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交流: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趋势|2024教育转型与升级大会精彩回顾

2024年9月20日, 「2024映魅咨询教育转型与升级大会」上海隆重举行。此次大会以“教育转型与升级”为主旨,荟聚了国内人工智能教育、儿童/青少年阅读、国际化教育、STEM教育、数智化转型赋能、教育智能硬件等行业领袖及精英,共同探讨影响和推动中国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技术、产品以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教育科技论坛」邀请了天风全球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孔蓉作为主持人、英飞·思想家副总裁李莎、英特尔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教育及会议行业产品市场总监吴佳洁、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张鑫、亚马逊云科技教育行业高级总监徐晓 、钉钉政教金融行业总经理李伟作为圆桌嘉宾,以 “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趋势”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以下为圆桌交流内容概要:

2024教育转型与升级大会

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趋势

从左至右依次为:天风全球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孔蓉作为主持人、英飞·思想家副总裁李莎、英特尔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教育及会议行业产品市场总监吴佳洁、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张鑫、亚马逊云科技教育行业高级总监徐晓 、钉钉政教金融行业总经理李伟

孔蓉

大家好!我是天风全球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孔蓉。感谢主办方邀请我作为“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趋势”圆桌交流的主持人。今天能与教育行业的多位专家讨论科技与AI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我感到非常的荣幸。近年来,海外教育公司如Duolingo成功将AI与英语学习结合,吸引了投资者和科技界的关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强调了教育在科技应用中的重要性。今天,教育行业迎来了与AI相结合的新机遇。近期OpenAI发布的新模型在数学、物理等领域展现了“博士级别”的能力,这让我们更关注未来教育转型与升级的机会。

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想问英飞·思想家副总裁李总,您如何看AI与教育在具体业务上的结合?

感谢主持人,我是英飞·思想家的营销负责人李莎,大家可以称呼我Lisa。上午论坛的演讲嘉宾提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目前我们也正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有效融入产品,以实现转型。 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变至关重要。我们的产品整合了国内外多家大型模型,旨在服务于整个教育培训行业和企业。学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搜题和知识点检索,教师则能借助AI生成内容进行备课和磨课,机构也能够构建专属的知识库。这一系列功能体现了我们产品的转型方向。就教育行业趋势而言,单模态向多模态的转变已逐渐落地,关注点在于如何在技术背景下,将这些创新应用于具体的业务中。

李莎

孔蓉

感谢李总,接下来请教吴总, 您如何看待AI及教育未来的机会?以及如何与具体业务相结合。

大家好,我是英特尔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教育及会议行业产品市场总监吴佳洁。我们在教育行业的根基深厚,除了提供强大的算力平台外,还推出了多种AI参考库、SDK以及教育工具和教程。我在英特尔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对教育领域充满热情。 目前,国外提出了“教育4.0”理念,这个理念是技术变革的产物,它标志着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获取知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造福人类。教育4.0的三个关键元素包括:

1. 个性化与互动性:利用基础信息和沟通技术,使教育更加个性化,提供互动体验。例如,美国已有许多中学转向在线教育,斯坦福Online High School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学生素质显著提升,已在教育界树立了良好声誉。

2. 知识获取的多元化:教育不仅依赖教师,更应广泛利用全球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第二个强调的是教育应该要利用现实的数据和场景来培养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分析能力。

3. 社会性与独立思考:教育需强调学生的社会性,培养其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命题并解决社会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思考如何利用“教育4.0”的理念框架培养未来人才。英特尔与多方合作,推出了以AIPC为代表的多款AI教育产品。不仅在联网时能够运行AI与大模型,断网时也具备此能力。此外,英特尔的交互式大屏产品也在教室场景中广泛应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生成式AI的出现使得教育领域产生了颠覆性变革。传统AI在课后总结中存在局限,而生成式AI具备理解和归纳能力,极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例如,生成式AI能够迅速总结教师的授课内容,减少了教师处理课后资料的时间。在广泛应用AI的同时,如何确保其使用的责任性、合法性和道德规范同样重要。英特尔在响应式AI方面设立了专门团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防止学生过度依赖AI,这与教育者的初衷是相悖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教育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吴佳洁

