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ITBEAR科技资讯

ITBEAR科技资讯

ITBEAR科技资讯-中文IT资讯报道+媒体精选!

ta的内容13万
大图模式
评论
点赞
分享
放大字

宝马G90 M5内燃机强劲,性能是否真的过剩?

2024-10-29 06:03
1

【ITBEAR】全新的宝马G90 M5,接近2.5吨的整备质量,搭载了宝马最新的4.4T混动引擎,代号S65,可以说是强悍的一塌糊涂、豪华的一塌糊涂。

但是相比于强大而无法完全使用的动力来说,更大的整备质量带来的感知还是十分明显的,相比前辈们的专注于驾驶这件事本身来说,G90 M5变的全能而复杂。

我们觉得,虽然未必是一件好事,但是可能也是没办法的事。

Author / 酷乐汽车

全新G90 M5,暂时还没什么驾驶评测,我们搜罗了一些,供大家参考。

言简意赅的说 —— 宝马G90 M5:超乎寻常的强悍,然而性能过剩是最大的问题。

宝马G90 M5在极致性能方面表现惊人,但这种强悍的性能在日常道路上可能并不完全适用。这款新一代M5的重量高达5,390磅(约2,445千克),几乎相当于两辆丰田GR86的重量。

尽管宝马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掩盖了这款车的重量,但其巨大的体量仍然成为驾驶中的重要感知。

多年来,宝马在M5车型的设计上并不刻意追求最高的马力输出或夸张的造型,而是专注于驾驶平衡感。这种核心理念使得M5不仅是一款纯粹的运动轿车,更是能在高速公路、赛道和乡间小道上均表现出色的全能车型,深受追求全方位驾驶体验的用户青睐。

然而,最近几代M5车型的设计重心逐渐向大功率和极限加速转变,随之而来的是车辆重量的增加,逐渐将M5从全能的运动轿车演变为一款超级GT跑车。

宝马G90 M5在性能参数上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技术优势和动力输出。

宝马为这款M5配备了强大的4.4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搭配一台电动机,整套插电混动系统的综合输出功率达到717马力(535千瓦),最大扭矩更是高达1,000Nm。

在传动系统方面,宝马采用了经过调校的ZF八速自动变速箱,同时支持宝马标志性的xDrive全轮驱动系统。这套动力系统让M5的0-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保持在约3.4秒,在同级别高性能轿车中名列前茅。

动力系统与扭矩表现

宝马S68引擎不仅仅是动力的提升,更代表了宝马M部门向模块化架构的过渡。这款双涡轮V8发动机结合了最新的Hot V设计和对称式涡轮布局,可以有效减少涡轮迟滞,确保在低转速区间就能获得充足的扭矩输出。

S68引擎的峰值扭矩输出从约1,800转/分钟便可开始提供最大扭矩,这意味着即使在日常驾驶中,驾驶者也能轻松感受到加速的推背感。电动机的加入进一步优化了动力响应,即便是在低速或中速加速时,瞬间扭矩的填补使得M5的加速体验更为顺滑且迅捷。

加速性能与换挡逻辑

在实际测试中,2025款M5从0到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约为3.4秒,这一成绩虽与上一代相差无几,但宝马通过电动机的即刻扭矩填充,让车辆在80-120公里/小时的中段加速上表现尤为出色 —— 仅需2.2秒。

这种短时间内的迅速加速表现非常适合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超车,尤其在需要快速拉近与前车的距离时,M5表现出色。

这款八速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同样是宝马精心调校的结果,特别在Boost模式下,只需按住方向盘左侧换挡拨片,车辆的所有动力设置会切换至最高状态,持续约10秒,让驾驶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到“暴力加速”的快感。

M5在手动模式下并不会自动升挡,特别是当发动机达到7200转/分钟的红线时,这种细节设计让车辆更具操控乐趣。变速箱在不同的换挡模式下会产生不同的换挡感受,其中在最激进的模式下,变速器的换挡会带有明显的冲击感,增加了赛道驾驶的“戏剧性”。

悬挂系统与转向调校

在悬挂系统方面,宝马为2025款M5配备了前双叉臂悬挂和后五连杆悬挂,并且具备可调的自适应悬挂系统。这种设计使得M5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尤为出色,同时也保证了其在复杂路况下的乘坐舒适性。

在舒适模式下,悬挂系统对路面起伏的过滤效果良好,车辆的动态响应保持平衡且柔和。

后轮转向系统的加入提升了M5的转向灵活性。

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时,后轮转向能够在较大角度上与前轮反向转动,以减少转弯半径;而在高速时,后轮会与前轮同向转动,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这种设计在试驾中表现明显,特别是在狭窄道路上转弯时,驾驶者能够感受到车辆的灵活性和贴地感。

转向系统则为驾驶者提供了精准的反馈。

尽管M5车身尺寸庞大,但宝马通过精密调校的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让其转向响应迅速且灵敏。

