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地震》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地震

蒲松龄〔清代〕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发生了大地震。当时,我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下喝酒。忽然听见有种像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过来,向西北方向滚去。大家都很惊骇诧异,不知是什么缘故。不一会儿,只见桌子摇晃起来,酒杯翻倒;屋梁房柱,发出一片咔咔的断裂声。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过了好久,才醒悟过来是地震,急忙冲出屋子。只见外面的楼阁房屋,一会儿斜倒在地上,一会儿又直立起来;墙倒屋塌的声音,混合着孩子号哭的声音,一片鼎沸,震耳欲聋。人头晕得站不住,只能坐在地上,随着地面颠簸。河水翻腾出岸边一丈多远;鸡叫狗吠,全城大乱。过了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都光着身子聚在一起,争相讲着刚才的事情,都忘了没穿衣服。

后来,听说这次地震时,某处有口水井井筒倾斜了,不能再打水;某家楼台南北掉了个方向;栖霞山裂了道缝;沂水陷下了一个有几亩大的地穴。这真是少有的奇异灾变啊!

同一个地方有个妇人,晚上起来上厕所,回去的时候发现狼把她的孩子叼走了。这个女人急忙上前与狼争夺,狼稍稍一松嘴,妇人就把小孩夺出来了,抱在怀中,但是狼蹲在那里不肯离去。妇人大声呼喊,邻居们都奔跑着聚集过来,狼才离去。妇人受惊的心情安定下来,感到很幸运,指天画地地叙述起狼把孩子叼走时的情况和自己争夺孩子的情形。过了很久、忽然发现自己身上什么都没有穿,于是赶忙跑了。这应该和地震的时候,男人、女人都忘记自己没有穿衣服是一样的情形。人在惊惶时的束手无策,是多么可笑啊!

注释

康熙七年:即公元一六六八年。戌刻:晚七时至九时。

稷()下:地名。此指临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注引刘向《别录》: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

倾仄:倾斜。仄,通

栖霞:县名。今属山东省。

沂水:县名。今属山东省。

溲(sōu 叟)溺(niào尿):小便。

缓颊:犹松嘴。

一何:多么。

溲(sōu )溺:便溺,解小便。

悟:想起。

未着寸缕:身上没有一寸的丝缕,指没有穿衣服。

一何:多么。

创作背景

蒲松龄描写的这次地震,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郯城大地震。地震发生在公元1668725日晚 (清康熙7年农历617日戌时),震级为8.5级,震中在临淄西北约一百五十公里的莒梁,郯城一带,而临淄属于破坏性地区。

鉴赏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与体验,描述了康熙七年间发生在山东的大地震。文章记述地震的过程非常的清晰,从声如雷”“几案摆簸墙倾屋塌”“河水倾泼,写出了地震由弱到强的过程,这是从物的角度描述。众骇异”“相顾失色男女裸聚,从人的神态进行侧面烘托,写地震严重的程度。最后的耳闻,揭示出了地震破坏的程度,并由此发出了真非常之奇变的感慨。

结构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震》的格局虽小,但所营造的结构却完整缜密,平整均衡,单纯精美。记事由隐入显,循序渐进,层层开拓境界,逐步创造高潮、首尾连贯完美,通篇委区尽态。结构的艺术处理,贵在线索的贯穿。它运用自如地按记述文的表现形式,以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为线索,把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组装起来,连动式地推到读者面前:

第一幅、烛前对饮图:闻有声如雷,众骇异,不解其故。

第二幅、室内,震荡图: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

第三幅、户外,大震图;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倒屋塌,儿啼女号。人不能立,随地转侧。河水倾泼,鸡呜犬吠。

第四幅、街上,男女裸聚图:竞相告语,忘其未衣。

第五幅、震后山河图:水井倾仄,楼台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

此外,尚有一幅联想到的地震之外的狼口夺子图。此图既如绘画,又若小说。

五幅画面,完整而形象地再现了一场怵目惊心的大地震的全部过程,正好表明地震发生( 第一图)、发展(二图)、高潮(三图)、缓和(四图)、终结(五图)的程序。最后以联想方式出现的夺儿图’’强化了第四图的思想。这里的文字都有极强的可感性与可绘性。

