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风吹过,新北区奔牛镇的丰收盛景,可用一个“香”字来概括。稻谷的香,黄酒的香,羊肉的香,随风聚拢、传递、飘散。抓住这独一份的“秋味”,记住这限量版的美好。
水稻熟了,沃野处处好“丰”景
奔牛镇的346公顷水稻成熟了,隆隆的收割声传来,田间地头皆是好“丰”景。走进位于祁家村的润源农场,秋日阳光下,风吹稻浪泛起金色涟漪。这里的水稻从10月25起开镰,农机人员驾驶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一簇簇饱满的稻穗被快速卷入机器内,转眼间脱成一粒粒稻谷。今年,润源农场种植了约13公顷软玉水稻,平均亩产量超过1000斤,是奔牛镇水稻产量最大的家庭农场。水稻收割完后,农场会进行干燥、碾米、包装等一系列工序,最后成为一盒盒印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奔牛润”品牌大米,每年都被慕名而来的客人订购一空。
“奔牛润”大米之所以受欢迎,一是口感好,二是农药少。农场副总经理孙才亚介绍,水稻一季只需打一次农药。“生态环境好,每年耕田的时候,白鹭成群结队地来,虫子都被它们给吃了。”在贺家村的常州沛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数百亩稻田也进入了收割期。这里的水稻采用“稻鸭共生”的生态种植模式,产出的“奔兴”牌生态米不抛光、不打蜡、营养价值高,在第二届“常州好大米”评比中获得银奖。坤明农机服务合作社社社长陈坤明拥有稻田40余公顷。他种的水稻品种多样,包括软玉、南粳505、南粳46等,生长周期长,穗大粒多。作为何家塘的种粮大户,陈坤明多年来亲历亲为监督粮食生产,并且心系村民,坚持销售平价米。
黄酒咖啡,一杯喝出古韵与时尚
这个秋天的第一杯特调,一定要留给奔牛镇的美丽乡村史陈家村。“黄酒咖啡特调”入口,丰收的滋味盈满舌尖心头。黄酒是奔牛的一张美食文化名片,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奔牛,糟坊业非常发达,所酿之酒因其独特的风味而被称为“兰陵陈酒”和“苦陈”。随着时间的推移,奔牛黄酒的名声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有着“不喝奔牛酒,枉在江湖走”的美誉。
千年之后,奔牛黄酒遇到手冲咖啡,入口如奶油般丝滑,咖啡的焦香混合着淡淡酒香,片刻之后,淡淡回甘袭来。置身美丽乡村的美景中细品一杯,劳作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都有了具象化的感受。
奔牛黄酒作为东桥村重点培育的农产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每年新春,史陈家村会举办“奔牛打酒节”,并在坚守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活力。如今菊黄蟹肥时,奔牛黄酒不仅是绝佳的佐餐美酒,更是年轻人的休闲饮品新时尚。
羊肉飘香,“小作坊”打开大市场
每个爱吃羊肉的常州人心中都有一本地图,有些声名在外,有些是私人珍藏,奔牛镇何家塘的羊肉就属于后者。“何家塘做羊肉有一手”,在食客圈里口口相传。等不到冷空气来,就被心急的客人催着早早“上新”,香了一整条街。位于何家塘后王村的沿河小街,掩映在一片苗圃之后,长不过200米,聚集了好几家羊肉小作坊。2017年,这里成为全市首批挂牌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区之后,小作坊开始走上规范经营的道路。时至今日,郭兴大、王小刚等品牌已逐渐打响。郭兴大的羊肉只用产自新疆的巴什拜羊。这种羊生长在天山山脉,喜欢在峭壁的冰缝之间觅食耐寒牧草,只长精瘦肉,吃起来有股原始的肉香。招牌的白切羊肉桌桌必点,只需用盐、姜、酒调味,就有天然去雕饰的美味。想呼朋引伴吃烤全羊的,可以去隔壁的王小刚羊庄。来自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锡盟羊烤到滋滋冒油的时刻,梦中的边塞就在眼前。
何家塘羊肉作坊集中管理区实现规范化管理后,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王小刚羊肉加工坊获评江苏省“名特优”食品小作坊。郭兴大羊肉作为常州地标美食优质食材,在2021年度“中国·常州地标美食制作技能大赛”活动中特别展示。如今产品还打进了常州不少饭店、食堂和星级酒店,一年卖掉30多吨羊肉不成问题。
来源:常州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