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他当皇帝五十四年,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非凡成就,开创了“汉武盛世”,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被公认为是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汉书》第一次称他“雄才大略”,从此,这个美誉流传至今。
汉武帝最大的功绩,是开疆拓土,奠定了中国版图。西汉初期,汉朝的国土面积,主要是在中原和长江以南部分地区,而南方的闽越、南越,北方的匈奴,以及西方的西域各国,都是相对独立的国家。特别是匈奴,地域辽阔,人马强悍,经常侵犯汉界,烧杀抢掠,是西汉王朝最大的外部威胁。当时西汉国力虚弱,从刘邦开始,一直到汉景帝,都不得已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以换取短暂的和平。
经过几十年的“文景之治”,西汉积累了大量财富,国家实力大增。汉武帝果断放弃和亲政策,开始武力征讨匈奴。经过四十多年的汉匈战争,终于击败匈奴,占领了北方大片土地。与此同时,汉武帝派出大军,远征大宛,降服西域各国。汉武帝还将南方和西南一带广大地区,全部纳入汉朝的统治范围。汉武帝时期,领土扩大了两倍多,成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汉武帝最突出的贡献,是强化了中央集权,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西汉初期,由于形势需要,除了中央政府之外,还设置了一些诸侯国。文景二帝采取许多措施,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但在形式上仍然存在,这不利于中央统一管理。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策,将诸侯国化整为零,消灭于无形之中,使得中央集权空前强大。
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政权的监督和管理。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汉武帝还实行“中外朝”制度,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把大权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从秦始皇时期就设想的中央集权制度,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彻底实现了。这种皇权专制式的中央集权,在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
汉武帝不仅在国家形式上实现了“大一统”,而且在经济上也实现了“大一统”。为了适应对外征战的需要,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加强中央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他六次改革钱币制度,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解决了多年存在的私铸、盗铸等问题,稳定了金融;他实行盐铁官营,禁止民间经营,有效增加了国家收入;他遏制民间经商活动,由政府直接经营运输和贸易,甚至酿酒、茶叶之类,也由政府直接管理经营。这样,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经济上的“大一统”相互结合,使中央政府的统治更加有力。
汉武帝影响最为深远的创举,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西汉初期,从吕后到文景二帝,都奉行“黄老之术”,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这对于医治战争创伤、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财富积累和人们思想的活跃,统治者需要一种新的治国理念,以利于他们的长期统治。
在这种形势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开始把儒家思想作为教化百姓、加强思想统治的武器。从此,儒家思想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把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后人把汉武帝的提法,改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最有远见的举措,是开辟了“丝绸之路”。汉武帝登基不久,就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联合抗击匈奴。张骞没有完成联合大月氏的任务,却意外地发现和联络了西域其他国家。汉武帝听说在大汉之外,还有许多风俗不同的国家,很感兴趣,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和其他汉使通过多年努力,足迹踏遍了西域、中亚一带,成功开辟了东到长安,西到罗马帝国,最远至埃及亚历山大的贸易通道,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也使大汉威名传播到海外。开辟“丝绸之路”,是中国第一次走向世界,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史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谱写出了更加辉煌的篇章。
汉武帝最大的勇气,是敢于作自我批评。皇帝至高无上,很少有人勇于承认错误,汉武帝是皇帝中进行自我批评的第一人。由于汉武帝连年征战,对外扩张,文景帝时期积累的财富消耗贻尽,百姓负担加重,经济停滞不前。汉武帝在晚年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颁发“罪己诏”,开始改变过去的做法,致力于发展生产,减轻民众负担。可惜,他没来得及改正错误就死了。顾命大臣霍光按照汉武帝的遗嘱,重新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努力发展生产,改善周边关系,逐步恢复了国力。汉武帝知错能改,表现了他的伟大之处。当然,有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汉武帝晚年悔过的形象是后人塑造的。
汉武帝也有不少问题,他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刑法严酷,擅杀大臣,专制霸道,求神问仙,等等。但总体来看,汉武帝是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汉武帝的功绩之一,是打败了强敌匈奴。匈奴作为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长期对立,不断发生战争,然而,匈奴与中原人却有着共同的祖先,同是炎黄子孙。请看《新视角读(汉书)》之四十一,匈奴也是炎黄子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