方向盘的反馈适中,既不会过于沉重,也不会显得虚浮,无论是高速巡航还是低速行驶,驾驶者都能清晰感知到车辆的动向。特别是在激进驾驶模式下,转向系统的响应时间极短,驾驶者能快速地调整方向并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制动系统与能量回收

为匹配M5强大的动力输出,宝马为该车型提供了高性能刹车系统,并支持碳陶瓷刹车的选装。

标准制动系统已表现出色,制动力均匀且踏板反馈线性,即使在长时间制动后也能保持良好的刹车性能,未出现热衰退的情况。碳陶瓷刹车的选装进一步提升了M5的制动表现,特别是在高温高负荷的赛道环境下,碳陶瓷刹车能够提供更出色的耐久性和散热性能。

M5的制动系统集成了能量回收功能。

在日常行驶或刹车时,电动机会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车辆的能源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刹车系统的负荷。即使在频繁制动的情况下,能量回收系统的存在使得刹车盘和刹车片的磨损有所减少。

混动系统与电池续航

2025款M5配备的22.1千瓦时电池能够在纯电模式下提供约40公里的续航里程,足以满足日常通勤需求。

在满电状态下,驾驶者可以切换至纯电动模式,以减少燃油消耗。宝马还特别设置了多种混动模式,包括自动、节能和电动模式,驾驶者可以根据路况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动力分配模式,以优化燃油经济性。

在实际测试中,M5的电动续航表现优于预期。即使在激烈驾驶的情况下,电动系统也能够保持一定的续航里程,而在温和驾驶环境中,其纯电动续航表现稳定。宝马预计M5的混动系统在北美的续航将达到约50公里,这一数值与实际表现相符。

在德国家乡的乡间小路上驾驶时,M5宽大的轮胎和巨大车身略显突兀,尤其是在较窄的弯道快速过弯的时候,驾驶者始终是一直可以感受到车子的重量的。

M5的后轮转向系统在低速转弯和急转弯中显现出明显的优势,使得操控更加灵活。

然而,车辆仍旧无法完全实现那种“环绕驾驶者”的紧凑感。特别是在变道或快速转弯时,M5的侧向重力感依然存在,提醒驾驶者这是一辆接近2.5吨的重型高性能轿车。

在更开阔的高速公路和长直道上,M5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得益于双涡轮增压V8与电动机的无缝衔接,M5在任何速度下都能迅速做出响应。无论是中途加速,还是在1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轻点油门,车辆都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动力爆发。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M5能从巡航状态迅速提升至超高速度,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延迟。这种线性的动力输出加之四轮驱动的稳定性,使得驾驶者对车辆的信心大增,能够以近乎“肆无忌惮”的方式体验极限加速。

然而,即便在舒适模式下,M5的悬架仍保留了相对刚硬的调校。这种调校在高速行驶和激烈驾驶中提供了卓越的稳定性,车身在过弯时的侧倾控制得当,几乎没有多余的晃动。

但在乡村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较硬的悬架和车体较低的姿态有时会让驾驶者感觉到轻微的震动,尤其是通过减速带或较大坑洼时。

驾驶体验的另一亮点是自定义的驾驶模式。

宝马M5的方向盘上配备了两个红色的M按钮,可存储预设的驾驶模式。

驾驶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油门响应、刹车力度、方向盘手感以及牵引力控制等,并迅速切换到适应当前路况的模式。在高速行驶时,这样的自定义模式可以让车辆在舒适与激进之间切换,以获得最佳的动态体验。

例如,在舒适模式下悬架略显柔和,但切换至运动模式后,悬架迅速变得更加紧致,车身反应更加直接。

M5的制动系统同样表现出色,标准的制动配置提供了线性且强劲的制动力,而选配的碳陶瓷刹车则进一步提高了制动的耐用性与响应性。

在高速刹车的过程中,M5的刹车响应几乎没有迟滞,且踩踏的力度反馈清晰。刹车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持冷静,未出现明显的热衰减迹象,使得驾驶者能够安心应对高强度的驾驶场景。

宝马G90 M5的驾驶感受充满力量与精准,车身沉稳且动力充沛。

其动态表现特别适合于高速巡航与大幅度加速的驾驶情境,虽然在狭窄道路和低速转弯时,庞大的体量让其缺乏某种紧凑感,但宝马M5以豪华轿车的姿态,带来了赛车般的操控能力与强大的动力储备,但是依然是那种超大GT车型的感觉。

宝马G90 M5在外观与内饰设计上体现了宝马M家族的标志性元素与设计风格,同时融入了一些独特细节。

外观设计:肌肉感与空气动力学

宝马G90 M5基于最新一代5系打造,并通过一系列细致的M设计语言赋予了其独特的外观。前脸设计采用了宽大的双肾进气格栅,尽管进气格栅被部分黑色塑料填充并可发光,但仍保留了经典的宝马家族特征。

下方的三段式进气口采用了锐利的角度设计,以三角形为基础,提升了整车的攻击性。设计师还特别强调了格栅与下部进气口之间的流畅过渡,以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并增加冷却效果。

