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大公报》的创办以及旧时代的“三巨头”

《大公报》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报纸,它创办于1902年,至今已经整整120周年。

《大公报》的创办者,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前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也就是英达的曾祖父。

英敛之姓英,名华,字敛之。是满洲正红旗人。自幼家贫,后靠自我奋斗而改变了命运,成为著名的文人学者和《大公报》、“辅仁大学”的创办者。

英敛之22岁时信奉了天主教,并与皇族爱新觉罗淑仲结婚。这两个重要的抉择,对他改变命运和日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1901年春天,在云南蒙自法国领事馆任职的英敛之回到天津,一位叫柴天宠的天主教朋友和他商议,准备集股办一个报馆,请英敛之主持。

英敛之正在无聊之际,立即应允并积极进行筹备,进展十分顺利。

到第二年夏天,《大公报》在天津法租界正式诞生。

英敛之作为《大公报》的主要创办人,自任总理、撰述、编辑等职务,总揽言论和经营全权。

《大公报》诞生以后,依靠外国势力和教会的支持,依仗地处租借地的优势,以“敢言”而著称于世,宣传君主立宪,要求慈禧撤帘归政,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但是,英敛之当初答应办报,是因为理想破灭,穷极无聊,为寻得一个职业,解决温饱问题。

由于英敛之兴趣本不在办报,而且袁世凯阴谋称帝时,又曾对《大公报》进行抨击打压,报馆经营状况很不好。

因此英敛之主政十年之后,便把《大公报》卖给了其中的一个股东——王郅隆。

王郅隆原是天津的一个“混混”,后来自己经营妓院,与安徽督军倪嗣冲相识并成为好友。

王郅隆在军需生意和盐业生意中发了财,成为暴发户,也成为《大公报》的大股东之一。

英敛之离开《大公报》之后,退居北京香山静宜园,专心研习教义,热衷办学,创办“公教大学”(后改为“辅仁大学”),成为北方著名的天主教领袖。

王郅隆接手《大公报》时,已经是1916年,此时英敛之已经退居北京,不问报馆政事了。此次转卖,是全部产权和管理权。

《大公报》自王郅隆接手后,进入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由于王郅隆与安徽军阀倪嗣冲的关系,他又结识了段祺瑞的智囊徐树铮。

徐树铮作为“安福俱乐部”的组织者,被称为“安福系”,以拥护段祺瑞政府为主要任务。

王是“安福系”的重要成员之一,而徐树铮就是他的后台。

王郅隆接办《大公报》后,《大公报》就成了“安福系”的机关报。在社会上的口碑反而日渐衰微。

1925年,随着“安福系”的垮台,王郅隆的地震死亡,《大公报》也奄奄一息,停刊关门了。

王郅隆死后,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接办“新记公司”《大公报》,并于1926年9月1日复刊,由此进入《大公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这一阶段是《大公报》在旧中国时期发展较好、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阶段。

吴、张、胡三人是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和朋友。

他们在一次散步中,偶然发现在日租界旭街(今天津市和平路)上有一个大门紧闭的老报馆。灵感上来,决定把它买下来,重振旗鼓。

他们商定,由吴鼎昌出资5万元(据说这5万元还有其他股东),购买《大公报》的招牌、财产、房子。

由张季鸾、胡政之全力办报,三年内不得在外兼职,吴鼎昌负责他们俩的生活费用。

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

由此,新《大公报》以整齐的管理阵容和焕然一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吴、张、胡三人接办《大公报》以来,确立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八字方针。

秉承言论独立,不盲从,不接受任何方面收买的原则。

他们三个人分工明确,互不干涉,配合默契,各显所长。

吴鼎昌的钱,张季鸾的笔,胡政之的管理,出神入化地把《大公报》从奄奄一息状态中挽救过来,成为一份内容丰富多彩、版面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报。

因此,在《大公报》的发展史上,吴、张、胡被人们称为报馆的“三巨头”,对《大公报》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鼎昌毕业于日本高等商业学校,1910年回国后,考取“经济特科”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并进入金融业,曾任民国农商部次长等职。

他想办报,是因为政治失意,寂寞无聊,一则可以抓一个舆论工具,为自己重新登上政治舞台作为阶梯,二则看准了办报的经济利益。

吴鼎昌虽然是社长,但他不懂办报。因此只管出钱,很少干预报馆的行政工作,这样一来反而与张、胡形成了良好的配合关系。

张季鸾是山西人,1888年出生。1905年赴日留学,1911年归国,开始从事报业工作。

先是在于右任创办的《民立报》工作,后委派到北京创办《民立报》。

1917年任《中华新报》主笔,兼上海《新闻报》驻京特派记者。成为著名的编辑、记者和社会评论家。

张季鸾笔锋犀利,敢于直言,对社会政治腐败和丑陋或隐晦抨击,或肆意讽刺,文章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张季鸾主持《大公报》笔政多年,是《大公报》受到社会欢迎的重要原因。

1941年,《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奖章,这是新闻界一个很高的荣誉,此前只有日本《朝日新闻》曾获此奖。

张季鸾出席新闻界为此召开的庆祝大会之后,不久就病逝了,死时只有53岁。

胡政之是《大公报》行政事务的大管家。他生于1889年,是三个人中最年轻的。

胡政之1906年赴日留学,进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学习。

1911年归国后曾做过法院推事、教师、秘书长等职务,曾代表《大公报》参加过1918年的巴黎和会。

由于胡政之曾经在王郅隆主办的《大公报》担任过经理和总编辑,所以旧《大公报》营业部和工厂的职工,大多都是胡政之的老部下。

因此,胡政之一旦开始筹备新《大公报》,那些有经验的旧部很快就被他召集起来,包括派驻各地的记者和一整套写作班子。

胡政之有人、有经验、有管理才能,是个出色的经营者和实干家。

据当时在《大公报》工作的人回忆,胡政之“表情严肃,但不难接近”,“任何问题都可以当机立断,绝不模棱两可,拖泥带水”。

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各有特色,各有所长,把《大公报》办得风生水起,成为旧中国最有影响的大报之一。

以上是《大公报》在旧中国时期历史沿革的三个阶段。

其中1926年以后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接办主政的《大公报》,是旧中国时期《大公报》发展的辉煌阶段。

《大公报》吴、张、胡“三巨头”在中国新闻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抛开他们的政治立场来说,他们对中国报业的贡献是众所周知、功不可没的。

建国以后,《大公报》几经改组,名称也曾有变化。成为主要报道财经消息的一家全国性报纸。

而香港《大公报》则继续在香港出版发行。

2016年,香港《大公报》与香港《文汇报》合并,组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开始了新时期又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形成了“立足香港、面向全球华人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

如今,《大公报》已经走过了120年的路程,风风雨雨,时盛时衰。

它见证了10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景象、民众心声。

120年来,它留下的难以计数的文字,是中国新闻史,乃至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