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消息:2024青岛企业100强揭晓。今年榜单入围门槛为39.29亿元,较上年提高了7.7%(2.81亿元);营收规模、盈利规模、资产规模同比分别增长了5.80%、9.54%、8.28%。
制造业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共有41家企业上榜,主要分布在七大产业领域。其中,食品饮料10家,石化化工、汽车机车各有8家,机械钢铁6家,家电电子、纺织服装、船舶海工各有2家。
上榜制造业企业合计实现营收10738亿元,占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的49.63%,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98.73亿元,占比57.33%;纳税额、员工人数占百强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9.43%、57.46%,较去年分别提升0.5%、0.34%。
服务业有37家企业入围,合计实现营收8087.47亿元,占比37.38%;实现利润448.56亿元,占比36.81%;纳税额占百强企业总纳税额的24.13%,较上一年提升0.8个百分点;资产总额达到45827.50亿元,占比75.12%。【注:百强榜还有20家建筑业,1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领域 ,1家房地产业】
从区域分布看,黄岛区、市南区、崂山区、市北区分别有27家、22家、17家、11家企业上榜,合计占比接近八成。前TOP30企业主要聚集于黄岛区、市南区和崂山区,三区上榜企业营收总额17336亿元,资产总额52653亿元,利税总额1707.01亿元,占百强企业的比重为80.12%、86.31%、79.32%。
毫无悬念,海尔集团高居榜首,已连续20年成为青岛市营收过千亿级的巨头企业,2023年实现营收3718.22亿元、利润219.05亿元。1984年,海尔从德国利勃海尔引进一条冰箱生产线,“开始在市场里学着游泳”。经过40年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大型生态型企业,设立了10大研发中心、71个研究院、35个工业园、143个制造中心和23万个销售网络。
集团业务涵盖三大板块:智慧住居(以海尔智家为代表)、产业互联网(以卡奥斯为代表)、大健康(拥有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莱士3家上市公司)。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海尔已连续15年居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首位,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等产品销量均为世界第一。
海信集团位居次席,去年营收突破2000亿大关,同比增长9%至2022.26亿元,实现利润105.0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其海外收入858亿元,同比增长13%。占比达到42.6%。
早在04年的时候,海信就提出“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战略,坚定实行全球化,一方面接连收购了东芝电视、古洛尼(gorenje)、日本三电等国际品牌,另一方面通过赞助世界杯、欧洲杯打响知名度。截至目前,集团已在全球建设了36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设有30所研发机构、60多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
2023年,海信系电视销售量市占率连续两年稳居全球第二。在家电这一优势产业外,集团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发展了集成电路、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光通信、汽车电子、虚拟现实等一些产业。2023年新增就业7372人,足以可见其诸多业务板块发展迅猛。
青岛市第三家千亿企业是海发集团,蝉联“2024青岛服务业企业收入50强”第一。去年实现营收1138.37亿元,同比增长6.5%,主要来自商品销售(360.6亿元)、贸易业务(664.9亿元)两大板块;利润总额12.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海发集团成立于2012年3月(2021年8月更名),下设10家一级子公司和6家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聚焦城乡建设产城融合开发、现代产业园区开发运营、股权投资和资本运营三大主业,布局开发建设、金融控股与资产运营、影视文化、智慧科技、高端制造、医疗康养、环保节能等七大产业集群,聚集了东方影都、青岛电影学院、澳柯玛等一批品牌资源。截至2023年底,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377亿元。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被誉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新的里程碑。自2018年正式开业运营以来,凭借先进的设施、完善的服务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累计接待剧组300余个,《长城》《封神》《流浪地球2》《万里归途》《独行月球》《热辣滚烫》等电影均在此拍摄制作。
排名4-7位的依次是山东港口国际贸易集团、青建集团、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万达国贸集团。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是今年前十名里唯一的“新面孔”,以534.8亿元的营收位居第八。海控集团、世纪瑞丰集团各自退后一位,分列第九、第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