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最容易被忽略的谋士,贾诩。
贾诩是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一生机变百出,用计无数,算无遗策,鬼神皆惊,有“三国第一等奇才、怪才和鬼才”之称。
时至今日,无论人们如何讨论三国谋士,也很少有人将贾诩作为第一谋士的竞争者,甚至连前三都进不去,大多都是什么诸葛、司马、郭嘉、荀彧什么的。那这是为什么呢?真的是实力不够?显然不是,我觉得他一直在隐藏自己,不断的降低存在感,因为他实在是太能龟了,堪比东瀛忍者,而且还得是领头的。连同样能隐忍的司马懿,小编都觉得比不过贾诩。
毕竟曹操可是有杀了他的想法,但是对杀子的仇人却没有,岂不是高下立判?你能说因为贾诩没能力所以不杀他吗?绝对的开玩笑,要是这么说那还有有能力的人了吗?一言挑动天下乱是在跟你闹着玩的吗?以一人之力帮助张秀打败曹操两次是假的吗?
要知道
陈寿作《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彧及其侄子荀攸合传,说:“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称赞贾诩具有张良、陈平之才,这评价不可谓不高。
而且贾诩可是还有着一个超能力的,那就是洞察人心,几乎一看一个准。比如说,他搞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还舔着脸去投降,要是换成你我,敢吗?我是不敢。那可是曹操,不是刘禅。
关键是人家去投降不仅没死,还封侯了,这你敢信?跟着四任不同的老板,无论是董卓、还是李傕、郭汜,张绣还是最后的曹操,尽皆立功,且备受信任,这是什么实力?还有谁?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在其位谋其职。
贾诩在曹操手下,也多为曹操献良策,曹操听之则胜,不听则败。官渡之战,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最终曹操大获全胜。赤壁之战,贾诩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于渭南,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曹操因此一举平定关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在立嗣问题上摇摆未定,私下向贾诩征询看法。贾诩笑而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会意,遂立曹丕。同样的揣测上意,看看杨修什么结局?贾诩什么结局?曹丕当上皇帝以后,贾诩被封为太尉,位极人臣,一直活到了七十七岁去世,谥号肃侯,结束了传奇的一生。纵观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任你功绩再大,又有几个谋臣下场比他还好?这岂非智慧?
最后,有的人说贾诩为乱臣贼子。纵观贾诩的一生,身处乱世,审时度势,冷静地趋利避害,对人性有精准把握,攻守有度,动静有致,说话把握时机,关键时刻一字千金,听者受益不听受挫,当下立现。是一个纯粹的靠智谋安身立命的人。
作为一个谋士,贾诩真正做到了以追求谋略本身的完美为己任。同时他紧随形势发展,在乱世的夹缝中求生而游刃有余,顺从于命运的安排并巧妙地争取个人利益,直至善终,堪称由平民走向巅峰的教科书典范。
而陈寿在《三国志》中将贾诩与荀彧叔侄并列成传,这可能与他自身不顺的仕途有关,也可能是因为身处那个时代,他更愿意去理解像贾诩这种为求生存而放下道德观念的时代精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毕竟,能活着,谁愿意就此死去。
如果真的发生到了自己的身上,当如何处之?其实我觉得贾诩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身在乱世,活着就好。何错之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