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恰逢五四青年节,这个时间节点很是特殊,脑子里面总是会想起来在很久之前,那些年轻的他们,和他们做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事情。于是又情不自禁想起来毛主席,如果2022年的今天,他还在,他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当中,站在这片他无比熟悉又无比陌生的土地上,会在想什么?
这个场景其实在电影《古田军号》里面被艺术化处理过,毛泽东还是年轻的样子,站在人群当中,望着现在的人们,他的眼神里面满是骄傲,他当年答应自己要做的事,都做到了。
这个镜头让人想起来他的一句诗: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如今山花烂漫,他在另一个地方以另外一种方式,在笑,这是肯定的。
后来的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他,也时常想起他,再后来,我们都喜欢称他为毛主席,这个词语也成为一种纯洁的精神寄托。
因为,毛主席为的是人民。
可是,把时间倒退回去,回到1919年的5月4日,那时的毛泽东还不是一个坚定的马列主义者,北京的繁华让这位从湖南过去的“乡下人”显得手足无措,甚至因为自己的方言而得不到和同学交流的机会。
从湖南第一师范,到北京大学,年轻的毛泽东还没有确定自己将要奋斗一生的目标,不会成为父亲所希望的样子,要不然回到家乡,去做一个教书先生,毕竟如毛泽东所言,自己最喜欢听的,还是人家叫他一声毛先生。
从毛先生到毛主席,到底是什么导致毛泽东这么大的转变?他又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他,是富农
按照一般的人生逻辑,一个人家庭是什么样子,其子女后代往往也会是“子承父业”,这在中国已经是最基本的传统。毛泽东一生在为穷人做事情,按照前面的逻辑来看,他的家庭一定很穷苦,穷苦人闹革命为了过好日子,这个逻辑就说得通了。
但是事实却恰切相反,毛泽东的家庭并不是贫困,在后来家庭成分划分的时候,毛泽东还把自己的家庭划分为富农,而不是贫农。
关于这一点,在各种资料里面都有很详细的记载。毛泽东当年和好朋友斯诺在延安的窑洞里面聊天,斯诺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家庭环境能培养出毛泽东的这样的人。
在斯诺的好奇心之下,毛泽东在窑洞里面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以及家庭的情况。
毛泽东的父亲善于经营,虽然早年间是欠了账,还因为欠了账实在没办法而去当兵。他们家生活的转折点就是在父亲当兵回来之后,当兵得到的钱被父亲用来买地,每年剩余的粮食换成钱再继续买地。
在父亲的精打细算之下,家里的土地慢慢多了起来,并且需要雇几个长工来为自己家做农活。
这种情况之下,妥妥的富农而不是贫农。
天生叛逆的毛泽东,如果能老老实实听父亲的话,认识上几个字,会打算盘,就能回家继承这份家业,过上富足的生活。
在韶山的山水之间,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子承父业”,毛泽东不应该对穷苦老百姓那么在意。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又不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毛泽东的另一位“好友”,他的人生轨迹其实就是为自己服务,父亲是一个盐商,这份经营食盐的生意是他们祖上的老本行。所以,他的奋斗目标是为自己的家族,以及自己所处的阶级。穷苦老百姓,根本看不到的东西。
他在乎的,只是他自己。
有句话说,天不生润之,万古如黑夜。
穷人的苦日子要靠着一个富人来拯救,且这个富人是真的什么都不图,这背后的逻辑看起来是真的说不通。回到我们前面说了很多次的那个话题:毛泽东真的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吗?要知道,毛泽东一生不碰钱,自己的稿费也从来不碰,反而转头把这部分稿费给了身边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寄给需要帮助的亲戚。
正如小学课本上学到的毛泽东幼年时期的那则故事一样,下雨了,毛泽东却跑去帮助穷人收谷子,父亲知道这件事之后很是生气,就质问毛泽东这是为什么?
毛泽东回答的也是干脆,大致的意思是说穷人承担风险的能力小,家里就这么点谷子,坏了就得全家饿肚子,但是他们家不一样,谷子多,这一点坏了还有别的,不至于饿肚子。
有时候想一想,毛泽东的善良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就是要有这么一个人来到这世上,做一些没人能做的事情。
如果不是他纯粹,选择的这条路,真的会走不下去。而这条路的开始,跟湖南第一师范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名师范生
湖南第一师范的名气,如果不客气地说,是毛泽东决定的,只是在一开始,这所学校想不到那位二十八画生能成为改变中国的巨人。
正如在1936年毛泽东对斯诺所言:“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在言语之间,毛泽东对于母校是充满感激的,对于母校的培养,他是认同的。要不然,老人家怎么就是不提北大呢?
毛泽东可爱的地方就在这里,他对外国友人夸自己的母校,又过了十几年,和自己的好友周世钊又提起来这件事,感觉他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是熟悉,要做湖南师范的宣传大使。
毛泽东对章世钊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好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在我的印象里,毛泽东这么夸的对象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咱们说的湖南第一师范,另一个是陈毅。
迷茫是每个青年的必经心路历程,这个历程不分年代,正如1921年19岁的毛泽东一样,在那个不是太平的年代,他对自己的未来一样迷茫。那一年,袁世凯拿到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结束,他决定继续求学。
学什么?
这可是难为坏了当时的毛泽东。他先是报考了警察学堂,应该是要立志成为一名好警察,后来又觉得不妥,又报考了肥皂制造学校,看来是要投身到工业制造上来。可又没找到兴趣点,只能再次变,这一变就变了很多样。
毛泽东先后去了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又去了高级商业学校,这个时候,他可能多少还是受到父亲的一些影响,学一身做生意的本事,回家继承父亲的家业。
可冥冥之中似乎有注定的事情,他对这些选择都不是那么满意,最后决定考学,一不小心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
那时候考试不像是今天有数理化,还有生物地理,当时是写作为主,这一门考试对于博览群书的毛泽东来说,不拿第一是说不过去的。在这之后的一年时间,毛泽东又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应该怎么走?