孔蓉

吴总提到的斯坦福在线高中课程及我参与的创业在线项目与元宇宙紧密相关。如今,8岁的小朋友已能熟练运用AI工具如GPT主动搜索答案,显示出这一代孩子在科技应用方面的熟练程度。这将深刻影响未来教育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

孔蓉

接下来,让我们期待 张院长分享您对大学阶段AI教育应用的看法,特别是GPT引发的广泛讨论。

我是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的副院长。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所带来的变革性影响。自人工智能技术问世以来,它在软件工程和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早在2022年,我便开始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与转型,特别是在软件学院。 我们的专业课程已经全面转向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AI+项目式学习(AIP)。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我们全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助学、助教、助做和助研等功能,即辅助学习、辅助教学、辅助项目开发和辅助课题研究。

目前,学院已经承接了近100个科研课题或商业项目,吸引了千余名学生的积极参与。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新入学的大一新生,也能在短时间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个人学习和部分项目实现的能力。这是因为人工智能简化了代码编写、调试和测试优化等过程。

我们对专业课程的课时进行了融合,并重新按照项目和小组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和交流。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撰写报告、课件和教学工具的能力,并且通过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和工作流打造自己的人工智能教学数字人。同时,我们也致力于培养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进行代码开发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已申请成为教育部高校人工智能典型示范应用。随着我们对服务器和云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期待未来能与更多的云平台厂商建立更深入的产教合作关系。我们希望通过与业界的合作,推动更多的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与技术的融合。

张鑫

孔蓉

接下来想请教亚马逊云科技的徐总: 亚马逊云科技目前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有哪些业务和产品?

生成式AI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本身,更在于其迅速普及和对人们日常工作的深刻影响。如今,生成式AI的应用速度超越了以往很多新技术的推广,已渗透至各个行业与个体。数据显示,自1940年代以来,60%的职业均为新兴职业,生成式AI的崛起正推动着这一趋势。

生成式AI的普及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首先,其使用门槛极低,几乎人人皆可轻松掌握。在当前的工作中,倘若不利用生成式AI提升诸如文字和图形处理这类工作的效率,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其次,生成式AI及其大型模型不断演进,这种技术的快速迭代促使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在这一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企业需考虑是自主构建多模态大型模型,还是利用现有的大型模型API,亦或仅仅使用现有的生成式AI应用工具。

在这一全新的技术环境中,教育的角色也面临挑战。我们需思考如何将生成式AI技术与教育目标相结合,以适应新时代学习者的需求。孩子们已然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年轻一代掌握这些工具的能力甚至超越了成年人。然而,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与理解能力,而非仅仅依赖技术的运用。

最后,亚马逊云科技坚持开放的技术理念,致力于为教育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满足学习者的各种需求。无论是文字、图像、推理还是翻译,未来的教育将需要多模型协同以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技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徐晓

孔蓉

接下来请钉钉的李总与大家交流。我本人也是钉钉的家长用户,孩子的学校通知及家校互动皆基于钉钉平台。确实,钉钉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K12阶段,覆盖了广泛的学生、学校用户及群体。

希望李总能够结合我们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努力,分享钉钉的一些先进实践和宝贵经验。

大家好,我是钉钉政教金融行业总经理李伟。钉钉自成立九年以来,始终将教育行业的数字化服务作为战略重点,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实现了显著增长。我们致力于通过普惠科技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目前,钉钉已覆盖全国超过1800个区县的教育局,服务于超过21万所学校,800多万老师。我们的服务不仅限于K12教育,还涵盖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目前与超过100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作为基础平台,钉钉将教育局、学校、师生及家长紧密连接,提供家校通讯录、在线课堂及智慧校园等功能。然而,这些服务仍显不足。 我们希望将基础设施与各类垂直应用相结合,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在技术与实践方面,钉钉率先倡导低代码技术,显著降低应用开发成本并提升效率。目前,已有超过100所高校将低代码课程纳入必修或选修科目。去年,钉钉用AI重构了产品体系,不仅接入了集团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并与与国内多家领先的大模型厂商合作,共同为公共市场与企业提供服务。 在钉钉应用市场上,已有超过200万家企业利用我们的AI PaaS平台进行企业AI能力的设计与开发,涵盖教育相关的作业批改、辅导及教学文案编写等。10月份,浙江大学和钉钉一起邀请C9高校齐聚杭州共同探讨了低代码+AI在高校的实践和思考。

此外,我们在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国家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提供算力支持与人才培养机制。我们与浙江大学等机构合作,向海外国家输出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这些努力,钉钉希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伟

孔蓉

感谢李总,进一步请教下 钉钉是怎么与合作伙伴共建生态的?

