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数学教育,赋能教育未来 —— 浙婺·长新青华教育共同体数学教研活动纪实

在一片金色的秋季里,浙师大附小迎来了一个普通又不平凡的日子,浙婺·长新青华教育共同体携手举办的数学教研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活动以深化数学教育理念、提升教学实践水平为核心目标,汇聚了多方教育力量,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钱李新亲临现场,还有平湖小学数学教师以及浙师大附小全体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参与。同时长山小学和华电小学的学生在线同步观看本次教研活动。

开场序曲:智慧的汇聚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铺洒大地,浙师大附小多功能报告厅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钱羡华老师引领下的签到台前,一张张笑脸映衬着对知识渴望的眼神,预示着今天必将成为一场思维的盛宴。

知识的碰撞:理论与实践交织

《小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是唐慧珍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通过丰富的互动环节,让复杂的数学变得简单易懂,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具体情境引入,带领学生从文具店的商品标签出发,逐步认识小数及其含义,进而学会读写小数,最终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程设计注重循序渐进,结合实际案例,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角形边的关系》

胡颖茜老师这节课以布置客厅的情景导入,让学生自主尝试怎样能够摆成三角形,从而聚焦到三角形边的关系,紧接着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提出猜想后让学生自主验证,形成结论;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回到真实情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这节课践行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生活情景出发,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发现和解决问题,体会了“猜想—验证—结论”的规律的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有机结合。

评课

平湖小学盛丽花老师分享学习心得:评价《三角形边的关系》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课,从学生实际出发,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循序渐进的设问,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评价《小数的初步认识》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说理中渐渐发现规律,不仅学到知识,还有迁移、合理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整堂课贴合学生实际,过程细致,细节的教学很到位,照顾到全体学生。

刘明慧老师对于《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总结了三个亮点:

一、注重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基于学生,数学文化融于课堂,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二、注重学生习惯养成的持续性培养:认真倾听,语言完整表达,规范书写。

三、注重学生思维培养:思维的开放性,学习过程中的思辨性培养。

她还进一步提出两点建议:要更关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错误资源的利用;更关注数学文化的贯穿。

第三位发言的李晓敏老师对于《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总结了四点收获: 一、问题的驱动性发展学生“四能”。二、实验操作活动中形成数学规律。三、思辨说理中掌握规律的本质。四、问题解决中应用数学规律。

最后钱李新教授特别感谢了师大附小给平湖小学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感谢上课两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三位评课老师的精彩点评,也感谢了共同体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宝贵机会。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机会,达成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共识,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教研出发,坚守初心,绽放芳华。我们一直行走在探索高效课堂的教研路上!

图文|数学教研组

一审|钱羡华

二审|项雪寒

终审|施彦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