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他是明朝第一忠臣,却含冤被杀,锦衣卫抄其家时无不落泪

1449年,明朝北部游牧民族军队在也先的率领下入侵大明疆土。在王振的鼓动下,年纪尚轻,缺少历练的明英宗朱祁镇决定亲自出征北伐。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极力劝谏明英宗,告知也先非等闲之辈,亲征风险太大,易伤及国本。无奈明英宗年少轻狂,从未打过仗的他根本不知战事的凶险,只是一味想着效仿先王朱瞻基北伐获取胜利,以此来获取威望,巩固自己的皇位。

正如于谦所说,朱祁镇前往前线后做出了许多错误决定,一意孤行,不听从大将吴克忠以及兵部尚书邝埜的计策。导致大军在土木堡战败,除明英宗自己外,其余文武随从大臣全部殉国。明朝主力精锐部队死的死,逃的逃,损失惨重。明英宗被俘,明朝陷入危机之中。很快,明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回了京城。当时于谦负责京城的守卫工作,他意识到,也先大军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京城已经岌岌可危了。

由于明英宗北伐带走了几乎全部的精锐部队,所以此时的京城内只剩下不到十万的战斗力不强的守卫军。所以于谦很明白,这场仗不好打。整个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甚至有人提出了要迁都南京的想法,于谦果断否决了。他请郕王调北京周围包括河南在内的所有备操军,以及山东和沿海省县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所有当时能调动的军队,有战斗力的军队都被调往了京师,各路将领纷纷赶往京城,于谦与他们共商对策,京城的人心也因此安定了许多。在完成了这一切事务安排过后,于谦被太后钦定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战斗指挥。

朱祁钰九月六日即帝位,也先原本想着通过明英宗这个人质来要挟大明朝,可没想到明朝太后居然不顾自己儿子的安危,一心以江山社稷为重,另立了新君。也先自知计谋没有得逞,于是在十月率大军进攻北京,十一日,也先大军兵临城下,大战一触即发。

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在德胜门外交战,瓦剌军大败。随后瓦剌军队又进攻西直门,可是于谦早有防备,在西直门部署大量军队,于是也先大军再一次被击败。瓦剌军不想再败,又在彰义门重新发起进攻,明军假装打不过撤退,引诱瓦剌军追击到土城,被埋伏好的火炮手从侧面打击,加上天气不好,瓦剌军很快溃败逃亡。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大军损失惨重,却依旧没能拿下北京,也先自知夺城无望,于是率军退出塞外,北京保卫战在于谦的指挥下大胜。大明朝第一忠臣于谦也因此流芳千古。

其实早在这之前,于谦就已经做过了许多为国为民的大事。1426年,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前往江西,为江西当地居民平反数百起冤假错案,于谦走时,江西老百姓纷纷自发前往街道上送行。1430年.于谦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应酬当地官员,而是直接前往基层视察,访问当地父老乡亲,没有一丝官架子,并多次提出政策革新之事。当地稍微有一些水灾或旱灾,于谦就立即上报京城,丝毫怕降罪,他将老百姓的生死看得比一切都重。

于谦为官清廉,在位期间,从来没有送礼给过任何人,自己的俸禄也大多用来买书以及救济穷人,家里朴素无华。人们到他家看到里面的布置,根本就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巡抚大臣的住所,因为太清贫了。可惜,这样的一位千古之臣,终究没能摆脱被帝王猜忌的命运。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重新登基称帝,于谦因为曾经拥立朱祁钰为新君而被陷害,于谦被判处斩抄家。锦衣卫到他家抄家时,被他家的家徒四壁的景象感动了,纷纷感叹于谦是个好官。那个亲手砍掉于谦脑袋的刽子手,自知自己砍掉了一个大忠臣的头颅,羞愧得自尽谢罪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