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简介
(一)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二)蓝玉
蓝玉(?―1393年),明朝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二、蓝玉案
(一)事件背景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一直被朱元璋寄予厚望,也是储君的不二人选。朱元璋自小就悉心培养朱标,期望他能够成为一位仁君,朱标也不负众望,勤政爱民,颇具帝王风范然而天妒英才,朱标不到四十岁便去世了。
太子的猝然离世令朝堂内暗流涌动,一些有心之人蠢蠢欲动,想要借此为自己谋取一些利益,这也正是“站队”的好时候,拥立新太子无疑是自己前途的加速器和地位的稳定器。蓝玉在朝中势力不容小觑,此时更是不会坐以待毙。朱元璋也深知此道,便更不能任其肆意发展,必定要出手加以制衡。
(二)谋反原因
蓝玉案谋反的起因《明史》、《明太祖实录》等所述都很简单,归纳起来不过有这两点:第一,蓝玉嫌自己官小,“玉不乐居宋、颖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
第二,蓝玉曾向太祖奏过几件事,太祖都没有听,蓝玉认为“上疑我矣”。
这两点作为蓝玉谋反之理由未免显得过于简单了,《逆臣录》中丰富的材料则予以补充。下面看看《逆臣录》中一些人的供状材料。
府军前卫一前所管步军百户李成的供状载蓝玉对李成等人一说:“我亲家靖宁侯做到侯的位子,如今把他废了。前日说教做太师,今番又着别人做了。我想上位容不得人,公侯每废了几个,久后都是难保全的。你众人征南征北许多年,熬得个千百户、总小旗做,没一日安闲快活,你肯随肴我一心时,早晚来我跟前听候。”
兴武卫指挥金事董翰的供状云:“有本官(指蓝玉)对说:‘我亲家靖宁侯征南征北,受多少苦,熬得做个公侯地位,也把他做胡党全家废了,我自征进回来,见上位好生疑我,料想他必是招出我来。不如我如今趁早先下手做一场,免致后患。我已与库军等卫头日商量定了,未知你众官人心下如何?”
东莞伯何荣之弟何宏的供状载蓝玉对詹级说:“詹尚宝,你老子同我做东宫官,我说与你,你见本朝文官那一个有始终?便是老太师、我亲家靖宁侯也罢了。如今上位病缠在身,殿下年纪又小,天下军马都是我总着。”
按《逆臣录》中供状所述,蓝玉造反之原因除《明史》等所列两点外还有:
1、蓝玉当时身为总兵,掌天下之兵权,有造反之实力;
2、当时太祖已身患重病,《逆臣录》中好些人的供词均提到太祖“病缠身”,太子刚去世不久,太孙允炆年纪尚小,这些都为蓝玉谋反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3、蓝玉手下有一批能征惯战之士,“征南征北”的,许多府军诸卫的头目积极参与蓝玉谋反的活动;
4、靖宁侯叶升是蓝玉的姻亲,他被太祖所杀,使蓝玉也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感觉,这大概是促成蓝玉谋反的最有利的证据。
(三)蓝玉案结果
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谋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剐凌迟处死,念及蓝玉与自己是儿女亲家,朱元璋心一软,宽大处理:碎剐改成剥皮。这样,刽子手把蓝大将军全须全尾整张人皮剥下来,算是留了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明末农民军攻破蜀王府,在王府祭堂发现了这件“文物”。
三、事件评价
蓝玉自恃有功,专恣横暴,所为多不法,举止傲慢,无人臣礼。而蓝玉案和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合称为“洪武四大案”。“蓝玉案”和“胡惟庸案”都是谋反案,受牵连的大多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前后十余年,屠戮上万人。
一个王朝要想长治久安,统治者想要众人信服,须得有真才实学,让人心服口服,如朱元璋这般,利用惨绝人寰的屠戮震慑群臣,以此获得臣服,终究也只是面服心不服,甚至更会心生怨怼,这样的政权终究是难以长久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