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宋朝的“高考”为何要扩大招生?但最终却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法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

目前,大多数也是利用这种机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所以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宋代的招生人数增加了,也就是说科举考试可以让更多的人当官。

为什么要扩大录取的人数?以至于宋朝后期出现了冗官冗员的现象。

“多次考试不及格,也能取得功名,得到国家给予的俸禄”的“

特奏制

”成为宋朝的一项重要国策,一直持续到南宋。

到了宋代,科举屡次“扩招”,还引入了“

特奏名

”等选拔人才的机制。

南宋

王栐的

燕翼诒谋录

里“进士特奏”

中明确指出:“

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

因此,宋朝皇帝赵匡胤即位之初就“

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太祖颁布诏书,授予

特奏贡士

(科举不及格者)106人获

赐本科出身

于是,“多次考试不及格,也能取得功名,得到国家给予的俸禄”的“

特奏制

”成为宋朝的一项重要国策,一直持续到南宋。

宋太祖还实行“

堂吏用士人

”制度,他用“

堂吏擅中书事权,多为奸脏

”的理由,

“诏流内铨于前任令、录、判、司、薄、尉,选谙练公事一十五人,补堂后官,三年一替。”

而且将这个国策定为立国宏规。

如此,“进士入职十倍旧数,二十倍数”。

不断扩大招人,导致公务员队伍臃肿、效率低下,加重了财政负担,但也有效阻止了劣等人才的“黄巢式”造反。

同时,宋太祖和宋朝最高统治者也延续了武则天发明的“

殿试

”制度,以进一步安抚和拉拢文人。

宋叶梦

石林燕语

》记载,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翰林学士

李昉

主持科举考试,录取了38名考生。

宋太祖召集这些人选的时候,发现有两个人选太穷了,其中一个还是

李昉

的老乡,这引起了宋太祖的怀疑。

当时,落选的考生

徐士廉

以谋取私利和欺诈为由起诉

李昉

,希望重考。

于是,宋太祖命人从落选者中选出195人,与被录取的38人一起参加了

殿试

结果,被录取的38人中有10人没有通过考试。

幸好宋太祖不杀文人,

李昉

只是被降职。

王栐

抄录此事,评论道:“

艺祖皇帝以初御试,特优与取放,以示异恩;而御试进士不许称门生于私门,一洗故习

。”

宋太祖举行大规模殿试的目的是:

第一,当好人谁不会?要做人情,也应该由皇上来做。天下文人皆知是皇上的恩德,自然会拥护“赵宋王朝”。

第二,过去考试中的进士都是由主考官或推荐人选拔的。

于是,出现了很多的“小团伙”。实行殿试,可以防止甚至杜绝“朋党”的出现,减少对皇帝权力的威胁。

归根结底,宋代科举屡次“扩招”还推出一系列“

特奏

”、

“堂吏士人”等讨好文人的制度

,其真正的目的是拉拢文人,防止他们“造反”。

因此,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没有文人起兵造反的现象,但随之而来的尴尬是宋朝出现了严重的冗官冗员现象。

还真是顾了东头顾不了西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