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国军为何经常见死不救?党内派系太多,中央军内部就分为三大三小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蒋介石为何会失败?相信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会有不同,其实老蒋自己也曾思考过的,不过他想的不是民心,而认为是国民党内部的问题。

在他的日记中,多次痛斥党内的腐败、将领的怕死,还有各大派系的互相掣肘,以至于根本无法拧成一股劲作战。

蒋介石说的一点都没错,国民党内部不但有如中央军、桂系、西北军、东北军等几大派系之争,就连他自己的中央军麾下都山头林立,打起仗来不是一系的都不会拼尽全力配合,这样的国军怎么能不败呢?

想要弄明白国民党中为何会那么多派系,先就要从蒋介石的发家史说起。

蒋介石早前只是国民党中的小辈,广州政府倚靠的粤系军队没几个人看得上他,他能够崛起,靠的是黄埔教官和学生组成的军官团部队。

以这支黄埔军为基础,蒋介石不断招降纳叛,到1928年第一次下野复出时,能掌控的部队已经达到了近20万。

后来的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蒋介石都是胜利者,这样一来又收服了战败方的势力,兵员进一步扩大。此时老蒋嫡系的各大师长,其实就已经隐隐有了派系的雏形,后来随着蒋介石势力的壮大,情况愈发严重。

全面抗战爆发之时,国民革命军在编的野战部队有182个步骑兵师,其中有33个是蒋介石的中央军嫡系,还有64个是依附于蒋介石的中央军旁系,加起来中央军是97个。

这个旁系即失去了灵魂人物不得不服从南京调遣的部队,像湘军、粤军、黔军、闽军、鄂军各类都有,他们虽然不完全死忠于蒋介石,但至少不会出现听调不听宣的情况。

抗战之初中央军部队加起来超过了全国在编陆军的一半,蒋介石仍不满足。

为了能够政令合一,抗日陷入僵持阶段后,

老蒋就利用自己掌握了军饷分配和编制番号的权力这一点,大力提高嫡系部队的占比、削弱杂牌军的实力。

比如说临阵脱逃这一点,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保存实力连续放弃济南、泰安和济宁等地,蒋介石怒而将其处决。

然而在兰封会战中,27军军长桂永清从兰封不战而逃、紧接着第8军军长黄杰弃商丘而逃,使得国民党12万之众无法歼灭日军一个师团,连蒋介石都痛骂是千古笑柄。

结果呢?桂永清和黄杰只是在短时间内被下放,很快又委以重任,甚至后来都是国民党的一级上将。为啥?就因为这两人是黄埔一期生,是老蒋的嫡系。这种双标成功让中央军与“杂牌军”之间一消一涨。

而且蒋介石为了削弱“杂牌”,往往会强令这些部队开赴抗日第一线,做些立功捞不着、送死第一批的事,有些气节不够的“杂牌”将军面对老蒋这种软刀子的消磨,就选择了投敌做汉奸。

总而言之,这些做法对蒋介石来说很有成效,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抗战时期的高级指挥系统。在早期,集团军总司令一职大部分都是地方实力派担任,比如第1集团军宋哲元、第3集团军韩复榘、第7集团军傅作义、23集团军刘湘等等。

但是到了中后期,已经有相当一批黄埔生担任了集团军总司令,比如第5集团军杜聿明、第11集团军宋希濂、第24集团军王耀武等等。从这个转变就可见,中央军的势力又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蒋介石的吃相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其他实力派为了不被吞并,往往会在战斗时保存实力,其实对抗日大业并没有什么益处。

中央军急剧膨胀后,其内的重要将领为博个前程就选择了抱团,因此逐渐形成了以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掌握第八战区实权)、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

三人为首的三大派系,并称为“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

陈诚土木系:

陈诚原是黄埔教官,靠着对蒋介石的忠诚逐渐得到信任,他赖以起家的部队一为“十一军”,一为“十八军”,拆开来就是土木二字,因此被称为土木系。

陈诚有个外号叫“小委员长”,就是因为他在国民党中地位超然。抗战时担任过政治部长、军政部长,靠着老蒋的信任,他也将自己的亲信扶上了高位,或直接或间接控制的部队超过了50万,是三大派系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的。

胡宗南少壮系:

胡宗南本身只是黄埔一期的学生,资历摆在这里,他不可能像陈诚那样发展得高,他身边聚集的大多是黄埔学生,董钊、刘戡、罗列、范汉杰、李延年等少壮将领都在其中,最鼎盛时该派系拥有4个集团军40多万人,胡宗南也被人称为“西北王”。

汤恩伯士官系:

汤恩伯早前跟随杨仪在北洋军阀孙传芳麾下任职,北伐之时才投入了国民革命军。不过后来蒋介石将黄埔军校迁到南京,汤恩伯也在其内当过教官,也算得上是黄埔系。

抗战前期立下诸多功劳得到了老蒋的重用,汤恩伯成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四省边区总司令后开始大肆扩军,一度也达到了4个集团军40多万,他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原王”。

不过汤恩伯部名声太差,搞得四处都有怨言,将其与水旱蝗并列为第四灾,后来的豫湘桂战役其部表现也是在太差劲,因此受到了蒋介石的打压,成为三大派系中最弱的。

这三大派系是以战区为基础发展的,中央军还有三个以军为纽带的小派系,大小之间互有关联。

一、第5军:该军是国民党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装甲部队,首任军长是徐庭瑶,在其新编第22师的基础上,先后产生了新一军和新六军这两支国民党"王牌军",所以第5军也有"王牌军摇篮"之称。骨干将领有

杜聿明、郑洞国、廖耀湘

等人。

二、52军:该军是以教导第2师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灵魂人物张治中,骨干将领有关麟征、刘玉章、张耀明等人,不过由于张治中不想打内战,此小派系后来就被分拆了。

三、74军:该军在国民党中赫赫有名,抗日时期有“铁军”之称,首任军长是俞济时,他是黄埔一期生、蒋介石的老乡,也是这个小派系的灵魂人物,内部皆称呼他为“良公”。骨干将领有

王耀武、李天霞、余程万、张灵甫

等人。

随着时间的推进,中央军后来又衍生出“远征军”系、“青年军”系,互相之间也多有重叠。

青年军既是被蒋经国所掌控的军队,对蒋家王朝最是忠诚,像青年军207师在沈阳抵抗到了最后、青年军第205师拒不接受北平改编等等。

另外,中央军里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其以何应钦为首。

何应钦本来长期都是黄埔系中的二号人物,但是在西安事变时,老蒋明明还在张、杨二人手里,何应钦却不管不顾,下令军队进逼西安。

虽然他嘴上是说想要解救老蒋,但大家都看出来此举是在逼西安那边激愤之下处决老蒋,以便他上位。所以经过这件事后,何应钦与蒋介石就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基本上接触不到兵权了。

上述的那些大小派系,由于遭到陈诚土木系的打压,便想报团取暖,何应钦再怎么说名望也摆在那里,于是大家就向他靠拢,顾祝同、刘峙、钱大钧、蒋鼎文等不得志的一众元老就是其中关键人物。

1946年国军进行了一次大整编,由参谋总长陈诚来负责此项工作,在他的一通运作之下,杂牌军或被取消番号,或被强行减员,中央军则得到了大大增强。并且为了防止其他势力坐大,陈诚贴心地安排各大战区部队混编。

比如说华北“剿总”总司令是傅作义,不过副总司令却是黄埔教官出身的陈继承,而且战斗序列中的四个兵团,只有11兵团是傅作义的嫡系,其他三个都是中央军。

这三个中央军也互不统属,李文出自胡宗南第一军,石觉是汤恩伯系,侯镜如则心系中共,这样的配置,我实在不知道国民党怎么能打赢。

华中“剿总”情况也差不多,总司令是白崇禧,副总司令是黄埔一期生

宋希濂,最初战斗序列有第三、第十二、第十四这三大兵团,桂系只能指挥得动第三兵团,黄维12兵团是土木系,14兵团虽然是宋希濂指挥,但士兵中很大一部分是川军。

我知道陈诚的初心肯定是中央军面对“杂牌”军有绝对优势、土木系在中央军里有绝对优势,但他的这番布置完全就是一锅大杂烩,还没打仗内部的互相倾轧就消耗了很大精力,作战效率被严重耽误。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屡次“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其实也是派系斗争的一个缩影。中央军瞧不起“杂牌”部队,一打仗往往就让别人去当炮灰,而“杂牌”军面对命令往往是出工不出力,双方都是在敷衍。

如若其中一方遇难,另一方只会拍手看戏,没叫几声好就已是给面子了,怎么可能会拼命去救援呢?

与之相反的是,解放军中只要有命令,各部都会争先上前,很多将领因为抢不到主攻任务还气急败坏。我们是带着解放全中国的崇高理想,国民党却只是为完成任务的应付,两相一比较,胜负不是显而易见了吗!

这些问题,蒋介石并不是看不到,只是看到了也无可奈何。他麾下所有重要将领都在做着这些事情,他没办法将这些人一撸到底,否则谁来给他做事?

但他也无法一次将其他“杂牌”全部清除,实力上做不到,如果他对桂系动兵,川军、傅作义等部就会生出别样的心思,到时外要对付中共,内部又纷争四起,那他去台湾的时间会更提前。

所以这对蒋介石来说基本无解,当然,他最后还是做到了清除其他派系,不过那是在远赴海峡对岸之后的事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