事出突然,事先没有征兆,只听得隆隆雷声,由远及近,人们惊异,但不知原因。一会儿,桌子摇动,杯子倾倒,屋梁有声,人们你看我,我看你,大惊失色,但不知何故。过了好一会儿,才忽然明白——地震了!才快点跑出来。这种描写是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一时惊慌失措,理性思维暂停的实际。以上是室内情况。

跑出屋子以后,首先看到的是大的建筑物忽起忽落,说明地表在上下颠簸。继之是听到房屋倒塌声、儿啼女号声。刚才是从屋里跑着出来的,所有没感觉到不稳。停下来以后,才觉得站立不稳,于是快点坐下,随地转侧。

此时,人惊恐万状,无暇交流情况。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地震停了,人们情绪稍有安定,这时,大家才有可能竞相告语,急于宣泄内心恐惧,抱团取暖,竟然忘了自己没穿衣服。情急下的失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在地震的当时,不可能了解其他地方情况。震情和缓了,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才互相探访,打听安危,于是外地情况不断传来,才有某处井倾侧,楼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的传闻。

写震前、震中、震后;写房内、房外、街上;写所见、所闻。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合情合理,井井有条,紧紧相扣,一气呵成。再现地震现场画面,非亲临其境者写不出。

简析

《地震》是一篇散文。作者以时间为序,从地震初起,房屋倾塌,众人奔逃,到始稍定,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再到后闻各处灾害情况,记下了历史上郯城地震时的切身感受和所见所闻。文章语言朴实精炼,描述生动细腻,将地震发生时自然的状态和人们的心理情态描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先秦

孟子及其弟子《鱼我所欲也 》

荀子《修身

左丘明《楚归晋知罃

左丘明《祁奚荐贤》

左丘明《阴饴甥对秦伯》

左丘明《晋灵公不君》

左丘明《石碏谏宠州吁》

左丘明《申胥谏许越成》

公羊高《吴子使札来聘》

吕布韦《人有亡斧者》

佚名《单子知陈必亡》

佚名《展禽论祀爰居

佚名《齐宣王见颜斶》

佚名《王孙圉论楚宝 》

佚名《里革断罟匡君 》

汉人

贾谊《治安策》

贾谊《论积贮疏》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司马迁《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外戚世家序》

司马迁 《游侠列传序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酷吏列传序》

司马迁《报任安书 》

司马迁《伯夷列传》

司马迁《屈原列传

司马迁《项羽之死》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扬雄《酒箴》

扬雄《解嘲

枚乘《上书谏吴王》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

王充《击壌翁论》

刘向《鲁共公择言》

刘向 《太子晋解》(节选)

刘向《 三人成虎

佚名《威后问齐使》

班固《两都赋序》

班固《封燕然山铭

孔融《论盛孝章书》

魏晋南北朝

曹操《述志令》

曹操《求贤令》

曹丕《与吴质书》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

曹植《求自试表》

曹植 《与杨德祖书

阮籍《大人先生传》

孔稚珪《北山移文

干宝《宋定伯捉鬼等

吴均《与朱元思书

郦道元《巫山巫峡》

郦道元《西陵峡》

郦道元《三峡

张载《剑阁铭》

祖鸿勋《与阳休之书》

刘峻《广绝交论》

陶渊明《自祭文》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萧统《陶渊明传》

萧统《陶渊明集序》

唐人

陈子昂《修竹篇序

魏徵《十渐不克终疏》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李华《吊古战场文》

李白《与韩荆州书》

王绩《醉乡记》

沈既济《枕中记》

白居易《醉吟先生传

白居易《养竹记 》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

白居易《三游洞序 》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

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柳宗元《宋清传 》

柳宗元《梓人传》

柳宗元《蝜蝂传》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

柳宗元《袁家渴记》

柳宗元《吊屈原文》

柳宗元《乞巧文 》

柳宗元《箕子碑 》

柳宗元《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

柳宗元《三戒 》

柳宗元《敌戒》

韩愈《争臣论》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韩愈《送石处士序》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韩愈《祭鳄鱼文》

