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号称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曾名动京城自请出仕,这位可敬的老人将其一生忧国忧民的情怀倾注于他的文学作品中,这些流传至今的作品已成经典。
话说当年赵匡胤的一出“杯酒释兵权”开启了宋王朝的重文轻武朝廷风气,可谓迎来了文人的美好时代。但同样在文坛崭露头角一跃翘楚的大才子苏东坡却一路颠簸,艰难行走在截然不同的仕途上。他一生辗转湖州知州、黄州、常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惠阳、儋州等地,所到之处皆受民爱戴。人们不禁艳羡才子上任,几乎环游全国由北至南各地,却不知个中辛酸。
究其原因,还得“归功于”其为人耿直不懂得人情世故之圆滑。宋神宗赵顼上位的第二年重新启用王安石为宰相。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王安石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制定新政施行改革,而新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新政中的许多政策过于激进伤害了部分地主的直接利益,社会的大地主和各个官僚便开始群起反抗。
而苏东坡更是直接上谏坦言要求停止免疫法、保甲法等新规的施行,并未出于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是苏东坡坚持落后腐败的旧习才是维系国家危亡的关键,他不满王安石如此激进的变法手段,一方面又担心劳民伤财结果适得其反。
苏东坡的多次言辞激烈的上谏自然引来了王安石一党的不满,李定等人于是群谏弹劾苏东坡,苏东坡两次被贬杭州。
元丰二年六月,由于苏东坡多次坚持废止新政部分新规,李定等人再次无限苏东坡,从他的诗作中断章取义,强词夺理地歪解苏东坡的诗意,言其“包藏祸心”、“指斥乘舆”,最后,苏东坡以“毁谤军相”下狱。五年后,神宗再次启用苏东坡,但明迁实贬,一道圣旨把苏东坡派遣到了汝州。
1085年,神宗驾崩,九岁的赵熙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颇为赏识苏东坡,将其召回京师任三品翰林。此时的苏东坡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方觉苦尽甘来。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保守派东山再起,司马光主政后秉持全盘否定“王安石新政”的态度,掀起了“复古”的政治浪潮。此时苏东坡又站出来,认为王安石的新政,尚有不少可取之处,反对司马光的做法。司马光勃然大怒在太后面前参他一笔,于是苏东坡又遭遇贬责。
这时的苏东坡虽然被贬颍州,却如何也无法改变其新旧两党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地位,自此,苏东坡被一路贬谪南下,没能再回到京城。
试想苏东坡满腹才华,何曾不知晓圆滑处事能保证仕途一帆风顺,但偏偏他的人生原则不允许他在强权面前忍气吞声,也许无人知晓他的一片忠心,但难能可贵的是这位流芳百世的清官诗人一直在坚持做自己。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本文为百家号作者无风却起念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