲自主持改编修撰一部外国史,可不仅是《宋史》有缺点和他们仰慕中华文化那么简单。

国家治教政法,忠厚宽仁,列圣相承,化理郅隆,绥猷垂谟,至善尽美,重熙累洽,悠久无疆,有非历古之所能克媲。若有宋矩矱之正,文物之盛,与夫儒术之赅性理,士习之重名节,即我朝之所尤尚者。有其尚也,则宜急所征;苟欲征也,则莫于史。

一国历史是一国文明的象征,李祘修《宋史筌》是带着继承中国正统的意图。

《宋史筌》

在受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深刻影响下,朝鲜出现文明认同和华夷认同心理,在明朝灭亡后,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人自然欲争夺中华正统地位。

尊宋为正统,和尊明为正统都是一个道理,尊宋尊明,本质都是尊华。

满清以胡人入主中原,朝鲜人打心里是轻视的,他们认为中原文明正统落到了朝鲜身上,朝鲜要努力表现出正统继承者的身份。

朝鲜正祖李祘御制《宋史筌》便是自称“小中华”的朝鲜欲争夺中华文明正统的一个表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