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遣唐使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第7次至第10次遣唐使,起止时间是669-733年。这几批遣唐使团规模庞大,一般有4条船,第8批557人,第9批为594人,第10批约500人。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活跃,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经济上交换宫廷贵族需求的珍贵物产,文化上积极吸取唐朝制度文化,推动日本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里,我们重点说说第8批遣唐使团。717年,同批次来唐朝的有25岁的吉备真备、19岁的阿倍仲麻吕和玄昉。
吉备真备
出生豪族,饱读诗书,到唐朝留学18年,734年随第9批遣唐使团回国。唐玄宗爱惜吉备真备是个人才,想留下他,他说,我的国家需要我,毅然回国。吉备真备学过
唐代的天文、历法、音乐、法律、兵法、建筑等等,
带回去很多书籍,以至于一些在中国失传了,但日本还保留着,比如《乐书要录》等等。留学前,吉备真备的等级是从八位下,回国后升到正六位下,次年连升三级到从五位上,担任大学寮助教,辅导400多名学生学习唐朝文化。
这些留学唐朝的人晋升很快,引起了一些本土贵族的强烈不满,藤原广嗣就是旧势力的代表,他们发动所谓“清君侧”的叛乱,直指吉备真备这些人。但是,叛乱很快平定。
吉备真备担任阿闭皇太女,也就是后来的孝谦女皇的老师,他原来叫下道真备,女皇继位之后,赐姓吉备,于是,我们叫吉备真备。
当时,藤原家族势力庞大,担任大纳言的藤原仲麻吕排挤他,让他出任新的遣唐使。如果是个年轻人,到唐朝镀金回来,立即可以步步高升,但是,吉备真备已经五十多岁了,那时候没有罗盘针,航海的死亡率达到几乎一半,藤原的目的就是,你吉备真备最好死在海上。
还好,第10次遣唐使吉备真备圆满完成使命,还带回来大唐高僧鉴真。孝谦天皇宠幸别人,藤原仲麻吕受到疏远,发动叛乱,吉备真备临危受命,平定了叛乱。
此后,吉备真备一直做到右大臣,他是日本古代学者做到的最高官位,活到775年去世,达到80高龄。
同船到唐朝的人,吉备真备比较熟悉的是
玄昉
。
玄昉在唐朝留学时间和吉备真备相同,如果吉备真备叫留学生,那么,玄昉就应该叫留学僧,学的是法相宗,和吉备真备一起回国。
玄昉在唐朝就做到了三品僧人,级别相当高,可能他真有些本事,不然,以大唐人才济济,如何18年就升得这么高?
玄昉也是爱他的日本国,要回日本弘扬佛法,他带回了5000多卷经书。
当时,圣武天皇、光明天后都信任他,受封百户,田10町,换算成中国的亩是150亩,使唤童子8个,规格很高啊。
圣武天皇的母亲生完圣武天皇之后,得了抑郁症,37年来,无人能治,玄昉喝退众人,不知道对圣武天皇的母亲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总之,抑郁症好了!从此,圣武天皇宠幸玄昉,与日俱增。
日本的佛教势力很大,他和吉备真备,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在俗一个在僧,互相配合,打击守旧势力,竭力传播唐朝先进文化。
我们中国人喜欢谈
阿倍仲麻吕
。
阿倍仲麻吕姓朝臣,他的中国名字叫朝衡,李白写作晁衡,与他的姓同音。
他的父亲是贵族,做到正五位。19岁来唐朝后,在太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做官,《旧唐书》是这样记载的:
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仕历左补阙、仪王友。衡留京师五十年,好书籍,放归乡,逗留不去。天宝十二年,又遣使贡。上元中,擢衡为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
这个人聪明,学习速度快,质量高,很多人佩服。诗人储光羲《洛中贻朝校书衡》写到:
朝即日本人也。
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
朝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
伯鸾游太学,中夜一相望。
落日悬高殿,秋风入洞房。
屡言相去远,不觉生朝光。
校书是九品官,这是晁衡来唐8年之后的事情。当时,朝生即晁衡,任左春坊校书。
吉备真备第二次来唐的时候,晁衡要求一起回日本,玄宗终于同意,好朋友都来送他,王维写了一首诗: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阿倍仲麻吕答谢友人送别,写了一首《衔命还国作》: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吉备真备和鉴真的运气好一些,虽然被台风吹,但还是到了日本,可阿倍仲麻吕就惨了,传说他所在的那艘船葬身鱼腹,消息传来,好友李白写了一首《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还好,飘到越南海岸,虽然很多人被杀了,晁衡逃了回来,听说李白为他哭得死去活来,非常感动,也写了一首《望乡》:
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
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
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
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晁衡最后做到三品级别的高官,死于中国,年72岁。
老实说,他对唐文化有很大贡献,但是,对日本没有多少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