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情商和智商哪个更重要?明朝大才子解缙有话说

公元1415年,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在修完永乐大典之后,被明成祖朱棣下令诛杀,享年四十七岁。解缙死后,家中的所有财产被抢夺一空,妻子儿女以及宗族都被放逐到辽东一带(今辽宁省一带。

为什么身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下场如此凄惨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解缙的生平,相信大家会有所发现。

解缙的母亲高妙莹是妥妥的才女一枚,所以小时候解缙的教育都是由母亲来完成,母亲教得极好,所以解缙十八岁的时候就中了解元(洪武二十年江西省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赴京会试,考中了第七名,在之后的殿试中被录为二甲进士。

中了进士当然要去做官的。按照一般的进士来说,刚刚上任肯定是猥琐发育,但解缙不一样,他初入官场就指责别人玩忽职守,并且指责的还是当朝兵部尚书沈潜,沈潜当然不惯着他,反手就实施手段把他贬去江西。

到了江西他还不罢休,经常上书投诉别人,朱元璋都看着心烦,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到了永乐朝,解缙受到了朱棣的重用,被提拔成了内阁首辅。一次朱棣问他关于立太子的事情,朱棣本人比较中意汉王朱高煦,想改立汉王为太子,但解缙却说:“

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朱棣听了很不高兴,依然犹豫不决。解缙便提起皇太子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朱棣一向比较喜爱自己的这位皇孙,听到解缙说起他的名字直夸'好皇孙‘,随即便让解缙撰写诏书,这才定下了立朱高炽皇太子的地位。

解缙自以为自己很聪明,早早就加入太子的阵营。虽然历史告诉我们最后是太子朱高炽获得了胜利,但当时的朱棣还宝刀未老,过早地介入太子之争,只会得罪另一方的人。

果然,汉王朱高煦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痛恨解缙,经常在朱棣面前说他的坏话,还联合解缙得罪的官员一起上书弹劾解缙。虽然朱棣并没有处理,但也在他心中埋下了解缙此人不能大用的种子。

永乐四年,解缙被汉王诬陷,被朱棣贬到广西做布政司参议。又被朝中礼部郎中再参,从广西赶到交趾。

到了永乐八年,解缙因公回京城办事情,恰逢朱棣和汉王北征。解缙便找到皇太子办完事情就回到交趾。汉王朱高煦又乘机诬陷解缙说他私下见太子,朱棣大怒。而解缙在回到交趾的路上发现百姓受灾严重,又上书给朱棣希望他派人凿江引水灌田。

朱棣一收到他的奏疏,更怒。命锦衣卫连夜追往交趾把解缙抓回京城,关押在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

里。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向朱棣报告锦衣卫的情况,朱棣听到有解缙的名字,便问纪纲:“解缙这人还在吗?”纪纲心领神会,下朝之后就命令手下把解缙用酒灌醉,拖到雪地里埋起来冻死。

虽然

解缙的死,大多是因为汉王朱高煦,但也不全是因为他一个人。在解缙的为官生涯中,他得罪的一个又一个朝廷大员,也在为解缙的死推波助澜。

总体来说,解缙是成于智商,败于情商。可悲可叹!

本文由老叶聊历史原创,更多历史趣闻请关注老叶聊历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