这一时期毛泽东和父亲的关系饿坏,父亲因为不同意他自修而选择不再给其生活费,毛泽东的生活变得十分困难。
他自己也认为,还是教书适合自己,好好教书,做一个人人尊敬的先生,被人称呼为“毛先生”,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在这种情况之下,毛泽东决定报告不收学费的师范学校。
按照此时毛泽东的人生计划来看,不出意外,他一定能成为自己老师徐特立那样的先生,被人叫一声毛先生,穿着长衫,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闲暇之时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流觞曲水,写写诗词歌赋。
即使是这种选择,依然可以预见他能成为学生心目当中的那个好先生,受人尊敬,一肚子的大学问。
如果是那样,毛泽东肯定能和杨开慧幸福一辈子,儿女绕膝,弟弟妹妹都能在身边呆着,而不是一个个牺牲在革命的路上。
站在自私的角度上来说,倒是希望毛先生能如此。
可是他的选择最终不是他的选择,而是历史的选择,冥冥之中有着另外的一股力量,推动着毛泽东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前文我们说过毛泽东的善良是天生的,他的身上有着一种悲悯的天然冲动,但如果只是有着单纯的善良,毛泽东也只是可能会成为一个好人,而不是救国救民的人。
湖南第一师范在当时的校训是“知耻”,很好理解,当时的社会刚从晚清的腐败无能里面出来,又陷入到军阀混战,外国人欺负我们,国内的那些军阀也不怎么样,一样的在折腾。
学校的校训是让学生们明白,他们这一代人是要奋发图强,是要改变这个国家和国家的人民的生活。
在这种氛围之下,青年的毛泽东已经不再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位教书先生,他想寻找破解当下之谜的法宝。在1917年,也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前两年,他就有了寻找方法的想法。
毛泽东和萧子升在暑假期间游学,和他一起做了一首诗:
“雨伞行囊负一肩,头无冠带手无钱。察看河山千万里,如何整治寻本源。”
本源,挽救这个国家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可以看得出来,这时候的毛泽东,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想要做一名教书先生,他立志去做一件更大的事情。
我们今天依然在反复说起年轻人要有家国情怀这件事,只是很多年轻人不认为这件事多么重要,甚至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逐渐成为另类的价值观。在毛泽东的身上,却看到了当今所缺少的另外一种现象。
袁世凯的二十一条,让无数国人难以接受,毛泽东就写下了:“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民族责任感,在青年时期的毛泽东身上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把这些话当做说说而已,毛泽东把这些年轻时候说过的话的变成了现实。
他在湖南第一师范的那几年,是折腾的几年,一边和好友游学,一边锻炼身体,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历史、文学、哲学等等,凡是能找到的书,毛泽东都要拿来读一读。
另一边,随着他的到处游学,看到的是怎样一种世间百态呢?
普通的老百姓,要过普通的日子也是不可能的,穷人生下来就应该被奴隶,辛苦拿命挣钱,最后却还是连一口饱饭都不上,人命如草芥,他们这群人的生活根本不叫生活。
记得电视剧《觉醒年代》青年毛泽东出场的那个场景,大雨滂沱,有人坐在车子里面吃着汉堡,有人在街头卖孩子为生,有人在雨里奔跑,有人在路边乞讨。
毛泽东善良,善良的人在看到这一切之后已经不觉得单纯的教书能够改变这一切,正如鲁迅先生一样,医生也能够救人,可相对于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医生救人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
毛先生注定成为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毛先生,但毛先生始终是在做着那件从来不曾改变的事情。
无非一念救苍生
毛泽东和杨开慧在1925年回到了家乡湖南,这一段时间是毛泽东回到家乡休养,之所以回来的原因,是因为在外面被人排挤,他的一些想法,普通人怎么可能想的明白。
回到家乡之后,毛泽东真正做起了先生,创办了工人夜校,每天晚上教这些工人读书识字,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普通人应该用何种方式去反抗,而不是什么都不做地去等待命运。
这段时间毛泽东是郁闷不得志的,但在夜校教书做毛先生的那段时间,他和妻子杨开慧一定是开心的。
后来在延安,他创办学校,让不认识字的红军战士去读书,去识字。他不止一次说过,要觉醒就要读书,能读书就是要识字。他站在延安的窑洞前给大家讲课,俨然就是一位教书先生。
后来他写了很多书,在那些书里其实原本的知识很难懂,比如那些哲学的内容,矛盾和哲学等,普通人其实很难理解,晦涩难懂,不知所云。
可是毛泽东却把这些很是难懂的文字变成像是拉家常一样的话语,他在写书之初就是想让每一个普通人能读懂,而不是只有少部分人读懂。
在这一点上,他真的就是一位谆谆善诱的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和耐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成就。
后来,毛泽东再也没有回到讲台上,没有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毛先生,而是成为大家的毛主席。这一身份的转变,似乎应该是将手中的粉笔变为手中的钢枪,可是毛泽东一生却又从不碰粉笔。
他有着自己的矛盾,也有着自己的信仰,不变的始终是那份善良。
后来再一想,他喜欢大家叫他毛先生,后来也确实是如此,比如到了今天,有些人,有很多人,依然习惯称呼自己为毛主席的学生。在这些人的心里,毛主席是永远的导师。
他没有成为真正的老师,他成为了无数人永远的“老师”。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部分资料来源:毛泽东年谱、毛泽东年谱。
一位毛主席的小学生,不妥之处,见谅,如果您也喜欢毛主席,记得点赞、收藏、评论、转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