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村落丨杨家堂村:崇德尚文兼收并蓄,仁义家风世代相承

时光里的村落

第 五 期

在松阳

隐藏着诸多宛如瑰宝般的村庄

它们历经岁月的沧桑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镶嵌在山水间,行走在时光里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它们是文化的传承者

延续着古老的传统

今天《时光里的村落》系列报道

将镜头聚焦三都乡杨家堂村

探寻它的历史与文化

(

三都乡杨家堂村

)

杨家堂村是三都乡一个小山村,村民不姓杨,90%姓宋。其始祖系明代开国文臣、著名大儒宋濂的裔孙宋可三。明朝胡惟庸案发,宋濂家族遭政治迫害,其后裔宋可三隐瞒身份迁居松阳呈回村。清顺治初年,呈回宋氏九世孙宋显昆,见杨家堂林木阴翳、山势崎岖,是绝佳秘境,于是在山腰处开荒拓地,伐木筑屋,颇为艰苦。至宋显昆四世孙宋宏堂(字增堂)时,杨家堂村开启了蜕变。民国十四年《京兆宋氏宗谱·卷之二增堂公像赞》记载:“兼金百镒,有遗于衢,公拾以俟,泣谢欢呼。”指宋宏堂在一凉亭歇脚时,拾得内有价值百镒银子的钱袋,仁义敦厚的宋宏堂就地等待并如数奉还。因失主是做木材生意的商人,宋宏堂便跟其当学徒,还带领宋氏族人逐渐兴盛。到了晚清,杨家堂组织起一支建筑队伍,四处筑墙垒屋,殷富者迭出,在宋显昆当年刈茅结庐的山坡上,建起了层层叠叠的房屋,成为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

村落正中心是宋氏宗祠,始建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民国十三年(1924)重修,建筑工艺精湛,从高大的墙体到细如发丝的微雕,无一不显露出宋氏子孙对祖宗的崇仰和膜拜。迪德学堂、踏碓房、泉济堂道观等30余幢清代、民国大屋拱卫在宋氏宗祠前后左右,门屏户牖牛腿雀替等雕饰各种吉祥花纹,鹅卵石铺就的各色图案在民居的天井和小院中开放,门墙犹如一页页诗抄,或家训或诗文,宋氏族人把《宋氏宗谱·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孝悌力耕》《诗经》《论语》等经典词句及古训搬上墙面,指导宋氏族人为人处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宋氏先人制定的家规中均可找到规范。

300多年来,祖辈的训诫不仅刻在家家户户的墙头上,更落实于具体的行动中,杨家堂宋氏后人谨遵家规,勤于耕作笃于读。光绪二十七年(1901)杨家堂村就创办了松阳县最早的小学之一:迪德学堂。据史料记载,自道光以降,杨家堂有贡生、庠生、国学生30多人;1905年至今,考上近代各类师范讲习所、现代高等院校的就有百余人。

从医,也是宋氏族人身上的显著标签。道光年间,全县疫痢流行,宋氏族人宋德焕四方出诊施药,并代代相传,开创了杨家堂宋氏世家中医。长子宋国洪、孙宋君楣以及曾孙宋起钰,连续在杨家堂设“中药楼”,行医施药120多年。后世孙宋昌存更是当代中国寄生虫病领域权威人物。

2013年,杨家堂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如今,高低错落的老屋,鳞次栉比的马头墙,斑驳的壁书,承载着杨家堂人漫长而深情的文化表达,仍滋养、影响一代又一代宋氏后裔。

供稿:松阳县档案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