车身侧面是宝马M5最具力量感的部分,尤其是加宽的后轮拱,使得整车看起来更加厚重而有力。

相比普通5系,M5的轮拱向外扩展了数厘米,形成更低趴且更具侵略性的姿态。这一设计不仅增强了视觉上的稳定感,同时也带来了更宽的轮距,为车辆提供更高的抓地力。

宝马为2025款M5搭配了多款颜色选择,从岛屿曼绿色、火焰红到代托纳紫色,这些亮丽的颜色符合运动轿车的定位,还赋予了M5与众不同的个性。

尾部设计中,四个直径达100毫米的排气管成为视觉焦点,它们从后扩散器中伸出,直接表明了这款车的强劲性能。贯穿式尾灯设计在尾部形成了清晰的光带,使得M5在夜间行驶时更具辨识度。

尾部的设计总体上强调了水平线条的延展性,使得整车显得更加低矮宽大,同时尾部扩散器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空气动力学表现,有助于高速稳定性。

内饰设计:豪华与运动

宝马G90 M5的车厢,内饰设计以黑色皮革和碳纤维饰件为主。宝马通过细节设计使整个车厢极具豪华感和运动氛围。

例如,方向盘采用了平底设计,搭配红色的12点钟标记,确保驾驶者在激烈驾驶时能够轻松找到方向指向。方向盘上的红色M按钮可以快速激活个性化的驾驶模式设定,让驾驶者能够在瞬间进入预设的驾驶模式。

在中控区域,宝马使用了其最新的iDrive 8.5系统,这是宝马最新一代的多媒体系统,配备了更大的中控触摸屏,显示界面清晰,操作流畅。驾驶者可以通过屏幕调整包括悬挂、变速箱、刹车和动力分配在内的多项设置。

宝马还在中控台配备了旋钮控制器,让驾驶者可以在行驶时更轻松地调节系统。值得注意的是,M5还提供了增强现实导航功能,这一功能不仅让导航信息更加直观,也提高了行车安全性,特别适合在高速公路和陌生路段驾驶。

说实话,可能像一个复杂的游戏机,设置特别多,但是很想用预设。

座椅与空间布局:舒适与支撑性

2025款M5的座椅采用了全新设计的M运动座椅,兼顾舒适性与支撑性。

座椅以高级皮革包裹,座椅靠背和坐垫的两侧均加装了更厚的支撑垫,使得在激烈驾驶时能够更好地固定身体,减少侧向滑动。同时,座椅还具备电动调节功能,可以调整座椅高度、靠背角度、腰部支撑等,以确保驾驶者和乘客的最佳舒适性。

前排座椅还提供通风和加热功能,尤其适合长时间驾驶使用。不仅如此,宝马为M5的买家提供了红色座椅选配,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后排座椅同样提供了充足的腿部和头部空间,使得即使是长途旅行,乘坐体验也十分舒适。后排还配备了独立的空调控制区域,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温度和风速,确保车内环境的舒适。

科技配置与驾驶辅助系统

在科技配置上,宝马G90 M5配备了全面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盲点监测等,确保驾驶安全性。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车速,以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减少驾驶疲劳。

这些功能的加入使得M5不仅是一款高性能轿车,同时也是一款在长途旅行中能够提供足够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车型,还是符合GT的定位。

M5的车内配备了Bowers & Wilkins音响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出色的音质体验,无论是在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上行驶,都能够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优质的听觉享受。

宝马还在车内安装了带有触控调节的空调出风口,使驾驶者和乘客能够更方便地调节空调风向和风量,这一细节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内饰的科技感。

宝马G90 M5的动力参数,在高性能轿车领域的强悍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可能过剩的实力,这些动力压根用不完。

而且不能只看零百,看看综合实力和后段加速和耐久度,我们真觉得电车可能没什么好比的。

717马力的综合输出和1,000Nm的峰值扭矩,带来了较为突出的直线加速表现,宝马一如既往的动态操控性上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尽管车辆整体重量较大,但通过后轮转向和电子悬挂系统的调校,宝马成功让M5在日常驾驶和极限性能之间,还是找到了平衡。

但是与经典的E39或E60 M5相比,新一代M5在驾驶的“原汁原味”上略显数字化,但这一切却使得它在高速和长距离行驶中更具优势。

说白了,开着可能没那么多原始的乐趣。

More

今日日签

来源:http://www.itbear.com.cn/html/2024-10/565543.html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评论(174)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搜狐我来说两句用户公约》

0/100 发表评论

大白兔

把广告牌识别成车修复了吗?
昨天 01:45
黑龙江
回复

大白兔 小子

  • 大白兔TGXprpqJZGM

    • 大白兔TGXprpqJZGM

      把广告牌识别成车修复了吗?
    把广告牌识别成车修复了吗?
把广告牌识别成车修复了吗?
昨天 01:45
黑龙江
关闭回复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374 条评论

评论(374)

0/100 发表评论

{{item.userObj.user_name}}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item.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content }}
{{ item.content }}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commentStore.commentObj.participation_sum}}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