韩愈《送穷文》

韩愈《祭十二郎文 》

韩愈《祭田横墓文》

韩愈《祭柳子厚文》

韩愈《获麟解》

韩愈 《 师说

韩愈《讳辩》

韩愈《原毁 》

韩愈《原道》

韩愈《争臣论》

韩愈《论佛骨表》

韩愈 《子产不毁乡校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李商隐 《 李贺小传》

陆龟 蒙 《 野庙碑》

刘禹锡 《 说骥》

任华《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罗隐《英雄之言》

宋人

王禹偁《待漏院记》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

司马光《训俭示康》

张载《东铭》

张载《西铭》

欧阳修《朋党论 》

欧阳修《纵囚论 》

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

欧阳修《伶官传序 》

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 》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养鱼记 》

欧阳修《游鲦亭记 》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

欧阳修《非非堂记》

欧阳修《丰乐亭记》

欧阳修《真州东园记 》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木假山记 》

苏洵《仲兄字文甫说》

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心术 》

苏洵《辨奸论 》

苏轼《贾谊论》

苏轼《晁错论 》

苏轼《六国论》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

苏轼《三槐堂铭 》

苏子瞻《启铭二首 》

苏轼《喜雨亭记》

苏轼《超然台记 》

苏轼《宝绘堂记 》

苏轼《放鹤亭记》

苏轼《凌虚台记》

苏轼《雪堂记 》

苏轼《记游松风亭》

苏轼《游沙湖 》

苏轼《记游定惠院 》

苏轼《又答王庠书》

苏轼《答秦太虚书》

苏轼《滟滪堆赋并序 》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

苏轼十八篇脍炙人口的古文

苏辙 《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

苏辙《待月轩记 》

苏辙《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巢谷传》

苏辙《孟德传》

曾巩《赠黎安二生序 》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

曾巩《道山亭记 》

曾巩《墨池记 》

曾巩《秃秃记》

曾巩《宜黄县学记》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

秦观 《 龙井题名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王安石《答曾子固书》

王安石《材论》

王安石《上人书》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王辟之《于令仪诲人》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文天祥《衡州上元记》

张孝祥《观月记 》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

周密 《观潮 》

朱熹《诗集传序》

李觏《袁州州学记》

陆游《烟艇记》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

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元人

李孝光《大龙湫记 》

明人

刘基《活水源记 》

刘基《松风阁记》

王 阳明 《 瘗旅文

王阳明《尊经阁记 》

王阳明《象祠记》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

王鏊《亲政篇》

李贽《又与焦弱侯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

宋濂《阅江楼记》

方孝孺《深虑论》

方孝孺《蚊对》

归有光《项脊轩志 》

归有光《顺德府通判厅记》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 》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 》

归有光《吴山图记 》

侯方域《李姬传》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

袁宏道《西湖游记二则 》

袁宏道《虎丘记 》

袁宏道《满井游记 》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

袁宗道《极乐寺纪游 》

方孝孺《蚊对 》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 》

陈洪绶《涉园记》

张岱《虎丘中秋夜 》

张岱《炉峰月》

张岱《夜航船序 》

张岱《鲁藩烟火》

张岱《自为墓志铭》

徐霞客《游雁荡山日记 》

魏学洢《核舟记》

魏禧《大铁椎传》

宗臣《报刘一丈书》

清人

汪琬《传是楼记》

戴名世《数峰亭记》

戴名世《醉乡记》

沈德潜《游虞山记》

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 》

袁枚《祭妹文 》

袁枚《随园记 》

袁枚《黄生借书说》

袁枚《书鲁亮侪》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梅曾亮《记棚民事》

李渔《芙蕖 》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郑板桥《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

纪昀《河中石兽 》

纪昀《狼子野心 》

蒲松龄《促织》

蒲松龄《聊齋自誌》

龚自珍《病梅馆记 》

管同《登扫叶楼记》

恽敬《游庐山记》

林铁崖《口技 》

姚鼐《游双溪记》

姚鼐《登泰山记 》

姚鼐《游媚笔泉记》

姚鼐《左仲郛浮渡诗序》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

俞樾《留园记》

俞樾《俞楼诗记 》

张裕钊《游虞山记》

近现代

严复《救亡决论》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

林觉民《与妻书》

林纾《记九溪十八涧》

邹弢《贾人食言》

其它

10篇最美的古文

佚名《桑生李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