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三座“大山”压顶,美国自顾不暇!拜登坐不住了,准备跟中国和解?

财联社今年9月消息称,美国财政部发布了2024年7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该报告表明,7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然而,美国的前两大海外“债主”,即日本与中国,均进行了减持操作。报告显示,中国7月的美债持仓量环比减少32亿美元,总持仓规模降至7765亿美元。虽然中国曾于6月大幅增持119亿美元美债,这一增持幅度为今年以来最大,但这种增持态势显然未能持续下去。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2024年10月的年会期间,中美金融工作组于美国华盛顿举行第六次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还有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部门都参加了会议。双方针对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资本市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以及其他双方关注的金融政策议题,展开了专业、务实、坦诚且具有建设性的交流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听取了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的最新进展,并且与中方代表团进行了会面。近期,这并非中美双方首次开展谈判。就在10月25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于华盛顿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共同主持了中美经济工作组第6次会议。当时,中方针对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俄制裁等举措表达了关切。从中国发布的新闻通稿内容看,其措辞中并没有双方同意或者双方一致决定等表述,并且中方提及的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问题,美方也尚未做出纠正。

在与美国的交流合作遭遇阻碍的情况下,10月22日 - 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于俄罗斯喀山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喀山宣言》中有两个备受广泛关注的关键词:跨境支付体系和“金砖国家证券存托结算基础设施”。跨境支付体系属于跨境的金融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高速公路网”。正如高速公路网上有各类货车、客车穿梭往来一样,跨境支付体系在国际金融领域就如同“高速公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流动的是货币资金。

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十六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标志着金砖国家在历史上首次扩大成员后的峰会。此次会晤开启了金砖国家团结自力更生的新篇章,并为全球南方的发展和繁荣开辟了新视野。中国在金砖合作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同时也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根据购买力平价的计算,金砖国家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G7,它们正从世界财富体系的边缘转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就像持续了30年的美国单极时代已然终结那样,美元霸权时代也即将走向尽头。虽然目前以美元和欧元之外的货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比例基数较小,但其正不断增大,同时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比例也有所下降。这一切均表明货币多极化的趋势正日益显著。伴随着实际价值的生产与流通持续脱离美元主导的世界,那些在全球交易中以美元计价的巨额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将不再占据主流地位,它们在某个时刻面临压力将是不可避免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思·罗戈夫近期接受了德国《商报》的独家专访。在专访中,他谈及了美国的政治失败及其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风险,也谈到在特朗普当选总统的情形下贸易可能遭遇的灾难。罗戈夫表示,若没有中国,世界贸易秩序将看不到未来;没有中国,气候政策也没有未来;没有中国,和平也无从谈起,当下迫切需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他还指出,欧洲的地缘政治局势犹如一场灾难,在这样的局势下,没有投资者愿意在欧洲进行投资。并且,欧洲还存在政治上的不确定性,无人知晓欧洲将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只要战争没有结束,压力与不确定性就不会消减。

世界秩序或许是中美之间最后一个关键的争论焦点。中国所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以及全球文明倡议,获得了众多新兴国家的支持,这也体现出这些国家对现存世界秩序中长期存在的不平等现象的担忧。据报告分析,这一情况反映出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和利益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美国需要对此予以认真对待。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有必要重新考量与中国的关系。美国不应再深陷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而应积极探寻合作共赢的新途径。通过对话与沟通来消除误解和分歧,如此才能够构建更为稳定且可持续的双边关系。地缘政治方面的博弈,也给中美关系增添了复杂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美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挑战。然而,竞争并不等同于对抗,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相互依存,共同利益远远超出分歧。美国应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崛起,并寻求共同的发展机遇。要达成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双方均需付出努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