钉钉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生态系统的连接能力,这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之一。我们提供基础数字化技术,尤其在音视频会议领域,通过钉钉,教育培训机构和学校能够构建在线智慧课堂,使偏远地区的学生通过简单设备实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普惠技术为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作为SaaS应用的分发平台,钉钉不仅提供基础终端能力和生态连接能力,还具备相应的算力及大型模型基础设施支持。近期,阿里云宣布Token调用成本大幅降低,目前百万级Token的费用已降不到一元,算力成本显著下降。这一趋势类似于百年前电力成本的降低,推动了基于电力的生产工具的创新与迭代。

如今,教育体系与科技软件已经在逐步融合AI等新技术提升教学、管理和评估能力。然而,许多机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显不足。例如,若要借助AI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情况,但相关数据仍以纸质形式存在,未被数字化,便难以为AI模型提供结构化输入,限制了智能化进程。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审视并完善数字化课程,以支持智能化发展的需求。许多外部机构的分享让我们看到,教育体系正在迅速发展,并逐步建立起数字化基础。我们期待与各方携手,推动教育的进一步革新与升级。

李伟

孔蓉

最后请各位嘉宾用几句话展望一下, 未来三到五年,人工智能等科技会给未来教育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刚刚钉钉的李总提到,从线上化、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第一步至关重要,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精准推送,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计划。因此,这一过程是逐步推进的。 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数字化,涵盖各个环节和维度的数据内容,逐步演进至后续的智能化阶段。这一演变过程分为多个阶段,自2017年我们就提出了从线上化到智能化,再到未来的智能体的逐步推进,强调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探索智能化的可能性。我认为,这将是未来两三年机构发展的重要规律。

李莎

生成式AI正在为各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教育领域同样受益匪浅。 AI素养将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学科,涵盖如何有效且恰当地运用AI及其潜在的积极影响。这一主题尤为重要,因为如今学生可以通过可汗学院等平台轻松获取知识,利用大型模型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深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将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所需的素养与能力,以应对当今及未来社区所面临的挑战。

吴佳洁

我的分享将聚焦于未来教育的重大转变。首先,从研究生招生的角度来看,许多高校逐步实施保研政策,甚至不再依赖传统考试,这反映出人口下降对教育体系的深远影响。 未来,学生将不再单纯以应试为导向,教育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以适应新社会的需求。其次,教学形式也将超越当前的AI直播课程,未来的应用将更加多样化,涵盖项目导向学习(PBL)等多种方法。总之,教育者应对现状保持警觉,积极参与变革。AI的应用并非难事,任何人都能够通过自学掌握基本技能,无需依赖外部专家。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管理者,我们都应主动适应这一潮流,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张鑫

从技术角度看,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测,目前看在积极向通用人工智能(AGI)迈进,大模型的能力也将愈加强大,许多现有商业模式将面临颠覆。此外,教育理论将经历显著发展,特别是在学生的人文素养与AI素养方面,科技公司应为这些理论的成熟提供支持,预计很快将会有所进展。与此同时, 随着新技术的涌现,与安全和隐私相关的监管问题愈发突出,个人用户最先受到影响,企业应用也将随之而来,最终监管措施必须与时俱进。在此背景下,企业应提前思考哪些行为是可行的。最后,我建议各商业公司将数据视为护城河,未来在面对严格监管与数字法规时,充分利用企业自身有价值的数据将是生存的关键。同时,伦理问题也应纳入监管考量的范畴。

徐晓

五年后,AI的发展上更高一个台阶。我们可以畅享下:未来,打车或将不再依赖应用程序,而是通过语音与设备直接互动。同时,AI将逐步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通过机器人和机械操作提升生产力,这对企业和商业机构构成重大挑战。例如,在钉钉平台上一家律所中,15名员工中有14个是AI机器人,专责案例研究与材料撰写,未来的组织形态或将如此。 作为个体,我们必须积极拥抱新技术,AI的普及将使知识获取变得更加经济,而真正宝贵的则是我们的思辨能力和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应积极引导学生和员工应用AI作为生产力的助推器。

李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